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忙區分下四大名旦的唱腔區別?

時間 2021-06-02 10:11:06

1樓:MONSTER

我是個半吊子,但是我很喜歡京劇的,鎖麟囊我看了很多遍,很喜歡遲小秋的表演,唱腔,最初聽的時候,我也以為是乾旦,但是後來才發現,程派的唱腔確實如此,時而婉轉迂迴,時而悲愴高亢,多表現一些比較悲慘的女性;梅派的話:比較大氣,聲音比較簡練平滑,凝練中使人物神采飛揚;另外的兩派基本沒聽過,不敢妄斷.這些也只是個人感受.

2樓:一橫

最準確的應該是教過四大名旦的王瑤卿的評價了,他給了四個人每人乙個字:

梅蘭芳——「樣」,雍容華貴,典雅大方。大氣

程硯秋——「唱」,深邃曲折,幽咽婉轉。幽怨

荀慧生——「浪」,柔媚活潑,清新流暢。活潑

尚小雲——「棒",歌舞並重,昆亂不擋。英氣

(昆亂不擋/文武昆亂不擋:戲曲行話。以前除了崑曲以外的戲曲都叫亂彈,昆亂不擋是說什麼都會,戲路寬廣。)

梅蘭芳:梅派整個就很有「樣」,嗓音大氣華貴,唱腔基本上有種頭胸腔全開的感覺,氣勢磅礴,最適合宮廷、仙女這類。

春晚十三絕裡穆桂英掛帥是梅派。

程研秋:程研秋倒倉(男孩子變聲,戲曲叫倒倉)以後發展出來一種非常有特色的唱法,應該很好認,有點嗚咽苦悶的感覺,聽上去就一副有故事的感覺(苦逼倒霉像,苦情戲女主)。

春晚十三絕裡鎖麟囊是程派

荀慧生:「浪」乙個字就夠了。荀慧生一開始學河北梆子的,後來學青衣,擅長演小花旦,所以也有說不像梆子的荀派不是好荀派。

荀派唱腔嬌媚俏皮,京白比較多(念白說北京話)。整個就是很少女,嬌俏的小姑娘,典型就是紅娘。

春晚十三絕裡紅娘是荀派

尚小雲:尚一開始學的老生、武生、花臉,後來轉青衣了。所以唱腔非常英氣(女漢子),「棒」是當頭一棒的意思,叫」做鐵嗓鋼喉,高勁圓亮」,而且文武都能演。

基本上一些女將之類就很擅長,做工也是比較熱鬧,所以叫「歌舞並重」。

春晚十三絕裡雙陽公主是尚派。

如果用現在女演員來比,我覺得大概氣質颱風感覺:

梅派:劉曉慶、鞏俐、孫儷

程派:劉雪華、陳德容、劉詩詩

荀派:陳意涵、趙麗穎

尚派:楊紫瓊、楊麗菁

如果用流行歌手聲音來比,我個人大概感覺是:

梅派:毛阿敏、黃綺珊、蔡琴

程派:孫燕姿、蔡健雅、阿桑

荀派:twins這類現在各種大部分少女團

尚派:彭佳慧、張惠妹、李玟

3樓:平常心

小時候看過一本老書,評講四大鬚生五大名旦,呸,四大名旦的,細節記不清了,就記得裡面是以五十年代觀眾的投票來排的座次,唱腔一項,程第一,後面記不清了,做派上梅第一。實在記不起更多細節,有同樣看過類似資料的朋友幫忙補充啊。

4樓:巴烏

文字很難準確表述,隨便說幾個特點好了。

梅:大青衣。大氣中正,腔較平直,骨重,甜,尾音常下墜。

尚:兼武多。腔較硬。

程:文戲。腔格婉轉多變,講究虛實相生,善用共鳴音。

荀:花旦戲。活潑

京劇「四大名旦」「四大鬚生」非常有名,連外行人也能知道一二,為什麼沒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小生演員?

因為最開始,小生就是配角的存在。過去有唱才子佳人的,也多是昆的唱法。小生戲很少,唱腔形成的也晚。老的唱法非常古樸,粗劣。後來經歷了一系列改革。比較出名的是姜妙香和葉盛蘭。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姜派的傳人並不多,絕大多數小生是葉派。有人說小生唱腔難以被人欣賞,其實我覺得還好,我比較喜歡小生。另外,由於是配...

新版的四大名著,哪個翻拍的更好?

老版三國迷一直不敢承認乙個事 對三國一無所知的路人而言,老版三國根本就看不進去。第一集桃園結義,再小白也知道這故事,挺好看。第二集十常侍,這尼瑪是什麼?直接棄劇。接著看的話,人物走馬燈似的出場,乙個演員演好幾個角色,有時候又乙個角色用好幾個演員,節奏緩慢,廣播劇風格嚴重,故事缺乏連貫性,沒讀過原著完...

四大名著裡的哪句話最精彩?

小櫻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神無定位事難成。沒有決心就不能成大事 只管走路,莫要多心。不看僧面看佛面。操心怎似存心好,爭氣不如忍氣高。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要知山下路,須問去來人。不信直中直,需防仁不仁。有緣洗淨憂疑病,絕念無私心自寧。人在屋簷下,怎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