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文明探源工程啟動16年 考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時間 2021-10-23 19:37:44

1樓:花好人堪笑

第乙個,即使按照國際通用標準,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有青銅器文字城郭等,是根據這些考古實證資料來綜合判斷是否有分工和階級出現,而不是專注於某乙個元素是否缺項就否定文明的出現。比如印加無文字,國際也普遍承認其文明。照此標準,良渚陶寺及石峁等考古及研究成果完全符合國際標準,以此證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及早期發展過程。

以國際通行標準來批判這次考古成果的,除非拿出新的證據,否則難以服人。

第二,有的觀點認為這是政治正確或者意識形態起作用,這個也不是沒有可能,但結論還是要靠事實說話。忘了西方議事三規則之一的不質疑動機嗎???這次成果又不是用政治正確壓服人,而是在用考古的資料說話。

第三,國際通行進入文明標準的政治正確是什麼,是西方近代以來的科技領先形成的話語權,對東方研究了解較少或有意識的無視東方的考古發展及成果。如果可以有人質疑這次成果的政治正確,同理也可質疑國際標準的政治正確。

2樓:「已登出」

非常好,歷史和文化是遺產也是資源,中國有資格繼承這片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所有的歷史與文化,同時也責任探索和保護這些先人的遺產。

3樓:山海間的渡河人

這是個有意義的的事,也是很好的訊息,現在太多人不知道根在何處,還有人願意跪西方。但是經歷了那一場很有可能存在不知道的斷層隔離、絕天地通的改革和大洪水世界,我們與上古之前失去了聯絡,但是我認相信他存在,因為世界上沒有乙個民族族具有開天闢地的自強不息人道精神,他必然是有源頭的,只有在與自然的搏鬥中不斷積累,在不斷的洪荒拓展,不斷的交流融合才會形成這股天地人並立的觀念;黃帝內經,易經和山海經裡的巨集大奇瑰不是某個團體隨便歪歪的出來的,雖然不是業內的,但是有一點就是滄海桑田的變化,建議可以從地理地質的變遷試試,洪荒就是個什麼梗。

4樓:starry

大神們都就現實而論,我就跳脫一下吧。

可能真實目的是為了找到真正的史前文明吧,稱為神級文明的神話時代。找回失落的高科技技術,才是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最終目的。

5樓:溫朝

大概看了一下,顯然就是個「命題作文」,帶有宣教意味的工程。文化、文明之類的話題,具有足夠的模糊性,可操作、解釋的空間巨大,說它就是個文字遊戲也不為過,怎麼說都可以。二里頭考古隊的隊長都不敢說夏就是二里頭,其他的人怎麼就那麼確定呢?

考古學界對於歷史文獻的引證都比較謹慎,目前的風向是注重聚落考古,以考古學文化為核心,力圖先還原古時的生活場景。

目前來看,文明起源之類的大問題,還遠不到解答的時候。近幾年不斷有新的發現,不斷有新的技術方法投入使用,文化面貌不斷被改寫。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疑問湧現出來。

特別是非黃河流域的史前文化紛紛有重大發現,傳統認識上的中原--夏商周譜系現在看起來漏洞百出。這都需要做更多更全面的工作。考古發現層面上的東西那還罷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前進。

但理論上的東西,比如何謂文明,何謂國家,甚至何謂中國,都還是一筆糊塗賬,並且幾十年來沒有多少突破,缺乏令人信服的說法。流沙之上恐怕難以建立高樓。

總的來說,這個報告學術上沒多大價值,宣教上的那就另一回事了。

6樓:邪心魔佛

如果夏朝不存在,那我只能堅信「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了,沒錯,ZG人都是神族。

乙個不知道自己來路的民族是可悲的。而我們將不會止步於短短五千年,往前如此,往後如此。期待考古的新發現。

西方標準不足法!

7樓:落櫻神斧華盛頓

說句很外行但是我覺得是山外看山的話:

既然商朝是高度成熟的文明,商朝肯定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那麼商朝之前肯定還有另外乙個朝代。所以夏朝是一定存在的。

換句話說,高度成熟的商朝就已經證明了夏朝的存在。

考古學者需要考證的是夏朝的細節,起始時間,帝王世系,重大事件等等。而不是夏朝存在不存在這個問題本身。

甚至「夏朝」自己叫不叫自己「夏」都不重要。因為商以來的史書都稱商之前叫「夏」,那麼商之前的那個朝代就可以被稱為「夏」。就像劉備立國為漢,但是後世仍然以蜀相稱。

這次探源工程確定中國文明史有5000多年。這算是用很嚴格的標準來界定的。如果我們像某些國家那樣粗放點,我們整個六七八千年都可以。

給槓精們複製乙個專業回答的鏈結。

如何看待「探源工程」成果:中華文明真有2023年?

8樓:達文西

不止涉及政治,按數學概率,乙個東西存在越久未來存在更長時間的可能性越大,假設中國2023年歷史,那中國文明總跨度可能達到6600到62023年,這其中可能有獨特之處

9樓:知乎故事會

文科類的總算知道自己的問題了。不同於自然科學,你們沒辦法量化。

我作為一名工科生很是不解。我們努力的通讀知識,然後建立一套自己的工業標準(裡面有很大的經濟利益)。文史類,卻似乎喜歡全盤西化。

10樓:FremdSprach

中中國人眼睛盯著地球兒,眼珠子都瞪出來啦。天天挖空心思打地的主意,怎麼能有長進啊?讓我看,我們在地上花錢太多,在天上花錢太少。應該把這個專案的經費砍了,拿去射衛星,扔行星探測器。

2023年的歷史已經是非常沉重了,誰的腿都沒我們的長,可是啊,誰的步子也都沒有我們邁得重。2023年,2023年,說來說去也就那個鳥樣兒,還探個毛線。歷史文明長,打個盹兒照樣挨揍,你說要他有何用。

讓我說,歷史短也是好事兒,心態年輕,四面征伐,輕裝上陣,天下目力所及的地方,都任我驅使征服,就像今天立國剛200多年的美利堅,跑馬圈地的時代到現在還沒結束。

說到底,乙個人要時時追求年輕的心態、進取的靈魂,才能振作起來,奮發向上;乙個國家也要時刻割掉腐肉,扔掉包袱,永葆年輕。

不得不說從2023年開始,中國的老齡化是越來越嚴重了,老頭兒老太太滿大街,年輕人啊越來越少。在下面表現為經濟低靡,死水一潭,暮氣沉沉,年輕人消費能力不足;在上面表現為老人政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保守派當家。凡此種種,本該活蹦亂跳,在各個領域活蹦亂跳的年輕人,被一幫老傢伙按著抬不起頭,簡直要把人憋死。

搜刮的錢倒是不少,但養的都是些什麼人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些基礎學科,和諸多製造業中的工程技術,乙個個基礎薄弱,弱雞的不行。美國只是輕輕那麼一捏,這邊哼唧哼唧蛋蛋全部稀碎,現在朝廷竟然還有閒心捯飭這些個舊物?!

先超了美國再吹祖上的榮光吧。歷史本就包皮過長,把未來擼直了才最為重要。

11樓:

我覺得這個工程的一大意義就是超脫了西方史界對文明出現的定義,即:文字,金屬,城市。轉而用:經濟社會,禮樂制度等社會發展領域定義了文明起源。

12樓:KIMI CHAIN

之前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好歹還是以歷史方法,科學對待的,現在的文明探源工程純粹是面子工程。

什麼是文明?什麼是歷史?斷代工程是著眼於歷史的,而現在文明探源屬於明知故問的形式主義。

探源工程是在研究中華文明麼?並沒有,它更像乙個在中國版圖上尋找年代最久的文明遺跡的工程。如果以此為標準,何止2023年?

然而這些遺跡最終源流到中華文明中了麼?

13樓:

想到這則新聞了

近日,有島內團體跑到瑞士聲援台灣重回世界衛生大會(WHA),還叫囂支援台灣「正名」參加東京奧運。不料所謂「一邊一國」的口號喊到一半,就被現場的大陸遊客怒懟「如果真是那樣,你還在這兒喊啥呀?」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拿出證據,讓他們啞口無言。否則,自己在這裡自編自導,多沒意思啊。

怕噴,匿了。

14樓:赫連鏡繇

這是一次對話語權的正面搶奪。

2023年前,中國的土裡有沒有東西?當然有,除了不斷新出土的東西,之前也挖出來過不少了。但算不算文明?

按照過去通行的標準,一直是不算的,只能算是各種各樣的xx文化。所以中國有沒有上下2023年文明,現在根本不是乙個「考證」問題,而是乙個「定義」問題。如何認定文明的標準,我們挖出來的這堆東西,到底叫不叫文明。

「文明」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桌子板凳。什麼東西能叫文明?標準是人定的。

而過去這個標準掌握在外中國人手裡。而這則新聞所透露的資訊則是,我們在搶奪話語權:我挖出來的東西都在這了,我量體裁衣,根據考古成果來重新界定文明的標準,所以我們家這個就叫文明。

至於按照你們的標準我這算不算文明,我不管。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個話語權我搶了,你國際社會給不給?

2、大家說,你這個標準我們不認;咱們說,那好,你們的標準我也不認,大家各玩各的。這就是關起門來自嗨。

3、大家說,你這個標準我們不認;咱們默不作聲,過兩年重新默默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來敘述。這就會比較尷尬了……

所以說,考古挖出來的東西是實實在在的,問題在於這些東西能不能用來界定文明,以及誰有資格界定文明。這就不是單純的考古學問題了。

15樓:

所有回答大略看了一遍,只有乙個感觸,為什麼那麼多人沒文化自信?

曾經千年的輝煌被百年的恥辱洗刷一空,七十年的奮鬥或許真的太短暫了,即使成就再大,也撐不起某些人的脊梁。

16樓:我為江郎代言

某些對人類史前考古一無所知的人,建議你們多看少說。

某些對學術成果強行摻雜政治的人,建議你們先學會就事論事。

某些對蔥嶺以西文明非常崇拜的人,建議你們用考古實據說話。

以上基本能概括該問題下不認同中國考古成果的人群

17樓:小小的小德

尊重考古工作與考古工作者。更希望考古工作是自信地考古而非自卑地考古。

曾幾何時,我們還不強大的時候,需要用考古塑造「文明古國」「四大發明」等概念。「各種首先、第

一、比外國早多少年」來樹立自信。

現在,真的已經不需要了。

祖先厲害,不代表自己厲害。祖先窩囊,不代表自己也窩囊。何況我們的祖先確實很厲害。

我們有浩如煙海的史料典籍、哲學思想、文學著作,我們的文明順利傳承下來,還有什麼需要刻意自證的麼?

18樓:

我中華文明就是短兩千年又如何?文明的存續發展並不一定要比較長短的體量,而在於一種吐故納新的氣度風範。

在上個世紀歷史學家為了提振民族自信心,把中國文明和歷史上溯有其現實意義,如今還需要如此嗎?

這些結論還需要時間和進一步考古發掘的檢驗。更需要在國際話語中得到承認才能說大家心服口服,就比如以前的夏商周斷代工程。

19樓:

先把夏商周工程解釋清楚,否則怎麼讓這些為了考證而考證的國家工程有公信力?不過話說回來,也就是因為夏商周工程挖了坑填不了,現在才挖個更大的坑。

李濟先生早就說了,我們的考古不是為了證明五千年或者是四千年,只要我們的考古證明我們文化的悠久、獨特,是中華文明獨特於世界的證據就可以。現在你四千年勉勉強強剛說過去,就非得去為了證明五千年去證明,誰信你呢?你再五千年證明完了,甭管有沒有公斷,你還要證明更遠?

中華文明還可以被一幫別有用心的人證明成比古埃及、美索不達公尺亞更早?現在說不好聽一點,就是一幫尸位素餐的人,謀功名的謀功名,謀財的謀財,謀官職的謀官職。現在乙個國家大型社科專案多少錢?

乙個夏商周斷代工程,養肥了多少人?乙個清史的定稿,搞了十多年了到現在屁的成果還沒看見,又養肥了多少人?整個學術界自上而下的好大喜功病不除,我們學術發展不會得到好結果。

如何評價16年HM和Kenzo的聯名款?

tosa 王大人我就最不感冒,去年的巴爾曼是不錯,今年的kenzo系列所謂的醜,是不符合基本人的需求而稱醜,其實是有強烈的設計感,符合限量版的稱號,只不過對正常人來講,就越軌了點,哎!其實服裝設計師都有煩腦的 Audrey周 小喬喬 真的沒有人和我一樣覺得醜哭了嗎?估計賣的最好的是T恤吧 其他就算是...

如何評價 2016 年 10 月 21 日發行的《文明 6》?

這代各國領袖說的話相比文明5有點少,作為語言愛好者表示不太滿足。很多地方都是哼哼兩聲,擺個動作表情。另外羅馬領袖的拉丁語說得一口義大利語味。 陸聞道 遊戲內容不錯,但官方中文和配音就差點意思了。簡體中文版的片頭動畫,男主角毫無感情地念著根本不像人話的台詞,女主角帶著一點點感情地念著寫在紙上都嫌生硬的...

如何評價谷歌於 2014 年 10 月 16 日發布的 Nexus 6 Nexus 9 和 Nexus Player?

nexus 9昨天快遞剛到,簡單說下使用體驗,以吐槽為主。1 做工方面,說實話沒有之前想象的好。與n5一樣,後蓋貼合處略有縫隙,螢幕存在輕微不均勻漏光。不過除非強迫症,無傷大雅。後蓋材質跟n5應該是一樣的,手感依舊很好。握持感覺比公尺板輕,雖然絕對重量更大,主要是因為質量分布均勻,而公尺版是有點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