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的相聲?

時間 2021-05-07 00:48:25

1樓:胡說的土豆

應該是八十年代初吧,那時候也就四五歲,沒人玩,天天聽廣播,就喜歡聽相聲。

記憶力又好,從上小學四五年級,就開始在學校瞎演。一直就演著玩。

從小學就知道蒸羊羔,蒸熊掌的。一直聽到現在,感覺現在的相聲和那個時候的質量,真是差太多了。

主要是現在的相聲很難讓人笑了。

2樓:楷威

我是80後,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一起長大,與很多家庭相似。

因為我是天津人,來自曲藝之鄉,所以從小就和爺爺奶奶聽著收音機的相聲長大的。

3樓:大餅老師

這事很難說,我不記事的時候,就聽相聲,電視,廣播,腦子裡關於相聲的記憶太多了,誰知道誰先誰後從什麼時候開始呢,畢竟小時候的遙控器不在我手上。

4樓:蜜豆子

真正入坑是這次疫情呀 2023年可怕的開頭就此期間愛上小岳岳考古了優酷所有官錄和各種新聞訪談原來他如此的可愛真實相聲親切自然不讓人尷尬愛死了這個與我同月同年的男神

5樓:沉船和島嶼

好幾年就時不時的聽郭老師的相聲睡覺,催眠作用,從去年年初偶爾看到楊九郎,覺著這小伙兒特別有趣越看越喜歡,越看越耐看,於是開始找各種九辮兒的相聲聽,再往後就是小孟九良,燒餅曹鶴陽,小白大黃,岳岳孫越,郭麒麟閻鶴祥,現在一些不是特別出名的秦霄賢,張九南,李九春也一樣聽,真是覺著德雲社各個都是寶藏,社粉不分誰出名不出名,一樣喜歡。

6樓:

從小記得小時候電視上每天晚上(忘記什麼臺了)都有郭老師說相聲中午也有個臺是各個老前輩們說相聲從小知道單口雙簧一系列相聲詞彙天津人再加上家裡人薰陶一直很喜歡

而且相聲幫我度過了很多傷心無聊的日子對相聲的感情不一般

也有好多人說小孩子不應該聽相聲所謂相聲「三俗」 看孩子喜好了喜歡憑什麼不讓聽

7樓:羿彤是小彤彤呀

很早了誒,曲苑雜壇正大綜藝快樂驛站還有央視的相聲大賽,那時我還是個小學生,很喜歡相聲小品所以這些節目就看的很多,電視上放的相聲很少有沒有聽過的了,而且都不止一遍得聽,就是趕上演啥就看啥。

8樓:痞子時代

我在兩年前接觸的相聲,當時我還在公司年會上和我之前的搭檔說過一段,當時那個段子是自己想的,包袱也不多,感覺挺好玩的,嘿嘿嘿

9樓:梅菜

在電視上和抖音裡看到德雲社,並逐漸了解,然後喜歡感興趣,大概是前年吧,早先是每年的春晚上也會有一些相聲的表演,但是那個時候並不了解,只覺得有趣

10樓:喳喳JEAR

從有記憶開始就沒離開過…天津這個城市的晚高峰時段,相聲廣播、文藝廣播、交通廣播都在播相聲。

聊天帶梗這個事兒就更不用說了,一幫朋友在一起說話有時不是刻意的幽默,其實就是「貧」這個字兒深入骨髓了!

11樓:聽風

2023年的那個暑假,從小紅書上偶然看到的一群德雲社的傻子,然後就愛的一發不可收拾,真的太愛郭老師培養的這一群人了,在那個夏天我學會了探清水河,知道了秦淮景,認識了相聲,我是德雲女孩,我很驕傲

12樓:酒肆

2歲。hhhh。

郭德綱的。

那段已經不可考了,記得是有這麼乙個包袱。

「這老頭八十多了,滿口牙都掉完了就剩乙個牙,吃飯還給塞牙了。」

「剩乙個牙還會塞牙?」

「吃藕給套眼裡了。」

13樓:瀏陽河

文革後,姜昆的《如此照相》楊振華的《假大空》是我早期有印象的相聲作品,後期非常喜歡的《買猴》《蘇批三國》,很奇怪我對著名的相聲大師侯寶林,馬三立的作品沒什麼感覺,喜歡高英培范振鈺的風格,單口相聲大師劉寶瑞也是我的最愛。

14樓:熊菇涼

三四年級吧,姥爺家買了一盤馬季趙炎的磁帶,每次去了就要放,百聽不厭,到現在發燒還會想起來「一伸手成爆公尺花了」。

牛群馮鞏、姜昆、奇志大兵、大山、洛桑笑林……啊……我的童年啊……

15樓:愛吃芋泥的蛋蛋

2020.3.20郭老師一句「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後開始了解德雲社接觸這門中國曲藝表演藝術一逗一捧以為妙絕

少時年幼無知深感遺憾

16樓:眉眼皆星河

我認為這不矛盾啊

我喜歡相聲,也喜歡德雲社的相聲,在小岳岳上《歡樂喜劇人》的時候,我才真正喜歡上了相聲,是德雲社讓我喜歡上了相聲

17樓:糰子

真正接觸相聲應該是張雲雷帶進來的。

之前對於相聲就是春晚上的和偶爾跟著爺爺奶奶看電視的時候看過幾個。沒有現在這麼迷,現在我幾乎都是聽著相聲睡覺,不然睡不好。

18樓:燃小姐

18年,就是一群人在一起拿乙個牌子唱

你最裡頭說的是相思賦予誰

印象特別深刻裡面有好多男孩子

就覺得這個人竟然能讓男孩子給他喊這個

肯定不一般,然後了解他

結果入坑了d(д)

19樓:人不三俗枉少年

小學。小時候天天聽廣播,每天中午除了評書就是相聲……後來每週五的文藝時段被我承包了~我還愛使單口,馬老的我基本都說過。還把釣魚改單的了……

反倒是現在不怎麼喜歡登台了,現在更愛京劇啦

20樓:vvvvv

小時候看春晚《虎口脫險》、《宇宙牌香菸》大概是我過去四十多年對相聲唯一的印象。

直到認識了我的小愛豆張雲雷,才開始聽相聲看專場。

21樓:躲在小炸懷裡

我第一次接觸到相聲還是孫嶽這兩人給我帶入坑的,他兩的相聲聽著就給人感覺很舒服,我不是什麼行家不會評價,只能說讓人感覺很舒服,沒有生拉硬套的感覺。後來就因為他兩去了德雲社的坑了,後來就愛上相聲了噗哈哈哈。

22樓:張長弓

小學的時候

那時候沒有手機就愛看電視,上學的時候早上起來,我奶奶做飯我看電視。很偶然發現有乙個卡酷少兒那個頻道有一檔節目叫十分開心,我起床準備吃飯那個點就會播相聲,那時候都是劉寶瑞動畫版單口相聲,我真的好喜歡,這個都成我早起的動力了。除了單口,還有和馬季的對口。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倆的找堂會,大力丸,賣布頭。馬季的口音太搞笑了。對了還有馬三立的單口也是動畫版的,不過那時候我不怎麼愛聽馬三立。

這檔節目真的讓我十分開心,不過等我長大問別人的時候他們都說沒看過。嗐!

現在還是在聽,聽以前的相聲。然後聽聽苗阜王聲,金霏陳曦。也就這樣了,我喜歡郭麒麟但沒聽過他的相聲。我怕失望。

我,諸葛鋼鐵,愛聽相聲。

23樓:Leslie

小學吧當時我爸特別喜歡郭德綱,張鶴倫,燒餅,天天聽他們的相聲,於是我也就跟著聽

當時張鶴倫和燒餅根本不火,現在想起來還挺佩服我爸的

24樓:蜜思秦

八零後,女。印象中從小就喜歡聽相聲,春晚會有,曲苑雜壇等節目會有,只不過一開始是侯寶林馬三立,後來馬季侯耀文姜昆馮鞏牛群等等。印象比較深的是醉酒,宇宙牌香菸,小偷公司等。

後來是郭德綱,也是從他開始有點名氣就開始關注,挺喜歡他和李菁搭檔的,那會兒估計他的徒弟們還小。相聲有新人之後,發現了堂良組合,九辮,熙華,等等。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說相聲,聽相聲,雖然中間夾雜著質疑和不好的聲音,但總體是好事。

希望相聲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25樓:

回想小時候,娛樂還是比較匱乏的,印象裡小時候電視節目都不多。我是被奶奶帶大的,那些祖孫二人一起聽著廣播節目度過的悠然的時光,偶爾還回閃現。奶奶離開將近二十年了,今天我還很懷念她。

26樓:

小時候的快樂驛站(▽)侯寶林,侯耀文,劉寶瑞,馬三立,李金斗,馬季,這些大師們太可樂了。(我太愛劉寶瑞先生的解學士和劉羅鍋啦)

中間很多年沒有太多好看的相聲,再加上有了愛好,作業也多,不怎麼聽了。

高考之後,偶然被安利了孟鶴堂周九良《黃鶴樓》,嗓子挺好,然後就聽他們的相聲了。就醬。

27樓:煎餅果子嘎巴菜

從小就聽相聲,每天收音機裡17:30-18:00,一直沒斷過。所以基本老相聲都聽過無數遍了。話說回來還是以前的相聲段子經典

28樓:達西西

很早了吧,大概小學?一開始跟著爸媽看曲苑雜壇。

後來零幾年的時候吧,特別喜歡郭德綱,就一直聽到現在!

最早特別期待天津衛視《每日笑吧》能有郭德綱的相聲(但是別人的也看),去年時間和富裕的錢去聽了專場,真棒 !

29樓:大海臀

大概是小學時,買了馬季、姜昆等人的相聲磁帶開始的。

那時主要是為了聽笑話,好講給其他人聽。

後來真正又喜歡相聲,是工作之後了。

相聲真是語言的藝術,歷史上是非常平民化的。後來發展到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和社會閱歷才能欣賞。

郭德綱使它慢慢的又回歸了大眾化、平民化。

但我個人不是特別看好,因為現在的娛樂手段太多了,相聲的變革單靠郭德綱是遠遠不夠的。

多看一天是一天吧!且看且珍惜。

相聲未來要麼通過變革重新大眾化,要麼就像吉祥物一樣,逐漸的被大眾束之高閣,變成小眾的狂歡。

30樓:不是小徐

天津人 01年出生小時候家裡的電視收音機會老放相聲小品之類的,我媽媽喜歡聽相聲,聽的基本都是老一輩的相聲演員。後來上了小學,放學路上車裡的廣播是天津交通廣播,有個節目叫笑一笑十年少,每天晚上也是聽著相聲睡覺,算是正式接觸相聲吧後來大了也一直保持聽相聲的習慣,不開心的時候或者閒著沒事,也算一種放鬆吧

31樓:凝禹心晴

很早了,小時候經常從廣播裡聽評書和相聲,劉寶瑞的單口相聲劉羅鍋系打印象深刻。馬三立的《撓撓》,《逗你玩》很風趣幽默,馮鞏和牛群的改良版相聲應該是很多八零後的記憶。雖然郭德綱帶動了傳統相聲的興盛,著實不喜歡他的風格,後續的小岳岳還是不錯的,可能電影和娛樂比小劇場更有商業價值吧,岳岳同學在相聲領域後繼乏力。

相聲新勢力-盧鑫玉浩的段子很耐聽,有表現張力,期待下後續新作品。 苗阜和王生的段子很多,各種插科打諢信手拈來,很讚!

32樓:F-D

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有乙個頻道叫,卡酷少兒。我第一次接觸相聲就是通過的這個頻道。這個頻道會播一些相聲動畫片,如果沒記錯的話第一次聽到的相聲應該是《逗你玩》。

打這之後我就覺得相聲比動畫片還有趣。

33樓:無敵最俊朗

不記得什麼時候了,小學?從電視裡看到的,那時候比較窮,有個黑白電視已經很幸福了!我覺得相聲對我的影響很大,給我開啟了乙個豐富而寬闊的的世界,讓我覺得世界不是只有柴公尺油鹽醬醋茶,還有更豐富的世界等著我去探索。

那時候沒有什麼藝術的概念,就是覺得很有意思,很好玩,一些經典的段子不斷地在自己腦海中回味,包括現在我也會把一些經典的相聲聽上很多遍很多遍,關公戰秦瓊,宇宙牌香菸呀,太多太多了

34樓:拉不拉的多不多

天津人80後,最早的相聲記憶,大概是兒時電台裡面每天傍晚的《每日相聲》(應該還沒上小學,學齡前兒童),大概半個小時,那會兒好像還不分文藝臺,新聞台呢,更別提現在全中國人民都知道的哏兒都特色~相聲廣播了。有相聲廣播這是近些年的事了。

小時候記得比較清楚的段子,逗你玩,釣魚,糾紛等等,現在都被譽為經典段子了。以前電台裡好像很少有傳統段子,大保鏢記得聽過少馬爺的,也是後來晚一點的事了,八扇屏記得蘇文茂先生說過一小段,但名字是新的,蘇老的批三國也特別愛聽。

小的時候聽相聲純粹是聽個熱鬧,聽德雲社是工作以後的事了,記得是05年看了一張小劇場錄的盤,以前也聽說過郭德綱,看了現場後,覺得確實和其他人的不一樣,再到後來越來越愛聽,更深入了解相聲也是接觸德雲社以後,包括一些小曲兒等。從弘揚民族藝術這點來說,德雲社確實有貢獻。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記得剛工作那幾年,有一次出差,有個外地的同事,和別人開玩笑,說了句「小虎兒,我叫你呢,答應我!」,旁邊人沒太聽明白,我笑了下,他就知道了,和我說「一看他們就沒聽過這段」,那會兒相聲確實除了京津地區普及度不高。

有點跑題了!就說這麼多吧,有喜歡相聲的朋友給個贊唄!

你們都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程式設計的?

菊哥講故事 學程式設計,純屬興趣,最開始是從手機上開始玩程式設計的。那個時候智慧型手機剛興起,記得第一部手機就是nokia的QD,08年的樣子。當時的作業系統是塞班第一版。相比現在動不動幾個G的記憶體來說,那個時候,執行內容只有16M,手機的記憶體也只有4M。因為當時塞班的開放,在玩手機的時候,無意...

你什麼時候開始戀家的?

李穆一 報大學的時候光顧著看學校也沒在意是不是離家遠,第一次離開家去大學報到那天旁邊的朋友一直哭自己都沒感覺,那時候還覺得自己冷血,對家人感情太少。後來也說不上什麼時候突然就開始的,就是慢慢開始羨慕放小長假也能回家的室友,想到自己寒暑假才能回家就煩,這種情緒也隨時間增長,現在大三了開學來的時候早上離...

你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的CPA?

註冊會計師 其實備考CPA佔比最大的人群還是在職人士,其中也是因為CPA的條件所限制,需要大專以上畢業學歷才能報考,不過備考CPA優勢最大的還是屬於在校大學生,對於他們而言,最早可以在畢業的那年報考,完全可以利用在校的時間 學習精力的優勢來備考CPA,沒有工作的壓力只管學習就可以,如果能在應屆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