佛說 即心即佛,王陽明說 心即理。那佛是不是就是理?

時間 2022-01-08 18:37:06

1樓:李年君

佛的理是未來式,要信阿彌陀佛,放空自己,甚至不管不顧世間事情;陽明心學的理在現在式,由自己的良知決定,用良知去知行合一去踐行遇到的現實問題

2樓:趙亮亮

只是相似,理不在心外,形式上看,心即理類似於心具佛性。但是價值意識根本不同。心即理是儒家的理,仁義禮智。

儒家目標是成聖,佛家是成佛。各自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和修養目標,境界目標。

3樓:Deep

這個世界的根源是同乙個,大家從不同的深度和角度去分析理解世界的本質,不管是叫佛叫道還是叫理,又有什麼區別呢?一切賢聖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4樓:彰德

王陽明這裡所說的理可不是普通人認知中的某種道理,而是形而上的大道,是真理。

道即是理,大道真理,或者說是中道理體。

所以,這裡的理,就是佛法中所說的真心自性,本來面目。

心之本(性)體是為法身,心之用是為報身,用之成(相)是為化身。

此三身一體,體、用、相,三者為一,如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側面。

形容硬幣,所以說三面,但對於硬幣本身來說,三即是一,一即是三。

本來是我,何必分別?

這不分別的本體,就是真正的本體,即是實相真心,本來面目。

所以,王陽明所說的理,即是指性體這個本體,更是指硬幣本身這個真正的本體。

此理即心,是為本心,本來面目,真心自性,如來實相,大道之體,即是真理。

5樓:朴善

外部世界都是心認知出來的,可以說心容納了萬物,裡面有佛也有理,但說佛即理不妥。佛代表智慧型,理是一種規律。佛可以破解一切規律,又立規矩。

6樓:海樹葉

你這是西方的邏輯,正像乙個人說:有的人就是豬,讓有一頭豬也想:我是聰明的人,那麼人和豬是不是同一種動物呢?

佛說佛有理,公說公有理。

實在不行還可以這樣去理解:佛是理的一種,而理又是佛中的乙個。

如果你認為這都沒有道理,那就不要胡亂的嫁接。

7樓:三步一顛

佛說的與王陽明說的根本不在乙個頻道,也就是王陽明根本不懂佛理。所以,王陽明說的話只代表王陽明自個兒,與佛教教理還有乙個明朝到印度那麼遠。

8樓:硯冰齋主人

仏說:若不相欠,怎會相見。

仏說:若是有緣,時間空間都不是距離;若是無緣,終日相聚也無法會意。

仏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仏說: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仏說: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

仏說:人到這個世界上來,是了緣的,無緣不聚,無債不來。無緣何生斯世,無情盡累此生,多情自古空餘恨,何必一往情深,何必叫人要認真。

仏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今生相逢便是緣,何苦去怨。緣起緣滅,緣聚緣散,都是天意;所遇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

仏說: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偶然的相遇,卻注定了糾纏的一生,感謝時光緣分,讓我們相遇。

仏可沒說過自己是仏,他的十個名號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9樓:四一居士

不是,王的心是指的人的天性,跟從本善的天性,就能知行合一。

這裡有經驗性的條件,人之初性本善。因此可以增上,追逐,決定。

佛經中說的心,指我們人認識世界的情景,都是佛性的衍生,佛性本就是無條件性,無因緣設施的,也就是說,男女老少,魚鳥走獸,只要有能動反應的全都有佛性。

這裡沒有對條件的假設。無增減,無起動,非決定。

如果不是無學居士,法師,僧眾。大家學王陽明是沒有問題的。待您做到極致,自然會發現這是非決定的,但是又不妨礙您行動。

10樓:affage

不完全一樣,陽明先生說的理、心,根佛教說的理、心,並不是乙個概念。

佛教說的理,一般有法身的意思,比如華嚴的理無礙、事理無礙,天台的事即理……,心也是一樣的情況,陽明先生的心接近禪宗的心性,但並不完全一樣,禪宗的心性、法性、平等性是貫徹始終的一條關聯的線,或者說乙個整體,陽明先生的心學對標禪宗的修行體系就是半吊子。

11樓:各就各位

不知王陽明說沒說「心即理」,但是佛沒有說過「即心即佛」,「即心即佛」是佛被說的。佛說的是五受陰五種如實知,佛說的是八正道,佛說的是四聖諦。四取攀緣識住,識食,二因緣,結,結所繫法……佛說的是緣眼及色眼識生,緣耳及聲耳識生……緣意及法意識生。

眼、色、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而有受、想、行;耳、聲、耳識三事和合觸,緣觸而有受、想、行;……意、法、意識三事和合觸,緣觸而有受、想、行。佛說的是無明何因?何緣?

何縛?無明不正思維因,不正思維緣,不正思維縛……佛說的是如何解脫。後來的人yy編了乙個成佛的體系,跟佛陀說得都對不上牙,但忽悠人們說佛說的解脫道是小心眼兒的學得,yy的才是大乘,是成佛的。

其實那是成輪迴的。

王陽明的「心即理」是什麼意思?

狒沸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弊,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 發之事君,便是忠 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傳習錄 上...

即想學佛又好色,怎麼辦?

大智度論 中雲 入道慚愧人,持缽福眾生 云何縱塵欲?沉沒於五情!著鎧持刀杖,見敵而退走 如是怯弱人,舉世所輕笑。比丘為乞士,除發著袈裟 五情馬所制,取笑亦如是。又如豪貴人,盛服以嚴身 而行乞衣食,取笑於眾人。比丘除飾好,毀形以攝心 而更求欲樂,取笑亦如是!已捨五欲樂,棄之而不顧 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

佛說的心是不是脫離了六識,佛說的心是什麼,心在不在六識中?

名色的名是心。色受想行識的識是心。眼耳鼻舌身意的意是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心。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眼是內入處。世尊略說。不廣分別。云何眼是內入處 佛告彼比丘。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 鼻 舌 身內入處亦如是說 復白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