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建築可以稱作 綠色建築 ?

時間 2021-05-07 02:25:53

1樓:STARRN一

我沒有高大上的論據,在我的理解裡可能大概就是:在建造前期、建造過程中,使用中,和後期執行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全壽命週期內),可以最大化節約能源和財力並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營的建築就是綠色建築,而不是說架幾個太陽能板,多種些樹就叫綠建的~

2樓:中國建築綠化網

綠色建築的定義:

綠色建築(或可持續性建築)是指一種結構,以及它在建築的生命週期——從選址,到設計,到日常使用,到維護,到翻新,直至拆除——通過環境保護,有效使用資源的過程。

目前,綠色建築,狹義的理解為建築綠化,就是在建築的立面,沿口進行綠化。它有很多優點,避免了鋼筋混凝土的單調乏味,還能改善環境,淨化空氣,有非常高的生態環保價值,所以,在國內外建築綠化,非常盛行,特別是新加坡,公認的建築綠化,垂直綠化做的最好的國家,沒有之一。

3樓:小青年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用於評價住宅建築和辦公建築、商場、賓館等公共建築。《標準》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標:

1)節地與室外環境;

2)節能與能源利用;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5)室內環境質量;

6)運營管理(住宅建築)、全生命週期綜合性能(公共建築)。

各大指標中的具體指標分為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三類。其中,控制項為評為綠色建築的必備條款;優選項主要指實現難度較大、指標要求較高的專案。對同一物件,可根據需要和可能分別提出對應於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的指標要求。

按滿足一般項和優選項的程度,綠色建築劃分為三個等級。

4樓:曹彥

我關注這類問題很久了。之前在了解被動式建築和綠色建築的時候,查過不少資料,最近關注「淨零能耗」這個概念。對建築而言,我是個外行,說點自己粗淺的了解。

何為淨零能耗?

說到淨零能耗就要先說到零能耗建築,淨零能耗並沒有太統一規範的定義,但是根據2023年9月美國能源部發布的官方定義,淨零能耗可以大致理解為:在同乙個時間週期內,建築本身所供給的能源總量,大於等於建築所消耗的能源總量。

(成都來福士廣場,LEED鉑金專案)

大家應該會有乙個很直觀的感受,XX商場的空調很足,XX寫字樓的通風很棒,XX小區的採光不行……在這些場景中,無論是用於調整建築內溫度的空調系統,還是用於實現空氣交換的新風系統,又或是為了彌補採光不足而大量使用的人工光源,這些都是要產生能耗的。這樣說還覺得不好理解的話,那你可以想一下,你的家如果夏天不開空調可能會非常熱,而開空調的話,就一定要費電,即所謂的能耗。

千萬不要小看建築的能源消耗,在美國,建築的能源消耗量佔全美能耗總量的40%,在中國,建築總能耗也已經佔到全國能耗總量的30%以上。與之對比,鋼鐵行業也僅佔全國總能耗的16.1%。

也正是因此,建築能耗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何為建築造能?

剛才在說到淨零能耗的定義的時候,除了消耗,還有供給。傳統的建築,供給大部分來自於市政的能源網路,無論開燈還是開空調,或者是洗澡,電表氣表都在嗖嗖的跳字。所以一開始在接觸到建築造能概念的時候,我這個外行人還琢磨了半天:

乙個建築怎麼造能?難不成設定一堆發電單車,進入建築的人都要先踩一會單車存點電進去?

(單車發電)

後來慢慢就明白了,所謂的建築造能,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建築本身可以產生能源,極端的情況下,就算建築之外沒有任何外部接入的能源,也可以實現建築的所有功能。從2023年丹麥的第乙個無傳統能源對建築物供暖的專案開始,到2023年德國的無源建築,再到2023年美國的Bullitt中心,再到國內這些年湧現出的道格拉斯別墅、天津解放南路文體中心等等,所有這些在淨零能耗發展史上佔據一席之地的建築,無不是利用了太陽能來實現能源的供給。

(河源華僑城,發電外牆)

目前較為主流的有晶矽太陽能技術和薄膜太陽能技術。國內的光伏企業也大多採用晶矽元件,因此,也許大家會覺得晶矽太陽能的轉化效率更高。但是近年來薄膜太陽能的技術發展突飛猛進,轉化率也已經超過了晶矽電池。

目前國內僅漢能等少數幾個企業採用薄膜技術。漢能在先後併購了德國Solibro、美國 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公司後,目前保持薄膜太陽能發電效率的五項世界紀錄,其中,砷化鎵(GaAs)元件獲得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最高轉換效率達31.6%。

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過了晶矽太陽能20%左右的數字。

(日喀則晶矽光伏電站)

關於薄膜太陽能和晶矽太陽能的區別,我在微博上找到了通俗易懂的描述:https://

,大家也一致認為薄膜太陽能技術較有發展前景。

剛才提到的薄膜太陽能翹楚——漢能所推出的漢牆和漢瓦就是直接助力淨零能耗建築的產品。簡單來說,漢牆是把薄膜太陽能跟建築幕牆結合,用玻璃幕牆發電;漢瓦則是把薄膜太陽能與屋面瓦融合,利用屋面瓦發電。這就打破了傳統太陽能對場地的需求,讓建築物必不可少的外觀組成部分承擔起供給能源的功能。

加上太陽能本身具有清潔、低成本、無噪音、無汙染的優勢,使得建築造能也綠色環保,不產生額外的環境壓力。

(漢牆)

(漢瓦)

之前也有一些類似的產品,但是多以晶矽材料為主,透光性差,弱光條件表現不好,加之成本較高,較難推行普及。目前來看,漢能的漢牆和漢瓦可以說是市面上最優秀的解決方案。

我們算一筆賬,以漢牆為例:

在建築的南立面每應用1000平公尺漢能漢牆發電,年發電量可以達到11.89萬度,所產生的環保效益相當於少燃燒48噸煤炭,減少125.9噸二氧化碳排放,等於為城市種了6000棵綠樹。

如果全國30億平方公尺的幕牆全部採用漢能發電牆系統,一年的發電量就可達到2448億度,相當於2.5座三峽電站。

(漢牆)

資料是令人震撼的。這樣的建築更符合綠色建築的要求,本身可以持續創造價值,從而提公升了建築的附加值,在租售上有更大的溢價空間。之前在備考LEED的時候也了解過一些,如果能拿下LEED這類的綠色建築認證,寫字樓租金可以提公升20%-30%。

從全球範圍來看,「淨零能耗建築」是未來的必然趨勢,甚至是很多國家強制要求全面實行的政策。而「建築造能」力求在建築節能的基礎上實現能源供給,因此不難看出, 「建築造能」是實現「淨零能耗建築」的必由之路。

5樓:設集圈

從法定意義來說,滿足並達到一定的國家或地方的綠色建築星級標準評價的建築就是「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在每個國家都不同的評價標準。在中國,也有國標和省標之分。

6樓:

綠色建築例項參考:這樣的住宅才叫綠色建築!-設計群網案例解析

綠色建築是中國城市化程序中的一場革命,有人一直存在誤區,覺得綠色建築就是高成本的建築,是很多高新技術的堆砌。真正做乙個綠色建築,不一定非要用地源熱幫浦、太陽能等等。這些技術不是綠色建築的符號,它們與綠色建築並不直接等同。

通過合理的通風設計、採光等設計完全可以達到更舒適的節能效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綠色技術。綠色建築的成本不是指一次性建造成本,而是全生命週期的成本,其中包括運營成本和未來維修、改造、拆除的成本,以及環境和資源的成本。國外研究資料表明,在建築50年的使用週期裡,一次性的建安成本佔25%,75%的花費消耗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

7樓:內心深處

個人認為綠色建築分為兩類:綠色理念建築和綠色標準建築。綠色理念建築是按照可持續理念設計並建造的建築,不一定獲得綠色建築認證;而綠色標準建築是按照各種綠色建築標準設計與建造的建築。

這兩種建築的共同點:這倆種建築都尊崇可持續理念設計與建造的建築。區別在於:

為了便於評價綠色建築的優劣,於是編織了諸多綠色建築標準,如國標、LEED、dgnb等,按照這些標準的要求設計與建造,便是綠色標準建築,但是這也限制了可持續理念的應用,因為當非標準中的可持續理念將無法獲得分數,會被投資單位摒棄,結果就是綠色建築越來越像標準化產品;而綠色理念只遵循可持續理念,邊界受限小,由此而來的建築會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更體現了建築適應環境的成果。

8樓:Huang Archihh

綠色建築,乙個舒適的對環境的影響弱化,而又能通過建築設計合理的開口,布局最大充分地利用自然資源,達到舒適。國內的真綠色我沒看到幾個。

綠色標準,說實話是套路,是概念的推廣。離真正的綠色建築(我的定義)還差很遠……

學習的話圖推薦題主中的那幾個人。

9樓:萬麗

當我們說乙個概念的時候,不僅要說這個概念本身,還要與其他相似的概念區分開來。

什麼是綠色建築?這個問題可以延伸到:

什麼是綠色建築?它和生態建築,可持續建築,被綠色建築評估體系認證的建築有何區別?

回顧綠色建築的發展歷程,這個概念最初得到重視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中後期。當時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了大量環境汙染問題,人們逐漸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築領域,最初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環境層面,也就是減少排放和汙染,節能,節水,節約資源,提高建築環境的質量。

「綠色建築」的概念就是基於這個認識產生的,「生態建築」的概念也和它比較接近。

但是只考慮環境層面的問題夠不夠呢?後來的事實證明,是遠遠不夠的。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環境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而是出現了規模擴大,影響人數劇增,全球化的趨勢。

人們漸漸發現,矛盾的焦點不是汙染也不是能耗,而是人類發展和地球承載力的矛盾。人類不可能按照目前的模式無止盡地發展下去,如果不轉變發展模式,不僅是環境要出問題,連社會、經濟也要出問題。

因此,「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在2023年被正式提出,它不僅強調了環境和資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強調了人類發展和需求的重要性。我們不是要關掉電燈,扔掉小汽車,回到一千年前,而是要想辦法滿足自己發展需求,同時不以犧牲後代發展的能力為代價。它涵蓋的內容從環境層面擴大到社會層面和經濟層面,諸如經濟增長模式、社會公平、公眾參與等等的一系列更為廣泛的議題被納入了可持續發展的框架。

與早期的環保觀不同的是,可持續發展不僅僅侷限於減少消耗、避免汙染等相對短期的和被動的策略,而是主動出擊,打破現有的惡性迴圈,試圖建立乙個長期的良性迴圈。在實踐環保的同時,獲得了經濟效益,發展了人類權益,才能讓環保成為大家生活的動力,而不是負擔。

在建築領域,「綠色建築」也開始逐漸向「可持續建築」轉型。很多早期建立的「綠色建築評估體系」都在自己的介紹和目標裡加入了「可持續性」等字眼,甚至把名字直接由「綠色建築評估體系」改成了「可持續建築評估體系」。但是,加上可持續的字眼就真的可持續了麼?

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我想最大的區別是對社會和經濟層面的考慮。環境層面什麼節能節材節水節地就不累述了,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

社會層面和經濟層面的要點如下:

社會層面的可持續性:

提高環境、資訊、資源的可達性

提公升教育水平和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

提公升包容性

支援和改善健康和安全保障

確保公眾參與

經濟層面的可持續性:

支援就業與自主就業

提高效率和效益

考慮和借鑑本土的知識和技術

確保對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的監測

提供透明、公平和支援性的環境

支援小尺度的、當地的、多樣化的經濟體

因此,只強調環境層面的建築,可以叫綠色建築或者生態建築。充分考慮環境、社會和經濟三個層面的可持續性的建築,叫做可持續建築。在很多時候這兩個概念常常被當成乙個概念,但是我認為不加以區分是不好的,其結果是導致對建築的理解還停留在環境層面,忽視社會和經濟層面的重要性。

那麼,是不是被綠色建築評估體系認證的建築,就叫做綠色建築呢?簡單來說,每乙個綠色建築評估體系都有一定的側重點,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它一般針對特定的國家和地區,適用於特定的城市發展水平。

拿到綠色建築認證,只能說高於當地建築平均水平,比當地一般的建築要綠色環保一些,但並不表示已經達到了完美,有的甚至還差得很遠呢。

對綠色建築評估體系的設定、應用、更新,又是另乙個很大的議題了。

省級綠色建築和國家級綠色建築星級是一樣的麼?

設集圈 並不一樣,省級綠色建築參考的是本省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裡面的部分條文與國家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並不一致,所得分值也不一定一樣。國標是全國通用的,是參評建築必須達到的最低標準,省標則是某個省內,參評建築必須達到的最低標準。 評綠色建築星級,可以認為是乙個包含達到標準,送交審核,拿到證書三個步驟的...

綠色建築的概念是什麼?

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 USGBC 先拋概念 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 WorldGBC 導的綠色建築的功能要求包括 1 有效利用能源 水和其他資源 2 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 3 減少汙染和廢物的措施,以及使廢物得以迴圈再用和迴圈再造 4 良好的室內環境空氣質素 5 使用無毒 合乎道德和可持續的材料 6 ...

綠色建築設計裡有哪些被廣為稱讚的經典建築作品?

廣為稱讚經典 成熟且普遍認可。首推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他的sustainable作品非常多,可以翻譯成綠建。也是最早提出和始終踐行綠建技術的建築師之一,相信綠建可以提公升空間環境品質,比較合理地支撐方案本身。稱他為綠建大師不為過。比如吉布地藝術中心。他還有很多其他綠建專案,建議系統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