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有什麼正能量的地方值得人去喜歡嗎?

時間 2021-06-02 09:54:26

1樓:Philbert-C

寫出來某些東西不代表贊成,喜歡這文字也不代表贊成,只是因為它真實,所以值得去喜歡。

都說藝術追求真善美,但是人性卻沒有完美的,求真就定然要觸碰到非善非美的一面,當初村上春樹寫《挪威的森林》時候想寫出一部「全日本年輕人為之落淚的青春文學」,如果他想寫一部可以引起廣泛共鳴的作品,那就要讓讀者讀來有真實感,為此,塑造乙個人物就要面對他內心中的光明與黑暗,這樣人物才能活靈活現,因為誰都沒見過聖人,誰的心中都有不為人知的慾望,當時的男主有著青春時期的躁動,內心的迷茫與性壓力,再結合當時日本的社會背景,渡邊和他的朋友做出了一些你認為不敢苟同的事情,我也不敢苟同,但是他的行為可以理解,因為符合邏輯和不完美的人性。這就是這個作品好的地方,你可以說他的行為你覺得「腥臭」,你可以說他幫你舒發了內心的壓抑,也可以說他真實展示了人的慾望。這些都和正能量沒有關係,也不需要有關係,因為人不可能時時刻刻充滿正能量。

甚至整本書都沒有正能量又如何呢,不是所有人在故事結束都能領悟什麼道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成熟時幡然醒悟,甚至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熟,也不是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要提供正能量。如果你看所有的文學作品時都囿於它是否有正能量,那可真是想錯了,就《挪威的森林》來說,它更多的是帶來情感的觸動,為直子為木月等人結局的惋惜和理解,看渡邊在直子和綠子之間的徘徊,對於主人公情緒的同理過程也是一種閱讀享受與情感宣洩,《挪威的森林》讓人感受青春是殘酷和美好共存的。村上春樹在這部作品裡把殘酷和美好都寫到極致,親人的過世,友人的過世,這是殘酷的極致,順從身體的慾望,去享受愛情,這是美好的極致(不贊成他們的行為但理解)。

讓人看上去感覺酣暢淋漓,情感體驗拉滿,這就是這部作品的優秀之處。

還是那句話,放下思想包袱,不然你會發現很多文學都充滿你所謂的「腥臭」,那其實只是你不敢面對的人性罷了。

2樓:

你應該去讀中學生作文,賊正能量

乙個不斷強調正能量的人本身就很不正常,那屬於一種心靈的壓抑,世界,人性,文學,所展現的東西複雜的多。

3樓:念一

序言裡有,林少華老師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個人而言,承認孤獨,接納孤獨,關於人生生與死的思考。村上的書需要細品,細品,再細品。

然後 ,還是一臉懵逼 ,哈哈開玩笑。然後,在生活中後知後覺。

4樓:law等山風吹進

讀文學作品,為了能言說出來的正能量的話,就不要讀現代主義的作品了,現代主義的作品主要表達的東西從人性過渡到了精神情感世界,重要的是一種心理狀態的感悟,共鳴,而不是道理,能量,就我自己而言,《挪威的森林》表達的東西與我某一時期被過去的情感,事務糾纏而在情感上十分空洞,精神上紛繁複雜的狀態十分契合,也幫助我反思了自己。

5樓:心文

不必強迫去讀去喜歡,也不要抱著一定要啟發自己的態度去讀,一本正經地去讀自然會難以接受。

倘若改不了自己這種看書的態度,不妨不去讀它,過幾年再看看,或許到時候你就放下了,會獲得新的體驗。

6樓:lsj

我記得《挪威的森林》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從迷茫中逐漸走出來的心裡自白。

"喂,木月!我和你不同,我決心活下去,而且要力所能及地好好活下去。你想必很痛苦,但我也不輕鬆,不騙你。

這也是你留下直子而死造成的!但我決不拋棄她,因為我喜歡她,我比她頑強,並將愈發頑強,變得成熟,變成大人——此外我別無選擇,這以前我本想如果可能永遠十

七、十八才好,但現在我不那樣想,我已是十幾歲的少年,我已感到肩上的責任,喂木月,我已不再是同你在一起時的我,我已經20歲了!我必須為我的繼續生存付出相應的代價!"

這裡其實讓我很振奮。如果整篇文章就像陰天未雨時的低壓,這裡就是撕開烏雲後的藍天。我認為最終文章並不是在喪的格調收尾的,而是在暗和明的掙扎中雨過天晴了,這個過程很正能量。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懦夫的勾當。"

7樓:Xenogenesis

難道讀書都要考慮正能量嗎???

我覺得書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表達的正能量也好負能量也罷你是否認同,即使不認同你是否能得到美感和快樂,如果都不行的話那說明你不適合這本書,不要在它身上浪費時間了

伍佰《挪威的森林》和村上《挪威的森林》有一種隱約的聯絡嗎?

我覺得也就是伍佰借個殼子。流行文化就這樣,很多歌,什麼伊斯坦堡,藍色土耳其之類,歌曲的精神層面表達的東西沒打算要多深刻,完全和歌名歌詞沒啥關係,就是有個不錯的旋律就去找詞去套而已。作詞沒有那麼嚴肅。當然,生如夏花,東方之珠,這類的,歌詞還是想有所表達的。伍佰一直都是我心中那個苦戀無果,竭力嘶吼的柔情...

《挪威的森林》讀完什麼感受?

妍霸天下66266 你說不上有多難過 甚至不明白為什麼要難過 可是在我看一些章節的時候 難免還是會哭 是啊!為什麼會這樣,不過是惋惜的厲害 不懂明明都沒有做錯事情 都不是壞人 偏偏都不得善終 沒有屬地與終點 沒有有腳的鳥 我想我明白那種感覺了 你說他孤獨嗎?他明明心有所屬了,明明他愛那個姑娘愛到非她...

挪威的森林 有什麼象徵意義?

大眼boy 歌詞原句是 knowing she would 聯絡歌詞上下文,這句話的喻意不言自明吧,後來改成了發音接近的挪威的森林 吳莎 如果你進到乙個人的世界那麼就像走進一片森林 就像 哈爾的移動城堡 裡蘇菲最終來到了哈爾內心的世界 一片開滿小碎花的草原草原上的小木屋乙個孤零零的小男孩 而這片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