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現象學是內時間意識的,研究的是時間 海氏現象學是存在者存在的,研究的是時間性。可以這樣理解嗎?

時間 2021-06-02 02:42:50

1樓:老邪xie

題主的提問有點怪。感覺是想問:胡塞爾現象學與海德格爾現象學的差別。但是,又扯出時間與時間性,不知何故。

引兩段話來看吧:

胡塞爾說:「一切奇異之奇異者是純粹自我和純粹意識。」

海德格爾說:「一切存在的事物中只有人……體驗一切奇異之奇異者:即存在著的存在。」

現象學的口號是「回到事情本身。」但是,什麼是事情本身,則大有差別。差別就體現在上面引的兩段話中。

胡塞爾的現象學,通常被稱為「視覺主義」,也就是說立足於「看」,反過來說,即是事物如何對我們出現(即現象)。對於胡塞爾來說,這一切的根據在於純粹自我和純粹意識,其核心就是意向性——意向方式和意向物件,即物件如何對我們出現(即現象),不取決於物件本身是什麼樣,而取決於我們如何來看他(即意向方式)。回到開頭,也就是說胡塞爾的回到事情本身,其實是回到了意識方面。

所以,有人說他幹的事兒跟康德差不多。

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應該被稱作「釋義學(或解釋學、或詮釋學)的現象學」。對於海德格爾來說,現象依然可以說成是:物件如何對我們出現。

在胡塞爾那裡的回答是意識活動的結果,在海德格爾這裡的回答應該是:此在的生存,解蔽了現象。在這裡現象就不再是視覺主義的「看」的意義上的東西,而是此在生存論上的意義問題。

(所以,海德格爾書裡面有個詞,有的翻譯成視閾,有的翻譯成境閾,翻成境閾,顯然更合適,因為跟「看」沒關係)。那麼,到這裡可以說,對於海德格爾來說:現象就是意義。

用海德格爾的例子來說:乙個講台,對於正在上課的我們來說「是」講台,而對於非洲某個部落的土人來說講台就不見得「是」講台。注意「是」字,「是」就是存在,怎麼樣是(存在),就是怎麼樣出現(現象)——即作為「是……」而出現,作為講台對我們出現或者作為其他什麼東西出現,這不是取決於如何「看」,而是取決於此在的生存(即操心)——即存在著的存在。

所以,這裡面真的沒有「時間與時間性」什麼事兒。另外,非要說有「時間」,那可以直接說:此在就是時間,時間就是時間性。因為此在的生存論結構只有作為時間性的存在才是可能的。

相比於喜歡裝神弄鬼、繞來繞去的人來說,我說的夠直白了,還不明白,我就愛莫能助了。

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中的精神是個什麼?

lanxia5755 黑格爾的精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 精神 則只是精神現象學中的第四個大階段所論述的精神。簡言之,狹義的 精神 一般是指 客觀精神 而廣義的精神,則包括意識 自我意識 社會意識 絕對精神等環節在內。這個廣義的精神在黑格爾 精神哲學 中劃分成三個階段。第乙個階段是主觀精神 第二個...

學霸的時間表是怎樣的?

Yawen Zhao 05 40 起床.06 15 洗漱出門買早餐06 20 到教室.06 30 解決早餐開始自習07 05 結束自習開始早讀 07 40早讀結束開始上課 07 40 11 50上課 11 50 12 30自習 12.30 12 50食堂吃飯 12 50 13 00回宿舍 13 00...

你讀過的哪些書是完全浪費時間的文字垃圾,內容質量特別差?

邵清華 幾乎所有的國內作者的管理學書籍,都是陳詞濫調 脫離實際 嚴重注水。寧可去看著名企業家的語錄 傳記,都比那些管理學書籍好千百倍。 小兔蘋果 我知道渡邊淳一先生很厲害,拿過很多獎,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作品裡三觀不正的厭女仇女資訊太過惡臭了。本來是聽到乙個up講解過這本書,說這本書裡的內容很離譜,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