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可以同時流暢地說方言和普通話

時間 2021-06-01 03:26:47

1樓:取關達人

你要先想母語然後翻譯,說明你並不熟悉另一門語言。所以你的問題從出發點來講已經有偏差。方言就更是這樣,在熟悉的前提下是不需要在腦中翻譯的。

2樓:平行22

方言一般是母語,流暢自不必多數。

普通話是基於北方話字音的『』變種『』,如果你是北方人,說普通話和母語接近。

南方比如粵語區,個人感覺與普通話在語意順序上差距不大,這可能是思維方式的相同,雖然也有特例。

外語就完全不同。

還有就是從小就同時接觸方言和普通話,那必然印象深刻了。

3樓:

因為都是中文,大體上有那麼相似。只是換一些詞彙說法發音

我而今毋想去街打緊機(粵語口語) 緊:正在之意

我現在(或者可以直接用而今)不想上街在打遊戲(普通話)

4樓:培爾金特的幻想

說英語並不用腦中翻譯啊?個人認為其實還是熟悉程度的緣故,英語環境中自然英語思考,在說中文的地方待多了也就掰過來了,就好像每次從德語會話角出來之後都會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聽什麼好像都是德語。若是說外文或者家鄉話要從普通話翻譯的話那其實還是中文/國語普通話的思考方式吧(就好比上海話的洋涇濱)

5樓:演誠

1.如果是講外地方言也需要經過思考翻譯,但本地方言從小被環境薰陶,所以能成習慣,就像長期在外國生活的中中國人也能不假思索地講外語,比如我沒有生活在都講方言的環境,所以我講方言也需要經過思考。

2.方言和普通話同屬漢語語系,較不同語種相似度較高。

3.人終究只能正宗地掌握一種語言,後天模仿的方言即使詞彙聲調完全正確,也沒有正宗土話的韻味。

人為什麼可以活著?

無心糖 因為地球滿足人類生活的所有必須條件,空氣,水分,Sunny,食物。細胞的運作機理,有食物就能在一定週期內進行生命活動,並有基因保證更迭,保證大部分細胞的正常運作。因為你媽一直叫你回家吃飯。你要是閒的沒事就多讀書,總會找到想做的事情,就算是遊戲,打的好以後也能掙錢養活自己。如果你對生活沒有信心...

人為什麼要很努力地工作?

別人為啥努力我不知道,我很膚淺的。單純就是為了在任何乙個和工作有關的飯局上,我想吃啥菜我就轉啥菜,哪道菜我多看一下就有人給我轉過來。 當我拿到年終獎的時候,沒想有這麼多 我五月份才換的工作,我以為只有 a little沒想到有好幾倍,2019年度意外驚喜 給我親戚們買了很多禮物,都誇我變乖了 我要是...

人為什麼不能清楚地認識自己

伊文 人認識世界,認識萬物包括自己都需要通過自己的感官。人的感官是有限的,所以認識任何事務都只有很有限的資訊。事物的本質並不是一目了然的。唯有通過足夠的觀察,再經過思考,才漸漸摸索出來的。人類對於世界的認識也是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歸納總結,並非某乙個人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年紀越大,人越難了解自己。因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