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族融合的視角如何理解中華文化連綿不斷的奧秘?

時間 2021-06-05 13:31:40

1樓:Aiden.宣

【總的來說】即使從民族融合的角度來看,中華文化連綿不斷的原因,依舊在於文化本身。

【具體原因】中華文化的一大特點是「和」,和而不同,以和為貴,2023年奧運會開幕式中乙個「和」字其意甚深。正是因為我們有和的文化,具有包含性的文化,具有海納百川特性的文化,才使得各民族能夠很好的融合,民族融合又反過來正向促進了文化的進一步擴大與發展,進而形成了乙個良性迴圈。所以說本質上還是文化本身具有優質的特點。

【但是擔憂】我們的文化具有很好的包容性,但是,這不代表我們的文化具有很強的傳播力(我們的民族自古以來也不是向外侵略擴張的民族),從現在的東西方文化發展與傳播走勢也可看出,我們的生活中現在已經充滿了很多西方文化,西方文化進入了我們的生活(這其實是很危險的,當然如果我們的文化此時能夠將外來的西方文化同化,那就更好),但是我們的文化在國外、在西方,還並沒有進入他們的生活,當一種文化沒有融入生活,那它其實是不能稱為一種文化的。

【最後希望】所以,在文化傳播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便看國內,優秀傳統文化其實依然沒有很大程度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部分國民頂多抽空學習學習,究竟沒有將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希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更大程度融入每個國民的生活,讓其價值最大化,最大程度幫助我們獲得更好的生活。

2樓:

第一,祖輩確實給力,給後代留下可以敗家的資本——人口。古代漢族普遍對周邊民族保持千百倍的人口差距,這使得外族絕無可能不依靠漢族自身的力量打倒漢族。

第二,受儒家華夷之辨的薰染,對自身血脈和文化的自我認同強大無比,這種刻進了骨子裡的驕傲是民族性的,無論被打得多慘都很難失去自我,總會試圖再站起來。

3樓:圖樣-圍觀群眾

天佑我族,國本不易;

神州陸沉,猶有月明。

內修文禮以治天下,外持幹戟以御蠻夷;

文武拘易國安民齊,華夏聲威四海昇平。

世事紛亂數家稷易,胡塵入華亂囂巷裡;

一朝烽起雲集響應,義士萬里蕩濁復明。

文禮之存,與國同在;

國之將亡,又談憐憫?

4樓:舒凱

中國文化的連續性和民族融合沒有什麼關係。只能這樣說,歷史上當乙個民族沒有自己文字的時候,這個民族就容易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然後被同化。當許多少數民族使用漢字成為他們的傳統,他們也和漢人一樣,從小讀論語,讀孟子,讀道德經等等,他們就自然漢化了。

但這和我們漢人的文化的連續沒有什麼關係。

5樓:叫什麼好呢

天天中國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連綿不絕,傳統文化,天天都是這些,說真的,我都要吐了。第一次聽的時候,覺得哇好厲害,中華文化真的強。

然後第二遍,

第三遍,

第四遍,

第五遍,

無數遍。

市裡要求我們歌頌市裡,學校要求我們歌頌學校,老師要求我們歌頌老師。

我現在聽到這些都反胃,說真的,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6樓:

中華文化本就是個不斷融合進化的文化。

比如,中華民族「龍」圖騰的形象就是文化融合的體現。有一種說法是,當時黃帝統帥北方九大部落,把每個部落各自的「圖騰」組合成新圖騰,讓所有部落都有歸屬感。

民族融合和外族入侵是否是勝利方決定的?

當塗高1 秦國勝利後沒有規定秦人砍死其他人不用償命,所以算融合 滿清八旗砍死漢人不用償命且嚴禁通婚,強制蒙古族計畫生育,所以不算融合 有什麼疑問嗎 沉淪世 逆天難 不是。蝶戀花金章宗完顏璟 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金縷小鈿花草鬥,翠條更結同心扣。金殿珠簾閒永晝,一握清風,暫喜懷中透。忽...

清王朝是否在民族融合上具有積極的意義?

海布里19133 滿清也好,奧斯曼也罷,沙俄也好 什麼民族融合都要加乙個定語,就是客觀上,是歷代征伐和開拓客觀上打破了地理限制帶來了民族的融合。康熙又不是為了基因多樣性去幹死準噶爾的。現在56個民族是一家,這是歷史的結果,不是歷史的目的。 Rhyannis 俄羅斯族也是56個民族之一,也屬於中華民族...

如何理解「中華民族的同化能力極強」?

深谷 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中華文化裡那些地方最吸引領導者的喜愛,最能幫助自己穩固統治,我認為這是因為中國文化是為 自己 服務的,這裡的 自己 在忠君中指的是君,在愛國中指的是國家的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捨己為人,是自己說給別人聽的,忽悠別人成全自己,這是一種能最大程度獲得好處的文化,彷彿牧羊人和羊 說到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