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什麼弱點?

時間 2021-07-07 04:20:11

1樓:mikerz

老子寫道德經的歷史背景是當時列國互相征戰,民不聊生。所以老子提出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希望社會制度退回到原始社會,這樣人民生活就不那樣痛苦了。還有治大國,若烹小鮮,希望諸侯不要瞎折騰。

所以它的不足之處應該是比較消極。

2樓:皓首道德經

「諸比丘啊!從今天以後,不信受大乘深妙法的人,不應該跟他說這一部經;如果是一天到晚在找尋經典的過失的人,你也不應該把這一部經拿給他們讀。或如在外道那一些人之中,也不應該為他們說。

乃至對於佛子們,如果不是很恭敬,而且很渴求大乘菩提的法,也不應該為他們解說。」

「如果有人違揹我前面所說的交代,為那些證悟因緣還沒有具足的人明說,這個人就是虧損法事、虧損如來。」

摘錄於《大寶積經》

3樓:眾妙之門不再玄

現有的傳本、譯本、釋義均有缺失,需「文明互鑒」,與諸子百家互鑒、儒釋道互鑒、古今互鑒、中西互鑒、與現代量子物理學、生命科學互鑒、與辨證唯物主義互鑒,突破概念、定義、闡釋等各種名相的先入為主,找回「道」的宇宙本源性,找互「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

4樓:呂光輝

說到弱點,道德經有兩個,一是,它沒有表明,「有」也是由有和無組成,「無」也是由有和無組成,有點把有和無靜止化、孤立化了。二是,老子舉的例子,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是說到無的作用。但是也應該強調,對於車軸來說,有了兩端的「有」才有軸之用。

因此老子沒有很好的表述為什麼會有「無」。其實這個「無」就是事物的外部聯絡部分。

5樓:觀骨

不實用,看得懂的人不看道德經也在道裡,看不懂的人,看完更矇圈,耽誤時間浪費精力。

你說乙個東西,需要的人看不懂,看懂的人不需要,這個是不是有點多餘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週久之,見週之衰,乃遂去。

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強為我著書」深了咱不懂,字面的意思大概就是求著老頭兒寫了本書,叫道德經。

以此推測,老子可能也覺得這書寫和不寫區別沒差太大,所以就不咋想寫。

道德經為什麼稱之為道德經?

平安 未有德先有道,這是先天次序。然後就是有德即有道,有道更守德。這是後天執行。這就是道德經的核心精義!先道德在德道然後在道德。 明見 道德經也只是因為胡說八道不好聽,有個道德來定性就如聖人加持,兩全其美。誠名 觀音山中觀山水 對聯本有道想實入魔念,修羅道中修道想 天下念無非胡說八道,哥帥妹甜是姻緣...

讀完道德經你有什麼啟發

求知尋藥 事物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不遵循自然規律的發展變化任何事情都會出現受到制裁。激素的使用讓人的身體改變造成了怪病越來越多 道德淪喪造成社會的混亂,現實中的例子很多。因此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更好的發展 乙隻會挑鑽的菇涼 相關的大佬們都說得比較完善了,我就說說自己的一些讀後感吧。萬事萬物都有階段性...

道德經到底講什麼?

一杯可樂不加冰 道,就是天道,天地執行法則。德,就是人道,人倫世俗準則。道,在周朝專指筆直寬敞直達目的的路,老子用道代表規律的原因就是說,規律都是從來都不拐彎抹角的直接作用於事物,和西方的奧卡姆剃刀原理很類似。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規律可以說出來,但是要用非常語言說出來。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