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自己清晰定位,不人云亦云,堅守內心?

時間 2021-10-19 06:12:15

1樓:謝宵宇

記住:人是社會人,不是個人,俗話說三分智商、七分情商,書本知識再多,理論知識再豐富,在實際操作上事情也不一定會向自己想象的方向發展。記住一句話,人性是虛偽的,每個人都有他的弱點,金錢、美色,名利等等,你朋友的觀點可能不一定正確,但在實際上可能更加貼近社會,貼近成功。

當然堅持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喲。

2樓:落落的小巫

題主可以看看你不需要完美,你需要的是行動與完成

在《拖延心理學》中,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德威克做了完美主義傾向的觀察。在研究人怎樣面對失敗的時候,她識別出了兩種不同的心態,一種是固定心態(fixed mindset),一種是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

書中說「固定心態認為智力和才能是與生俱來的,是固定不變的。成功不過就是要證明你的能力,證明你是聰明的、有才幹的。(正如題主所描述的"總覺得自己可以做好一件事""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並且,在生活中面對每乙個挑戰的時候,你必須一再地證實這一點。

如果你具有固定心態,就容不得任何情況的任何錯誤(「看到別人比自己做的好時,心裡也不免傷感」),因為錯誤是失敗的證據,錯誤說明了你其實根本不聰明,也沒有才幹。假如你聰明又有才幹,不管什麼事情,你就沒有必要為此而努力;需要努力是不夠聰明和沒有才幹的證據。同時,每一次表現都被看成是對你能力的一次定論性衡量,失敗令你感到危險;失敗永遠地決定了你這個人。

」「第二種心態——成長心態。這種心態的核心信念是:能力是可以發展的;通過努力工作,你可以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更聰明、更優秀。

在成長心態看來,努力可以讓你更聰明或者更擅長於某件事情;努力可以激發你的能力並成就自己。在這樣的心態看來,你沒有必要立刻擅長某件事情。事實上,做一些你不擅長的事情反而更為有趣,因為通過做這樣的事情,你可以拓展你自己,並從中學習。

有成長心態的人不僅追求挑戰,他們還以此充實和提公升自己。失敗可能會讓你傷心和失望,但是成敗並不決定乙個人本身的好壞。實際上,失敗是乙個讓你加倍努力的理由,而不是乙個讓你退縮、放棄和拖延的理由。

」所以,當你認為成敗決定你這個人本身的價值,你就容易因為完美主義而拖延,相反的,你認為失敗並不代表你這個人本身的失敗,而且失敗可以讓你獲得更多的學習和成長,你就不容易因完美主義拖延,同時更有動力和激情去嘗試之前沒做過的事情。

對失敗的不同看法是心理學上兩種完美主義者——適應良好的完美主義者和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的不同之處。

他們的第乙個區別是關於對自己的看法。適應良好的完美主義除了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還相信自己有與這種要求相匹配的能力。而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不相信自己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所以一直保持低姿態」,因為題主已經認識到自己的現有能力不匹配對自己的高標準)但是他們又不肯降低標準,於是高標準只會造成他們的挫敗感,遭遇失敗時提醒他們自己的不完美。

第二個區別是關於對失敗的看法。適應良好的完美主義雖然同樣討厭失敗,但他們會把失敗看作成功路上必然的經歷,並能在失敗後很快調整自己,重新出發。(「想幫助他認識錯誤,可是他貌似聽不見去」,其實他聽進去了,但是對於他來說這種失敗是一種樂趣,所以不可能出現題主懷疑自身的情況,在題主看來可能就表現為「貌似聽不見」)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一旦失敗,覺得自己整個人都不好了。

各種「我就是沒用」「我就是差勁」「我就是丟人」的譴責便開始對自己進攻了,這導致他們的情緒潰敗,無法再繼續做事(「舉棋不定,左右徘徊,深深感到這種狀態的苦惱,而卻難以掙脫」)。

這是兩種對失敗的不同心態,如果要我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講,即乙個人做一件事情是以目標為導向還是以過程為導向。或者說,你是只看重結果的「成敗論者」,還是看重過程的「過程體驗者」。

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的拖延行為其實真正害怕的是失敗,因為一旦失敗就證明自己的無能與無價值。可以說,拖延這個行為於他們而言,有降低他們工作效率,浪費時間等壞處,也有將他們從可能發生的失敗中保護起來的好處:我不做,我就不是失敗的,那我就不需要面對自己的無能與無價值感。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題主已經在行動上有所改變,至少已經去嘗試了,但是如果心態沒擺正,題主還無法承受失敗的嘗試帶來的挫敗感

如果要說成因,題主可以看看斯坦福實驗:「表揚」與「鼓勵」的差別有多大?

「德韋克一直懷疑,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釋說:「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乙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

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在後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現,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麼用功。

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

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鼓勵是指鼓勁而支援,表揚則是指對一件事或品行的顯揚、宣揚。」

可能在題主之前,聽到的來自於父母的表揚較多,正面的比如「你很聰明」「你很老實」等,負面的可能就是「看誰這麼笨,沒救了」「看誰這麼花花腸子,沒救了」這種……

如何通過手機對人進行定位?

冰哥 由於屬電信的子公司開發的,能對電信的號碼實施基站定位。每月收10元。前提是被定位手機需要回一條簡訊確認 一次性操作 後續通過基站資料,可以在對方不安裝任何東西的情況下模糊定位手機,至於誤差麻,視基站密度而定,一般幾十公尺到一兩百公尺。 答 1,不知道有沒有專門的,但技術上很容易實現。聽說有,但...

鹿晗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悅人 鹿晗本來對自己應該沒什麼定位吧,只不過公司一直把他往流量小生上帶,加上粉絲吹捧盛世美顏,現在自己心裡應該是 一位帥氣的流量小生吧 老劉 以下是作為粉絲的乙個感受 首先鹿晗現在沒有公司,自己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相信他能夠做更多他想做的事。再次,比較客觀來說,鹿晗現在的定位是要做...

如何找到自己的工作定位?

找準職場定位,為目標而努力!在工作場所,無論哪一代人,大家都有三個需要 一是獲得尊重 二是明白工作的意義和影響力 三是與同事建立友情。表現力 快速影響他人 成就自己的藝術 美 羅布 薩拉菲亞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上班如上墳!剛入職場的時候,滿懷信心,充滿鬥志,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人很快適應職場,快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