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的載體有哪些?

時間 2021-06-05 19:21:44

1樓:無垢

所謂載體呢,就是記載文獻的物質材料,那當然東西很多了,通常是以載錄的方法分的,比如早期文字用刻的,專業點說叫「刻鑄型」,甲骨、金石都是用刻的。再比如說我們最經常用的紙,這叫「書寫兼印刷型」,單純的「書寫型」有簡牘、縑帛(國外的有羊皮紙)。到了現代還有「感應型」的膠片、碟片。

嗯,刻鑄型,書寫型,書寫兼印刷型,感應型,這是四種載體

【甲骨文】是啥、內容、四種文字、出土

首先來講講刻鑄型的甲骨文。

我們高中都學過,甲骨文是龜甲獸骨篆刻的文字,其實確切點說,甲指龜腹板,骨是牛肩胛骨或者脛骨頭。甲骨文的內容很豐富,什麼帝王紀事啊天象啊疾病啊占卜啊都有,這些東西由史官保管著。

甲骨文是象形文本,也是中國最早成系統的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有四種文字,分別是甲骨、埃及象形文本,古巴比倫楔形文字和古印度文字,但是用甲骨來記錄占卜的咱們世界獨有,古人還是有點厲害的。

這東西直到光緒年間才出土,發現它的人叫王懿榮,據說是吃補腎藥的時候發現的(劃掉),他自己本來就是個收藏家,於是一路追蹤到產地河南安陽,一挖乙個準,後來劉鶚把它拓成了本《鐵雲藏龜》。到了近代大家當然是繼續挖,發現甲骨記載的是盤庚到紂王末期的事情,後來又挖出乙個「周原遺址」,大佬們一拍大腿發現這甲骨文不止商代有,周代它也有。

【金石&金石文】是啥、名字

我們常說金石,實際上金和石還是兩個東西,金指青銅器,比如鐘、鼎,石指玉石(玉有點貴所以一般刻盟書)。

金文主要刻在青銅器或者少量其他金屬器具上,也叫「銘文」。這個銘文多刻在鐘鼎上,所以又稱為「鍾鼎文」。而商周稱銅為「金」或者「吉金」,所以很多近代的大佬學者也叫鍾鼎文為「吉金文」或「金文」。

所以就出現了乙個詭異的現象,這個刻在金上的野良分別有銘文、鍾鼎文、吉金文、金文這麼一堆的名字,和刻在玉石、石鼓上的文字統稱「金石文」。

[金]歷代、內容、分類、代表作

金文在商代就有了,商周秦漢都有用它,其中西周最為興盛。剛開始只是用來記名字;後一點用來刻說明書,就是把這個器皿怎麼用的刻上去;再後來一般用來記載比較重要的事情,比如祭祀、打仗、訓告等等,因為這上頭委實不好刻。

從這裡可以看到了,青銅器上頭刻的東西還不少,很有名的是毛公鼎就是記載文字最多的出土青銅器,內容也是誇周王功績的。

青銅器也有分類,禮器樂器食器兵器農器度量器錢幣符璽日用器。

[石]石刻文字起源可能和青銅器一樣早,前提是不算石刻書畫啊那些個看不懂的。

石刻文字主要分為三類,碣、碑、摩崖,碣是圓頂的,有「碣圓碑方」之說;碑是我們最熟悉的,碑這個人名字起源於周代,西漢開刻,東漢大規模出現,現在說的漢碑指的一般都是東漢。摩亞是刻在懸崖峭壁上的天然之石。

現存最早的是石鼓文,用的是秦統一前的大篆,由此可見它是秦前刻的。這時候刻的東西還比較正常,等到了東漢,就出現了「石經」這種東西,統治者把整部儒家經典往上頭懟。各位帝王大佬們懟出了一堆榜一,比如漢靈帝是最早石經的榜一,唐文宗的《開成石經》榮獲中國乃至世界上儲存最早最完整的石經榜一,《乾隆石經》或規模最大榜一。

有哪些關於推薦系統的前沿資料或者文獻值得推薦?

嘉慧Lincoln Hybrid Recommender Systems based on Content Feature Relationship2016.11 這裡提出一種新穎的方法來提取內容特徵關係矩陣,與混合推薦演算法相融合進行協同過濾推薦,對系統了解推薦系統很有幫助。A Nonnegati...

「人」的載體是什麼?

趙泠 人的載體是物質 能量 資訊,本質上都是時空。在題目的情景裡,生物學上這個人是死的,那個屍體是他的屍體,但他的複製體可以繼承他的社會身份。這跟永生根本不搭邊。複製體可以節約在社會裡出現乙個足以接替那個人的工作的人需要的重新教育與實踐的一大筆經費與時間,但在倫理上有諸多問題尚待人類社會的發展。現實...

為什麼說茶是文化的載體?

孫同學 是這樣的,有這種疑問,大多數是因為2點原因,一是我們對文化沒有統一的定義或者是共識,二是我們對茶的了解不夠。先說第一點,文化可以理解為是人類發展歷史過程中所有的物質和精神的總合,其實更偏向精神層面。那就好理解了,中國這麼長的歷史中,能成為文化藝術的太多了,各種各樣,甚至是各行各業都可以成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