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普賢菩薩成就之後依然時刻不停的禮敬諸佛呢?

時間 2021-06-06 12:42:15

1樓:雪齋

很多菩薩都已經成佛,但是乙個大千世界只有一尊佛,所以當他們到其他世界客串的時候就只能以菩薩的面目示現了。如果把佛國比作乙個大學,佛就是大學校長,菩薩就是大學教授。觀音、普賢、文殊等,他們在自己的佛國是佛,在其他佛國就是菩薩。

就好像,A大學的校長,臨時到B大學授課,他就是教授的身份,而不能對B大學指手畫腳。

2樓:

感謝各位前輩的指點,各位說的非常有道理,雖然現在我不是完全懂,但是方向已經明白了。

我昨天寫完這個提問後自己也有所感悟,拋開聖人的境界,只從凡夫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禮敬諸佛也是應該的。諸佛本可以逍遙自在完全不必理會凡夫,然而大慈大悲的佛陀還是煞費苦心用盡方法來令眾生離苦得樂。假如沒有佛度,眾生可能會在輪迴中受無盡苦楚。

而得度之後再不入輪迴,得真正的大樂大自在,因此即使是從做人最基本的感恩心,恆常禮敬諸佛也是應該的。

3樓:無塵光

禮敬諸佛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一,我們要知道十大願王是什麼,十大願王是眾生成就佛功德門的十種行法,就是每個人要成佛必須修十大願王才能成佛。所以你要成就就離不開十大願王,換句話說你不禮佛拜佛你就成就不了,自己成就不了又怎麼渡眾生呢?普賢菩薩已經成佛還要不停的禮佛就是在渡我們眾生,告訴我們禮敬諸佛的重要性,和禮佛不可思議的功德,當然也和普賢菩薩發的成佛大願有關係,就比如阿彌陀佛成佛的大願是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廣渡眾生,普賢菩薩的大願就是帶領眾生行十大願王。

你是修淨土,普賢行願品也是淨土經典之一,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為了修行成佛,到了極樂世界同樣要修十大願王,也要禮佛拜佛。在無量壽經第二品,極樂世界的十六正士就是「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而阿彌陀佛成佛之前也是修菩薩行就是修十大願王才成就成佛的。

你問為什麼要禮佛才能成佛呢?當然按照我們能理解的知見可以說一部分禮佛的意義,但都不究竟,因為我們的證悟有限,不到那個階段是沒辦法全部理解那個道理,就像父母讓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不能都理解了才去做。如果必須要理解到你自己能信服才會去受持這個法的話,那你就永遠也沒辦法到達那個你能理解的時候,自己失去了很多利益。

既然成佛必須禮佛拜佛,修十大願王,那就依教奉行。行十大願王求生淨土,到極樂世界圓滿成就十大願王。

4樓:古法爾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

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直到虛空界窮盡了,我的禮敬才窮盡,以虛空界不可窮盡的緣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像這樣,直到眾生界窮盡了、眾生的業窮盡了、眾生的煩惱窮盡了,我的禮佛才有窮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窮盡的緣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疲」是疲倦,「厭」是厭足。)可見此處普賢禮敬願是無盡願,以下諸願都是如此。

圭峰大師說:「若不以普賢觀行之力,如何能念念不斷呢?願智者審思此文,不應以生滅之心、取相之禮而為禮。以此為例,下面九門也不應以生滅取相的讚嘆、供養乃至回向等,作為普賢行願。」

因此,普賢行願為稱性行願,若以生滅心取相,則不契本性,無法令普賢行周遍法界,念念不斷。因為以生滅心取相,境界就狹隘有限量,不能周遍恆常。因此,應當以離生滅的智慧型不住相而禮。

益西彭措《普賢行願品講記》

為什麼普賢,文殊,觀音,地藏王被稱為四大菩薩

李溯本 Unancha 大智 文殊菩薩 獅子 閆立 大行 普賢菩薩 大象 高翔 大願 地藏王菩薩 羚牛 鹿育賢 大悲 觀世音菩薩 海獅 馬啟思 佛教原先講的四大元素 地 水 火 風,地藏 地,觀音 水,文殊 火,普賢 風 不過中國還是更喜歡弄方位排布吧 文殊 內東,普賢 內西,地藏 外東,觀音 外西...

為什麼猛龍在倫納德離隊之後依然很強?

因為萊昂納德來猛龍之前,猛龍就是保底東部季後賽第二輪,打得好一點就是東決的球隊,但是始終不能進總決賽。當初交易來猛龍就是為了季後賽能更進一步。現在萊昂納德走了,相當於只走了乙個德羅贊,這個陣容在孱弱的東部還是能穩進季後賽的,至於季後賽能到多遠,就看天意了。看看猛龍的比賽去吧,雖然目前排名高居東部第二...

為什麼金泰妍會和伯賢分手?之後會有那麼多人對泰妍轉黑粉?

這麼說吧。我不大懂伯賢那時候為什麼要去戀愛。天團風頭正上,未來一片大好,他去戀愛了。大張旗鼓在路邊秀恩愛?嗯?你是準備怎麼的?給泰妍乙個家?用你不高的工資?談戀愛就意味著人氣大跌,沒有粉絲,然而SM並不是慈善家。至今不懂。分手其實是必然吧。好在伯賢現在越來越好,這孩子也真的不是一般人,給他束Su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