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確區分茶毫和茶葉霉變?

時間 2021-06-03 06:56:13

1樓:老徐談茶

茶毫與茶葉的霉變很好區分,從外形上看,茶毫為細小的毛,每根毛長比較短,大約1公釐左右,而且它具有方向性,在緊壓茶的表面看它的尖部是指向茶條頂部的,而霉變所起的酶一種是呈白色或金黃色點狀物,另外一種是白色的霜,它呈片狀或著是整個茶表面都有。

2樓:牛背

放進去的時候有沒有?如果沒有,那肯定是發霉了,茶毛不會放冰箱後自己長出來的。如果還是不明白,那你可以把茶倒出來,看看中間段是不是有同樣的黃色的東西,如果沒有,那也可判斷是霉變了。

3樓:劉小帥

明擺著是霉變了。。。茶毫既然叫「毫」是很細小的,一般在嫩的芽頭上有,沖泡出來後懸浮於茶湯中,並不會成群結隊的突然在麵餅上出現。。。

4樓:

1 最準確的判斷標準是鏡檢,即通過顯微鏡觀察「絨毛」判斷是霉變或者優質茶葉帶有的絨毛,但是作為日常檢查未免吹毛求疵;

2審評上可以通過判斷茶葉是否出現陳味,怪味,異味判斷陳放茶葉是否變質;

3如果是精裝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保質期啦;散裝茶的話判斷異味;

4如果有條件,我個人非常推薦「對樣評茶」,也就是對著「標準樣」(這裡就是新鮮未陳放的茶葉)審評茶葉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

5與各位茶友分享乙個小知識

紅茶綠茶中「毫」是茶葉嫩度的表現,除了少數特殊工藝去毫的茶葉(如,西湖龍井),一般「有毫」的茶葉相對優質,原料選擇更嫩;

紅碎茶分級中毫就是乙個重要的判斷標準:

OP橙黃白毫紅碎茶中較多的花色

FOP花橙黃白毫一般從OP中提取出來,紅碎葉茶中最優花色

BP碎白毫由較粗老葉子的碎片製成,略枯黃

BOP碎橙黃白毫大部分由尖芽嫩葉製成

FBOP花碎橙黃白毫由大量細嫩芽尖組成,白毫較多

5樓:楊掌櫃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毫,比如說信陽毛尖,漢中仙毫,無錫毫茶,碧毫,山白毛尖、漢中毛尖、信陽毛尖、黃山毛峰、都均毛尖等,這這些茶大部分都是在谷雨前採摘的,而且凡事在名稱中帶「毫、毛」二字的選評標準中對含毫量有明確的標準。(當然有少部分除外如龍井等)

茶毫是茶葉芽尖上面細小的絨毛,其中含有豐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營養物質,一般來說,鮮葉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這個指標在很多情況下作為茶葉嫩度乙個重要指標。所以一般毛尖茶就可以根據茶毫的多少判斷茶葉的鮮嫩度。

在前幾年因為這種帶茶毫的茶在沖泡後湯色混濁,不通透所以有部分廠家開始使用脫毫工藝。(這個就不細說了)。

再來說說黴菌,茶葉霉變,你見過發霉的饅頭,豆瓣醬嗎,請參照。

還有不管怎麼說發霉了是有味道的!霉變的味道,再者茶毫不溶於水啊,在燈光下能看見的啊喂親!!!

6樓:吾乃夕月大帥哥

這個…不上圖很難分辨的…

聞茶的味道還香不香吧,不香或者有異味的就肯定是壞了突然想起過年回家,家裡很多人也是習慣把茶包好放冰箱(因為以前都喝鐵觀音)

然而…如果不是密封得很緊的話,茶葉吸異味是必然的(emm…密封足夠好,整個冰箱都是茶葉的例外~)

現在也就清香鐵觀音、部分綠茶和特殊工藝做的冰茶需要放冰箱(放的時候一定要密封好!!),其他茶基本就是常溫儲存就好(就算常溫存放也是要密封!!)

切記茶葉是要密封,避光,在無異味環境下儲存的,所有都是!

機制茶和手工茶有什麼區別

老呂談茶 手工茶就是從鮮葉採摘下來,然後去手工攤晾,手工炒製,手工揉捻,最後拿去曬。手工茶好嗎?很多人都認為手工茶要比機器茶好。跟大家講講台灣茶的歷史,當時的台灣最開始全部是手工茶,後來大家發現很累很辛苦,就有一部分人在做機器茶,台灣的一些茶組織公開了乙個檔案,認為機器茶不好,但現在的台灣沒有人做手...

如何選擇茶寵,如何養茶寵,養茶寵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麼?

阿妹子 養茶寵最好別老用剩茶泡,可以用新鮮的茶水慢慢沖洗,當然也可以用細毛筆輕輕撫刷 養茶寵必須要用開水,但是不能用太燙的開水,將水沸騰後冷卻成常溫後浸泡是最好的 有些人建議養茶寵物要手勤,如用經常用不掉毛的軟布擦拭 或者在手中揉搓,這也是常說的把玩茶寵 茶寵 茶寵擺放要求 1 擺放,茶寵一般擺放在...

明前茶和雨前茶區別真的挺大嗎?

海沐子 很大,綠茶為例,明前是嫩芽,所以味道不是那麼重,產量少,所以貴。雨前更粗壯,所以味道會更濃,產量也大,所以便宜。所以口糧茶推薦雨前。招待朋友,送人,推薦明前。 何國民 區別是大的。但是細分到不同的茶類情況會有差異。我說一下普洱茶 其他茶類不了解 因為古樹發芽通常比較遲,所以古樹一般是明後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