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很有意思的民間傳說?

時間 2021-06-02 16:49:13

1樓:鹽選推薦

日行百里的步行者

乙個人,只借助於腳力,便能日行八百里。

說到這兒,很多人會想到《水滸傳》裡的戴宗。被稱為「神行太保」的他,據說就能日行八百里。他靠的是腳上拴一對「甲馬」。

甲馬是什麼,我們後面再說。現在要講的是戴宗這個形象的創造,顯然受了《酉陽雜俎》中這個故事的影響:「元和末,鹽城腳力張儼,遞牒入京,至宋州遇一人,因求為伴。

其人朝宿鄭州,因謂張曰:『君受我料理,可倍行數百。』乃掘二小坑,深五六寸,令張背立,垂足坑口,針其兩足。

張初不知痛。又自膝下至骭,再三捋之,黑血滿坑中。張大覺舉足輕捷,才午至汴,復要於陝州宿,張辭力不能。

又曰:『君可暫卸膝蓋骨,且無所苦,當日行八百里。』張懼,辭之。

其人亦不強,乃曰:『我有事,須暮及陝。』遂去,行如飛,頃刻不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一名快遞員叫張儼,接了個活兒,送公文去長安,至宋州(河南商丘),遇到乙個人,面貌古異,求結伴同行。張儼沒拒絕。那人要第二天趕到鄭州投宿。

張儼說:「怎麼可能?從宋州到鄭州,有不近的一段路,怎麼著明早也難以到達。

」那人淡淡一笑,說:「也未必。只要聽我的,日行數百里不是問題。」

張儼頓感迷惑。

那人埋頭挖了兩個小坑,不是很深,只有五六寸,叫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然後取出一枚針,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張儼也沒覺得疼。那人開始一次次捋張儼的小腿,漸漸有黑血自針孔中流出,滴滿坑中。

那人叫張儼走兩步。

張儼邁動雙腿,覺得身輕如燕,一如雲中漫步,當然大為吃驚,問緣由,那人笑而不答。

這樣行路,當天中午即達汴州(河南開封)。在城外小店裡,吃了點東西,那人對張儼說:「不必在鄭州投宿了,我們今晚可越過鄭州,直達陝州(河南三門峽)。」

張儼表示,陝州離汴州還很遠,即使凌空飛步,也不可能趕到。

那人說:「請允許我暫時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不會讓你覺得疼,這樣的話,即可日行八百里,日落前保證到達陝州。」

2樓:火木

咱們的老祖宗以前是可以把龍當寵物的,厲害不?

在遠古的某一時期,龍曾經是可以豢養的,並且還出現過以豢龍為專業的家族,也就是養龍專業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龍逐漸成為一種大眾眼中的神話動物,豢龍之術也灰飛煙滅。

關於養龍專業戶的那些事兒,《左傳》和《史記》中均有相關記載。

秋,龍見於絳郊。

魏獻子問於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

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古者畜龍,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

獻子曰:「是二氏者,吾亦聞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謂也?」

對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

故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

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

夏後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

大意:

秋季,龍出現在絳都郊外。

魏獻子問蔡墨道:「我聽說,蟲類沒有比龍再聰明的了,因為它不能被人活捉。認為它聰明,是這樣嗎?」

蔡墨說:「實在是人不聰明,不是龍聰明。古代養龍,所以域內有豢龍氏、御龍氏。」

獻子說:「這兩家,我也聽說過,但不知道他們的來歷。這是說的什麼呢?」

蔡墨回答說:「過去飂國的叔安,有乙個後代叫董父,實在很喜歡龍,能夠了解龍的嗜好欲求來餵養它們,龍多到他那裡去,於是就加以馴服,以此來伺候帝舜。帝舜賜他姓叫作董,氏叫作豢龍,封他在鬷川,鬷夷氏就是他的後代。

所以帝舜氏世代有養龍的。到了夏代的孔甲,順服天帝,天帝賜給他乘龍,黃河和漢水各兩條,各有一雌一雄。孔甲不能飼養,而又沒有找到豢龍氏。

陶唐氏已經衰替,其後代有劉累,向豢龍氏學習馴龍,以此進奉孔甲,能夠餵養這幾條龍。孔甲嘉獎他,賜氏叫作御龍,以代替豕韋氏的後代。龍中間一條雌的死了,劉累偷偷地做成肉醬給孔甲吃。

孔甲吃了,後來又讓劉累再去找這種美味。劉累害怕而遷居到魯縣,范氏就是他的後代。」

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

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

夏後使求,懼而遷去。

《左傳》說「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彷彿那幾條龍是天帝特意賞給孔甲的。這種誇誕性的描述,來自傳說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增飾成分。對比之下,司馬遷的記載就顯得實在多了:

「天降龍二」。天降者,天墮之龍也,也就是從天上突然墜落的。

《易經》爻辭中也有以龍取象之辭,比如我們熟知的飛龍在天、潛龍勿用、亢龍有悔等等。春秋時代的史官蔡墨曾說過:「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

可見,龍這種生物很可能是存在的,或者說,是存在過的,並且被專業戶給豢養過。

觀點參考:馬小星《龍,一種未明的生物》

這本書2023年出版,24年後再版,挺有意思,有興趣的可以買來看看。

3樓:馬東浩

這是我從小就聽我媽講的,皮貨子精(皮猴子精)的故事,這個故事在我們家鄉那邊是很有名的故事,做小孩子的時候基本上都聽過,不知道諸君有曾聽過的也無。

從前,有乙個村,村東頭住著戶人家,男人沒有了,就乙個老婆領著仨孩子娘四個過日子。老大是男孩,叫笤帚疙瘩;老二老三都是閨女,叫炊帚疙瘩和掃帚疙瘩。 這一年正月,他娘要回娘家出門,三個孩子都要跟著,老大在家裡慣,年齡也大,他娘就領著他,囑咐倆閨女好好看門,天黑他們就回來。

娘倆走了一半路,笤帚疙瘩說渴了,想喝水。他娘就勸他快走,這邊漫坡裡連個人家也沒有,上哪找水啊!笤帚疙瘩不聽,坐在地上哭著不走。

他娘沒辦法,就說,你坐著哈,別到處走,我去找找看看,就找水去了。笤帚疙瘩坐在那裡等啊等,太陽偏西了他娘還沒回來。這時候來了乙個老婆婆,笤帚疙瘩就問她沒看見他娘,老婆婆說,你娘在後面,快來了,來,我先給你拿拿頭上的蝨子。

笤帚疙瘩聽了就坐在老婆婆的前懷裡叫她拿蝨子。老婆婆原來是皮貨子精變的,把笤帚疙瘩他娘吃了,又變了個老婆婆來吃笤帚疙瘩。老婆婆露出本來面目,用長指甲掐巴著笤帚疙瘩吃了!

吃完了,又朝村子裡去了。

炊帚疙瘩和掃帚疙瘩在家看門,等到黑天也不見娘和哥哥回家,就吹燈躺下睡了!半夜裡,聽到敲門聲,炊帚疙瘩就問,誰啊?皮貨子精就裝著用她娘的聲音說,我是您娘啊!

炊帚疙瘩又問,你怎麼自己回來了?俺哥哥呢?皮貨子精說,您哥哥在您姥娘家住下了,耍兩天再回來。

炊帚疙瘩就下炕拉開門閂讓皮貨子精進來。皮貨子精一進屋,炊帚疙瘩和笤帚疙瘩就摸火鐮和石頭要打火點燈,皮貨子精快說,別點燈了,怪麻煩地,我也怪累地,困吧!炊帚疙瘩和笤帚疙瘩也沒多想,就躺下睡。

過了一會,炊帚疙瘩和笤帚疙瘩聽見他娘在吃東西,就問,娘你吃什麼好東西?皮貨子精說,您姥娘知道我常咳嗽,給我幾個胡蘿蔔,叫我壓咳嗽。笤帚疙瘩一聽,嚷著要吃,皮貨子精沒辦法,只好給了她乙個。

笤帚疙瘩拿過來,咬了一口,沒咬動,一摸是個人手指頭,上面還套著個頂針子。再仔細一摸,是她娘的頂針子!原來姊妹倆是女孩,她娘經常教她們做針線,娘的頂針子上磨破了個小窟窿,她們都很熟悉!

笤帚疙瘩知道不好,聽大人說最近這裡來個皮貨子精,專門吃老人小孩,肯定是皮貨子精把她娘和哥哥吃了,又變成她娘來吃她們姊妹倆,就沒做聲,她捅了捅姐姐,說要解手。炊帚疙瘩說,自己到天井去就行。笤帚疙瘩說乙個人害怕,要炊帚疙瘩穿上衣服一塊去。

姊妹倆穿上衣服來到天井,笤帚疙瘩小聲告訴炊帚疙瘩剛才吃的是娘的手指頭,上面有娘的頂針子,肯定是妖精把她娘和哥哥吃了。姊妹倆就想了個殺死皮貨子精的辦法。

他們爬到屋後的大樹上,在樹上吆喝,娘,娘,快來看人家放花地啊!皮貨子精聽了,來到大樹下,說,我怎麼看不到啊?姊妹倆說,叫樹擋著了,你上來就看見了!

皮貨子精說,樹那麼高,我怎麼上去啊?笤帚疙瘩說,你把那個大籮筐栓上繩子,把繩子扔上來,我們拉你上來你不就看見了?!皮貨子精很想看花,就按姊妹倆說的辦了。

皮貨子精坐在籮筐裡,姊妹倆拽著繩子往上拽,快到樹杈了就一撒手,皮貨子精就哐地掉了地下,把皮貨子精跌的眼冒金星!姊妹倆急忙陪不是,說繩子滑,沒抓住,皮貨子精說,下次小心哈!第二次也是,姊妹倆又急忙陪不是,說是手心淌汗,沒拿住。

連著兩次,把皮貨子精跌了個半死。皮貨子精不高興了,死活不上樹看了,姊妹倆好說歹說勸她再試一次,保證這次把她拉上來。最後一次,姊妹倆拉得快撒手撒得也快,皮貨子精跌得也最厲害,竟然頭朝下撞死了!

姊妹倆看看皮貨子精不動了,知道撞死了,就高興地喊:皮貨子精皮貨子精, 吃了俺娘帶著俺兄,要想吃俺姊妹倆是萬不能!

姊妹倆下了樹,在樹下挖了個坑,把皮貨子精埋了!到了春天,大坑上長出了一大蓬灰菜,人們都說是皮貨子精變的。

有什麼你知道的民間傳說?

下句 1982年7月9日深夜,沒有一絲絲風。若不是母親那驚雷一般的嘶叫,恐怕這個悶熱的夜晚就無聲息地過去了。只聽母親 啊 的一聲,拖長了音調,睡在一旁的外婆被驚醒,她摸著母親的肚子問道 怎麼了,是不是要生了?母親又 啊 的一聲,這一次不光拖長了音調,還順帶拐了幾個彎。外婆下床去拉電燈,拉了幾次燈都沒...

有哪些令人恐懼的民間傳說?

不作不可愛 這件事發生在我們的那個小縣城,我同學和她的同學週末領著她同學的狗狗去森林公園散步,那個公園平時也就是一些老人們鍛鍊身體的地方,人也不多,公園的後頭是乙個墓園。那個女生的狗趁著兩人沒注意跑到了那個墓園。兩人也沒注意沒管。後來快回家的時候他兩去找狗狗,發現它趴在乙個墓碑旁邊。同學的同學叫它的...

有哪些很有意思的遊戲題材?

好像有點畫風不合,提乙個簡單的手遊 然而感覺這個遊戲身邊除了我就沒人玩兒過了,名字叫blendkou。中文名 漸變挑戰 就是給你一堆色塊按照漸變色排起來了,有時候覺得眼瞎然而真的太好看了,強迫症必備。一年前玩的,玩了那麼多手遊唯獨覺得它最特別QAQ非常簡單但是又很好玩! 歐陽土豆泥 居然沒人說 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