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誰更有情懷?

時間 2021-06-02 07:38:30

1樓:夏陽婉卿

杜甫有一句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每次讀眼前都會出現一道破敗的城牆,牆邊蒿草深深,四寂無人,詩人撫摸著牆壁慢慢的走,回望,那一邊已不是他的家鄉。

家國之愛是很感人的。

羅大佑有一句歌詞我特別喜歡: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

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地臉。

走過這個國家,熟悉的風景看了一遍又一遍,很多不以為意的,早已融進骨血裡。

突然有一天家國不在,你失去了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能做的,或許也是走到家鄉的城牆邊,去撫摸一下泥土。

2樓:

如果說情懷是一種不世俗的心境,不庸俗的心念。

那麼我投杜甫一票。

大學的時候,我在圖書館讀《李太白全集》。其書中李白詩作大致就是按照時間先後排序的。

與之前中學裡面特意選取幾首代表性詩作表現出乙個不慕榮利,蔑視權貴,放浪形骸,偃仰哮歌的李白不太一樣,全集能夠展現更加豐滿的形象。

當然,我只看了開頭早期的一些作品。

或許是唐朝當時的風氣,或者說是普通子弟向上攀爬的渠道,年輕時候的李白為了能夠在朝廷某乙個一官半職,不停地向達官貴人獻媚,極具阿諛奉承之能事。

至少,這是我看那些早期作品的第一映像(具體詩作忘了,只留下映像)。

當時的感受就是,WTF,這是那個不慕榮利,蔑視權貴的李白寫的麼?

我甚至有種強烈的感受,中後期李白的詩作表現出來的氣質,可能只是李白多年進(chan)取(mei)而不得,或者有所小得,但是沒有滿足他那自命不凡的內心之後,由希望變得失望繼而絕望,最後發展出了一套不慕榮利,蔑視權貴的」 精神勝利法「 了。

反正我得不到,何不恃才放曠一回?

看來詩仙也不過是人,平常人也,都有正常人的庸俗,正常人的情感。

而杜甫,貼上昨夜讀的一首,自己感受一下:

贈衛八處士

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夕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好像這樣黑李白不大好。

好吧,我承認,我是在瞎說。。。。我就是更喜歡杜甫罷了。。。

3樓:楚軒

乙個是肆意灑脫,一揮而就,他的詩,大氣豪邁到了極點,三言兩語幾字就讓人血脈噴張,他的詩如同謫仙一般。

乙個是沉穩厚重,滿滿的都是對於天下的愛,悲天憫人,字字珠璣,讓人沉重不已,他就像是嘆憐眾生的聖人一般。

所以乙個是詩仙,乙個是詩聖,兩個截然不同風格的人怎麼比出高低?完全看個人更偏愛哪乙個風格而已。

4樓:闌滄

曾經聽《中華好詩詞》裡面的楊雨說過,大意是年輕時讀李白,人生得意,年紀大時還是會覺得杜甫更加味重意深。情懷我覺得他倆難分高低,李白自然杜甫規矩,李白不羈杜甫自律,兩人年歲差了十幾年,卻差出了盛唐轉衰。

5樓:莫愁山老住持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

這就是情懷吧,噓,感受一下。

杜甫李白的感情誰付出的多?

鹽選推薦 雙魚座李白,水瓶座杜甫 古代文人成名何其難!在沒現代傳媒的情況下,靠著毛筆在紙上寫詩文的他們,通過口口相傳,仍能 名播海內 可見優秀到什麼地步。李白就是這樣的人物。當然,杜甫也是。但在生前,跟李白比,他的名氣差多了。唐玄宗天寶三年 公元 744 年 李白和杜甫相遇於東都洛陽。後來人們對此有...

李白和杜甫見過面麼?

當然見過咯。還一起找先人採仙草練仙丹呢。侵刪。 大漠孤煙 贈李白 杜甫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當時李白已經名揚天下,杜甫還正在求取功名。他們相聚了好一段時間。分別時杜甫寫了這首詩。從詩中看杜甫對這種生活是有警惕的。分別後,李白繼續遊山玩水,杜甫則進入長安,正式...

唐代除了李白和杜甫誰可以稱得上是唐詩第三人

周若為 這個早有公論,也不是排在第三,而是並稱。這個人就是王維!李白稱詩仙,代表道家。杜甫稱詩聖,代表儒家。王維稱詩佛,代表釋家!李白的詩是帶著仙氣的,牛就牛在文采上,象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象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象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大開大合,行雲流水,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