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對人生究竟有什麼指導意義?

時間 2021-06-08 16:34:55

1樓:Hugo

最近其實有個感觸,哲學並沒有指導的功能,更多是驗證的功能,你去做事,做了一段時間,心裡憋了很多東西,說不出來,但是心頭明明有個啥,這時候去看看哲學,有一定概率,你就能看到你心頭那個東西是個啥了。

當然從這個角度,也確實有指導意義,因為你總結了過去,用哲學分析了一些自己的結論,然後這些結論總會讓你調整方向。

但是這樣依然不是哲學指導了你,而是哲學用你的經歷指導了你,缺一不可。

2樓:當宵瀏跋

哲學對人生有什麼指導意義?這分明是人生觀的問題。這確實是乙個好問題,很值得人們思考並給予合理的解釋。

我們知道,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學說,而人生觀則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世界觀還是人生觀,都是由立場決定的,有什麼樣的立場,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所謂人生觀,就是人們對於人生的基本態度和基本看法。

也就是說,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首先要弄清楚人生觀中最基本的問題和最基本的內容。

我們知道,利益(或者叫利害)關係問題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話題和核心的話題,同時也是常講常新的話題和敏感的話題,這是人們掛在嘴邊並且一生都在面對和必須隨時處理的問題,每乙個人都不例外,誰也無法忽視和躲避。這是因為,利益是人的生存之本,「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82頁)因此,這就決定了利益(或者叫利害)關係問題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人生觀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問題。

事實上,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之大小,就是看你如何正確的認識和處理利益(或者叫利害)關係問題。確切的說,就是看你如何正確的認識和處理自己與他人、自己與國家和社會的利益關係問題。

我們知道,人生觀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我是誰?人為什麼活著?

為誰活著?怎樣活著?所謂我是誰?

就是指自己的社會角色和站位。誰都知道,一般說來,人們的社會角色都是多重的,或者說是多方位的。例如:

自然人、公民、工人、農民、軍人、共產黨人、公務員、教師、醫生、科學家、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等等。不少人還都是將自然人、公民、共產黨員、公務員、科學家、為人父母等社會角色溶為一體的。也就是說他具有多重社會角色。

不同的社會角色對人生的看法和回答是不會相同的,這是必然的。例如,對於自然人來說,他總是會說:我活著並不是為了吃飯,而吃飯是為了活著。

我活著的目的是為了為社會創造財富,使別人比我活的更美好。應該說這個說法自然是正確的,也是正常的,並不是唱什麼所謂髙調。這是因為,人類是乙個命運共同體,誰都無法孤立的存在,只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能和諧發展,人們才能和諧共生。對於共產黨人來說,他會說:只要我還活著,就要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幸福。

這是自然的,無可否認或懷疑。無數的共產主義戰士、革命家、革命鮮烈和英雄模範人物,就是這樣做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為人民而活著的,而不是為自己活著的。

對於為人父母來說,他會說:我活著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活得比我更幸福,更有出息,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的貢獻更大,更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國家的重視,希望孩子們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這說明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而活著的,可以說這是正常現象。

絕對沒有哪個父母會盼著孩子們去做壞人壞事,或者去當乞丐。由此可知,人們的社會角色不同,那麼人們對人生的態度和看法也就不會相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即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處理著個人與他人、個人與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利益關係。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至於各種社會角色如何回答我是誰?人為什麼活著?為誰活著?

怎樣活著?怎樣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利益關係?這都是充滿了哲學智慧型的,是哲學自發的在起著作用。

顯然,生活中有哲學,哲學就存在於人們的生活實踐中。哲學可以指導人們認準自己的社會角色,確定自己的站位,從而積極的對待人生,使人生更精彩,活得更有意義,也更有價值。

3樓:1111

哲學也許能讓你領悟到

1.人生到底意義何在

2.你是如何被忽悠的

3.即使被忽悠也無能為力

4.人世間的險惡,來世絕對不做任何生命

4樓:不細工

真正的哲學都只是純粹的智慧型,對終極的探尋而已,絕不追求效用。如果題主所謂的哲學是指馬哲,那現實意義和好處數不勝數,但可惜西方大哲從沒有乙個人承認馬克思是哲學家。自然,我們必須得承認,馬克思本人在政治經濟學上的造詣,的確無人能及,語言功底之深厚,思想體系之精妙,只有讀了原著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

可是,就因為他的學問對現實具有指導意義,才會較康德之流稍稍遜色。

讓我們回歸到問題本身。意義之為意義,意義本身是什麼?乙個詞的意義在於它的用法之上。

知道乙個詞的用法就代表理解乙個詞嗎?維根斯坦對語言有很高水平的認識,我也只能淺薄的解讀一點點,簡單說,其實就兩點:知道用法有所體驗。

人類的語言其實是有相貌和表情的,甚至可以感知到某物的存在,我們使用語言時,不僅僅是和它的意義相關,同時是在體驗這個詞,在和語言固有的東西打交道。因此,體驗意義的意義很關鍵。

嗯,打了這麼多字,發現似乎還是沒能解決這個問題……換個角度吧,主客體,倆物件加乙個關係,才能出現意義,對吧。任何乙個物件,不可能產生意義。人生是乙個物件,因此人生當然沒意義咯,也就不存在通過什麼獲取意義了。

我們對意義這個詞真的是過度想象了。

哲學不能完全等同哲學史,但又必須從哲學史入手。學習哲學史,其實就是梳理了一遍人類的試錯集、錯題本。但你的人生也絕不會因為這個變得更豐富厚重,點不在這裡。

胡言亂語。娛情娛情。

5樓:王念

學會思考世界,觀察世界

明白世界誕生過許多思想家,也都因為他們,社會得到了相應的進步有時思想先於眼前,有時脫胎於眼前,有時甚至落後(我們知道它不準確了,但心照不宣)

再偉大的思想家,也是個人。思考世界是他們生命延續的乙個方式。僅此而已所以還是要強化認知,改變自己和周遭

6樓:賢者也是閒著

有啥意義?昨天我還想哲學考研,然後就被家裡人罵了,今天我就準備考計算機了,人離不開生活,除非你不生活了,但是做有意義的事就是我現在想去做的,我二十來歲,一萬多小時的遊戲時間,人生荒廢了很多,哲學讓我更珍惜生活,哪怕有時候有點糟糕

7樓:K.29

沒有什麼教育能直接賦予你必須堅持的生活理念,那是宗教的事情。哲學恰恰是要攪擾你的靈魂,逼迫你在生活洪流中努力抓取可靠的浮木,而這塊浮木能不能支撐你不下沉,只有你自己知道。

8樓:17084

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乙個事件時,不直接接受別人在這件事上傳遞給我們的觀點,而是換一種方法乙個角度去思考,也許能幫我們看到更深層的尚未被發現的意義。

9樓:高階羊

哲學是明燈是路標是引路人

算了吧哲學只能讓你更善於思考會多讓你想個為什麼?怎麼了?憑什麼?是不是?

這才是對生活最大最重要的事情

10樓:Foxkey

我個人覺得哲學的理論對人生的指導,主要在於為解決自己內心的疑惑提供乙個寬廣的思路基礎。幫助人們能更加清晰的界定綜合問題下,不同緯度的單一問題,或者普遍社會現象背後的原理。實際操作中,我自覺這對於控制情緒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找回一種對事物,甚至對人生的把控感。

11樓:分形格致

哲學具有一般性、普適性和抽象性。

普適性,就是說哲學理論對於其他學科、領域、技能等具有協同性作用。任何乙個人最終必須完成與專業有關的各種素養的協同,人與世界的協同,最終統一於人的自我。這是人的內在性超越。

抽象性是一種巨集觀性和戰略性,為人的發展性提供方向,最終形成自我的突破。這是人的外在性超越。

這兩個問題其實也是政治問題。無論個人、家庭、企業還是國家,都存在政治問題。哲學主要就是解決這兩個問題。

12樓:人的哲學創作著

第一,哲學太繁雜,不同的哲學對於人生有著不同的指導意義。第二,哲學也是人的思想,因此也有正面與負面兩種不同的影響,不能只看到指導意義,看不到也許是個坑。第三,相信自己,不要迷信課本或者大師。

13樓:caoren1a

哲學就是用來探尋人生意義的,只是大多數哲學是古人指導他們那時候生活意義的,我們現在看來就沒有什麼道理了。當然,有些深刻的哲學是可以貫穿整個人類歷史的,這種哲學是對人生最大的指導。

14樓:逆煉歸元

那些高深的哲學對人生有指導意義嗎?

自我進化 有,乙個簡單的理論 量變到質變。舉例子 我們通過分析巴菲特的成功和華為的成功,都是一樣的表現。如果你能夠用這樣的哲學思想規劃自己的人生,時間久了,不會比別人過的差。中國現在的社會人心浮躁,根本原因就是不願意以這個思想做指導。 木三行者 我認為 哲學和人生的關係不光是哲學指導生活。高深的哲學...

讀過印象最深刻或者對你人生最有指導意義的書是哪一本?讀後感是什麼?

水近乎於道 簡而言之,讀書可以培養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曾國藩家書說過 有志,有識,有恆,三者缺一不可。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適應自己不斷變化的環境。道德經.資本論.曾國藩家書。 林魚兒 華萊士財富宣言 讀後感 1 窮人即使是窮屌絲也能變成富豪,關鍵在於敢不敢做別人認為的 白日夢 2 成功就是一邊做白...

微觀經濟學對我們個人生活有什麼指導意義?

藍天白雲小短腿 1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在戀愛關係中的體現 生產技術水平保持不變 短期內個人顏值能力學歷家境等影響擇偶競爭力條件不發生改變 可變要素 對npy的用心程度愛和付出 增加到一定程度,邊際產量曲線呈現遞減趨勢同時總產量到最後tmua的也會減。所以戀愛的本質果然是騎驢找馬嗎戀愛哪有專注於自我提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