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初步了解佛理,看那些書比較合適呢?

時間 2021-06-03 04:31:42

1樓:SAMU

(1)想初步了解佛教教理,強烈建議趙樸初的《佛教常識問答》,雖然裡面個別地方有待進一步充實,但確實是本入門好書

作者是大家,全書問答體,通俗易懂,書不厚,但對佛教思想和歷史都有簡單扼要的介紹

(2)有進一步的興趣,再去讀呂澂先生的《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等,以及一些佛教思想史類著作,這樣對佛教哲學有乙個相對全面和深入的認識。

對史地類特別感興趣的,可以翻翻《佛國記》《大唐西域記》《南海寄歸內法傳》等。否則可跳過

(3)接下來,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讀一些原典

比如傳統佛教中北傳的《阿含經》及南傳尼柯耶,這個是基礎;

印度大乘佛教的般若經(如《心經》《金剛經》《小品般若經》),還有《維摩詰經》《法華經》《解深密經》《楞伽經》《無量壽經》等代表性的佛典;

中國化佛教,可以選擇《壇經》

(4)再想深入,可以讀論,比如傳統佛教的《俱舍論》,大乘空宗的《中論》《入中論》,大乘有宗的《辯中邊論》《攝大乘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等,中國化佛教可以選擇《大乘起信論》。

想挑戰下自己的,去學習較難的因明以及《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等

(5)想實修的,傳統佛教可以讀《大念處經》《清淨道論》等,大乘的可以讀讀《入菩薩行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等

2樓:無夢神遊

南懷瑾先生的《如何修證佛法》,《定慧初修》,《圓覺經略說》,《金剛經說什麼》,《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很適合初學者,特別是有古文障礙的初學者。

3樓:俠心隱者

「乙個人如果解開了真相,自然就不會沉溺於假象中」,這就是佛教的無上原理。舉乙個簡單的栗子:乙個人如果了解了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就絕不會再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了。

而佛家認為的真相是:一切現象界(佛家用五蘊十八界來總括),都是變化生滅的,所以是無我(我,是「主宰」的意思,既然是主宰,就必然有不生滅的特質)的,大眾在無我中不停追求,就必然不停的隨生滅而生滅,由此輪迴不斷。

以上,就是最高度的提煉了,稍一細說,就至少得幾部書的篇幅了……

4樓:自然的聯合

想初步了解佛理,最好的辦法是每天早晚有打坐;其次看以下書比較合適學佛入門:《壇經》、《心經》、《八大人覺經》、《金剛經》、《四十二章經》、《佛教遺經》、《法句經》等佛教經典。

5樓:

最近在聽《佛經故事》在酷聽和中國評書網都有,對佛教裡的故事和佛理都有介紹,故事性較強很容易接受。經書的話就先看《金剛經》,其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願夫,眾聖之所倚」,包含大成佛教最高智慧型。

想初步了解一下作為一門哲學的佛教,主要想了解是它的世界觀和心理學原理。有什麼推薦書目麼?

john yiu 最直接的是心經 想有較為詳細解釋的就有楞嚴經,這本經由一開始的七處徵心,八辨還見以嚴謹的思辯形式探討了我們的真心本性是什麼,教導我們如何從可以認知到的現象反思心性的本質,並且再解釋了真心本性如何因為妄想形成十方山河世界,及我們的心理及慾望境界高低如何形成不同層次的生命形式 這是一本...

如何在家自我修習參悟佛理?

馬俊 修心並不分在家 出家,也無固定的方法步驟,見則當下即見,不見則慢慢等下個時機成熟。前念迷即眾生,後念悟即佛。要說用功的話,不分時 空,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覺知的活著,多幫助別人。吃飯知飯味,吃肉知肉味,而不要分這好吃那難吃,味道是因緣合成的,本該呈現如此。其他亦復如是。禪宗有著名的十牛圖,可以看...

入門者適合讀哪些佛理書?

林凡 每個人的機緣和道路可能會不同,在最初期可以多看多聽,培養自己的興趣,然後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道路。我是從壇經開始看的,然後看了南華經,有了一次神秘體驗,然後開始轉而看各種心理學的書,一度以為當時是偏離了佛教,最近明白,這算是思維修,把自己頭腦中的各種頑固念頭 思維,逐一去掉。當時也練習禪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