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我們誤解或只知其一的諺語或者和古句?

時間 2021-06-13 16:06:49

1樓:是圓圈啊

初中語文古詩詞中有一句「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句話出自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

意思說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功夫。

可是它的下句卻是「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意思是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

其中不求甚解常被人們引用快讀 .略讀甚至不讀的理由,於是,乙個美好的讀書理念把人們帶入坑中。即使躲過了「不求甚解」而「有所會意」也不是什麼人都能達到這個境界的!

對於求學的人們來說.都需要有一些先決條件的。

2樓:157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三思而後行,再,斯可矣。意思是說不要猶豫不決,想兩遍即可,需要果斷行事。

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愛迪生要表達的確實這百分之一的靈感最重要。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道濟和尚想表達的是他能做到佛祖心中留,但你不一定能做到。他說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言必行,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沒有邊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不過這個還能理解,因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答主表示我們這兒也是)

三個臭皮匠(禆將,主將的副將)賽過諸葛亮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池魚本來是個人,好像是守門的~)

3樓:元一則樂

試舉一例: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明顯的上下文意義不符,所傳遞的概念也不對。

其實這條諺語應該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講的就是君子、大丈夫要有度量,但在以訛傳訛中變成了無毒不丈夫,給人們也傳遞了錯誤的觀念。

我們對於國外的認知有哪些誤解?

文於由 之前聽說美中國人不會算零錢 比如3塊2的東西你給他5塊2,他先把2毛還給你再找給你1塊8親身實踐這是假的 但是3塊7的東西,給了5塊但是沒有7毛零錢,於是只能給5塊2等他找1塊5,好像只有中中國人明白這2毛是幹啥的 林隱月 沒出過國的人,通常會因為大英帝國,小日本的稱謂,而誤以為英國很大,日...

有哪些腦科學或神經科學領域的謠言或被誤解的 常識 ?

鹽選推薦 關於大腦的十大流言 流言一 正常人的大腦只開發了 10 在愛因斯坦死後,科學家研究發現,他的大腦有 20 被開發,遠遠超過了正常人被開發的大腦比例 10 不好意思,只要你是個正常人,即使你睜著眼睛,什麼都不想,整個大腦仍然都在使用中。如果是做一些稍微複雜的工作,如起身走路 說話,那你的大腦...

有哪些被廣泛誤解的關於文學的名言或常識?

聿明leslie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因 三國演義 而家喻戶曉,但這首詞並不是羅貫中寫的,創作背景也跟三國毫無關係。這是明代文學家楊慎所作 廿一史彈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