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的轍怎麼讀?

時間 2021-07-12 01:17:34

1樓:

在台灣,轍是乙個破音字。表示車輪痕跡、途徑、原則時讀 chè ;表示方法、押韻時讀 zhé 。在台灣的詞典中,蘇轍的轍標音為 chè 。

我猜測取這個讀音是因為蘇軾、蘇轍兩兄弟的取名都與車有關。

南轅北轍 chè

重蹈覆轍 chè

實在沒轍 zhé

而在中國大陸,轍只有 zhé 乙個讀音,故蘇轍的轍只能讀 zhé 。

南轅北轍 zhé

重蹈覆轍 zhé

至於陳寅恪的恪,台灣詞典保留了 kè 和 què 兩個讀音,而中國大陸僅保留了kè乙個讀音,但兩岸都標音為陳寅恪 kè 。另外,在《陳寅恪先生怎樣讀自己的名字?》一文中有這麼一段,現摘抄於此,供題主參考。

陳先生究竟是怎樣讀自己的名字的呢?事實倒是恰恰相反。除上述趙元任先生的憶述外,我手頭還有一些材料,有口頭的,也有書面的。

在口頭方面,筆者前些年曾因事往訪清華圖書館元老畢樹棠先生(已故),談話間提到了陳先生的名字,他用濃濃的膠東口音說出「陳寅ker」三字。當時我很詫異,因為他當年同包括陳先生在內的一批清華老前輩都「過從甚密」。我問他為什麼不跟著大家讀「què」或「quó」?

他說他曾經問過陳先生,陳先生告訴他「恪」應讀「ke」音;他又問「為什麼大家都叫你寅què你不予以糾正呢?」陳先生笑著反問:「有這個必要嗎?

」。在書面方面,上面引述的趙元任先生講的那個故事是許多人都知道的。此外,筆者手頭還有大量的文字資料證明,陳先生本人生前凡是需要用外文署名時,一直把「恪」字拼成「ko」、「koh」或 「ke」的。

為了節省篇幅,我僅舉前不久出版的《陳寅恪集·書信集》中收錄的一封陳先生寫於2023年致牛津大學的親筆英文信為例,以作參正:

Dear Sir

I beg to inform you that I intend to sail for England from Hong Kong at the beginning of August. I hope that I may reach Oxford in September. Please make the necessary arrangement for my lodging in the college.

with kind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Tschen Yin koh

蘇軾和蘇轍兩兄弟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寓意?

已登出 蘇洵無法確定能不能把孩子拉扯大,長大了是什麼樣的人,於是打算給孩子挨個取名字 車到山前必有路 於是起名蘇軾 蘇轍 蘇輰,可惜沒老三,蘇輰這個名字沒用上。我瞎扯的 蘇洵功成名就時著 名二子說 名正言順 軾,轍 二字。無奈天意弄人軾與轍剛好組成憑軾結轍,或許純屬巧合,雷同罷了!子華子晏子問黨 游...

道德經的善行無轍裡面有句話我不太明白,該怎麼理解呢?

張洪 不邀強答乙個!看過幾個釋意版本,基本上把 善 釋為善良或做善事這個層面。這裡的善我認為不是這個層面。是善於或擅長的意思。其他就不需要解釋了。還有道可道非常道這一段落,我認為是 道可,道非,常道。句點的變化幾千年來被很多人揣摩改動,已找不到原本了。本身用語言描述事物就有缺憾,不會完整的表達事物本...

在不影響訊號工工作量的情況下,能否做到轉轍機一公釐鎖閉?

黃老屁 不行。雖然我有四年沒做訊號工了,但是多少還是記得一點點。先看看2 4公釐鎖閉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尖軌和基本軌,在有2公釐空隙的情況下能實現鎖閉,而在有4公釐的情況下不鎖閉,出現擠岔報警。這是因為縫隙大於4公釐的時候,輪對通過時有可能沒有壓到尖軌上去,而可能繼續沿著基本軌走,這樣不僅道岔的路線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