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對「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理解正確嗎?

時間 2021-06-02 19:16:29

1樓:

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

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

彼識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識增名色生

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蘆立於空地。

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

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

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

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生命由心身,身心互相依賴而持續。

2樓:諸有情A

你結尾說了一句【不是某乙個識,是整體的識】,這就說明你對【齊識而還】的理解是錯誤的了。

原經是小乘經,並沒涉及第七第八識,所以只是講的6識緣起。

要想如大乘般理解、介紹12緣起法門那麼就要去讀成唯識論第八卷相關文處的解釋。

大乘中,【識、名色、六入、觸、受】既是在說【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也可是在說【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現行。

然後,從前一際(曾)現行的的無明、行、識等燻習成了【識、名色、六入、觸、受】種子,

之後,現在際上【識、名色、六入、觸、受】種子有則現行,復再熏習相續不停。

又雖然每一際上都有無明等12個法,但是卻不能說【12緣起法門】都是在講同一際上的12緣起法。

3樓:司馬義

這裡有幾個重點,如果修十二因緣,倒著推的時候,不是推名詞概念,而是觀察現象。

佛陀教導的法從來都是如實知見的法,沒有推名詞概念的臆造。是他直接從觀照如實知見到的,所以這是無容置疑的。所以他在此經最後有說的,他走過了古仙人的道路,來到乙個已故的城邑,內裡有其宮殿、設施、只要後人跟隨他發現到的同樣的軌跡,必定會發現這座故城,享有這故城的設施。

其次,識之前都可以去觀當下所觀由何而生,識之後要觀察到要觀察當下所觀由何而滅。

佛陀在此經開頭說了,當時他還未成正覺(究竟解脫阿羅漢)前,他憶起過去世生,想去觀透什麼因緣導致老死等。因為如實識知老死是苦(苦諦),即發起正思惟去凝視/觀照老死是何因緣所致,觀照到如實是有【生】才有老死,繼續如實觀照到有【有】才有生,有【取】才有有,有【愛】才有取。。。有【名色】才有六處,有【識】才有名色。

他當時看到了識到了個頭(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然後順回去有【識】故有【名色】,名色故有【六處】。。。直至【生】有【老死】整個大苦的聚集過程(苦集諦)。他觀察到整個苦生成的過程。

這是整個顛倒生成的過程。

亦正因為發現顛倒所以導向無止世生的苦,不再顛倒就是滅諦。滅諦糾正了顛倒促使他想起到底是什麼滅了,所以老死才滅。他如實知見到【生】滅所以老死滅、【有】滅了所以生滅。。。

【名色】滅所以六入滅、【識】滅所以名色滅。也因為領悟到了糾正苦集顛倒的苦滅諦,佛陀發現到諸行滅則識滅。他在此時正在成正覺。

諸行是包含著所有貪嗔痴發起的身、口、意行,它是在生命時期累積(習性傾向)的業,導致下一世再生為五蘊,亦因此此世的心識習性諸行會導致下世的投生的地方及因緣。至於佛陀如何從諸行觀照到無明,這個就不清楚了。佛陀也曾經跟還未成為阿羅漢的阿難說過十二緣起是很難貫徹地完全被發現的。

總之佛陀觀照/照破無明時,就是他成正覺時。

觀察從死、老、生、有到了名色識緣名色,「齊識而還,不能過彼」。後世的人跟隨佛陀教導的四念住,正念正知至法念住有了證果卻未到達阿羅漢果前,如果沒有佛陀提早提點說緣識前一緣是行,行的前一緣是無明,估計靠自身不知何時才會發現它們。如果所傳的法不健全,還會因為識不能過彼,肯定不少人認為識是真我這等邪見。

外道沒有證四聖諦下,與此同時不能夠客觀貫徹地觀察到十二緣起,只知道識觀察到名色生滅以為識是真我。佛陀由未成正覺的菩薩,靠自己發現十二緣起照破無明成佛的。這是沒有任何正法流傳提點他的難度。

至於說這裡的「識」是什麼「識」,能緣出名色的識是包含了整體的感知了別範疇的,不是某乙個識,是整體的識。

十二緣起的識的確涵蓋了所有識。只不過在佛陀憶起宿命時觀察緣起至識緣時是指輪迴再生時的識,南傳稱它為結生識。在以前說一切有部將十二緣起劃分為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觀。

十二緣起放在宿命觀這樣分為三世觀是沒錯,可是只能應用於三世觀就有問題。因為他們將無明、行定格為過去世的累積,生老死為未來世的去向。而實質的觀察整個十二緣起一直都活躍地參與著整個週期。

4樓:俠心隱者

回到題主的問題:說實話,在下其實並不知道佛何以會「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你現在的「識」都來自於你過去的「行」,這一點是肯定能夠觀察出來的,那麼,為什麼佛到了這裡就齊識而還了,甚至說「不能過彼」了呢???不得而知只能理解為在下對十二因緣的觀察,在深度和廣度上還及其的不夠,不能發掘出那個「不能過彼」的因素出來……慚愧,沒幫到題主

以下這種說法對不對呀?八識說和六識說哪個更靠譜?如來藏不是真實存在的嗎???

坐在屋頂看著你 都靠譜,先有 八識 後有 六識 再有 意識 第八識最痴,如來藏魔王藏而不自知。當模糊邏輯不再模糊,就知道如來為何意,如何成佛了。 如來藏並非真實存在。無我 非實在 假立 善巧 接引外道的說辭,這才是如來藏的真實意義。蕭平實的徒子徒孫是最喜歡肉眼可見如來藏這套把戲。還總喜歡碰瓷阿含,碰...

人為什麼可以下潛到332 35公尺而不被壓碎?

大雷Craig 本人是自由潛水教練,從自由潛水的角度分析下原因 早期生理學家非常相信人不可能一口氣自由潛水超過30公尺,以科學家的角度描繪這起事件,認為可以用知識解釋的答案,人體主要受壓力的影響,生理學家說 看,到30公尺時,你將會被水壓到吐出鮮血,40公尺時,你的肺將徹底被壓碎.因此,不可能屏氣潛...

為什麼地鐵1公尺3以下的兒童免票,而不是1公尺4或者1公尺2?

黃亮anthony 不是,高度是按能否安全的自己坐下來確定的。兩個以上的小孩必須買票的意思是,請你找成年人代管小孩。1公尺左右的小朋友已經無法稱便攜了,更不是大人的福利。這個問題推廣到門票什麼的才成為福利。門票應該對身份優惠,而不是身高。 Arthur Wang 法定兒童免票身高是1.1公尺 因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