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首屆相聲非遺大會舉辦,沒邀請德雲社?

時間 2021-05-06 23:30:32

1樓:「已登出」

寫一下心路歷程,今天看沙僧的發老五隊→看到了戴九安→想起這個人跟趙雲俠的糾紛→看了眼戴九安微博→搜了下北京老舍相聲茶館→發現乙個惠民演出專案→查了下記錄。

摘抄如下

「十三五」期間專案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專案每年投入的資金從幾百萬元增加到兩千多萬元,降低了劇院和製作單位的成本壓力,也為觀眾的錢包「減負」,讓更多人有更多機會走進劇場看到更優質的演出,已成為北京市文化惠民常態化品牌專案。截止2023年底,該專案已累計補貼低價票演出10306場,補貼低價票139萬張,惠及觀眾達341萬人次,補貼金額1.56億元。

最弔詭的是,這個補貼的專案,居然還比德雲社貴20。

2樓:

已經不是一路人了. 美其名曰送票. 其實本來也賣不出去票. 但還要扣著大帽子說自己是非遺. 立那麼大個牌坊. 其實為這個行當和消費者也做不出來多大貢獻.

德雲社做踏實買賣的. 即便做公益也不會跟這夥人玩.

3樓:冰焰

悲哀,太悲哀了,我是今天看到苗阜被打的訊息才知道有這麼個相聲非遺大會,然後才知道這個大會居然已經辦了兩屆了。

沒有郭德綱,相聲還真就成了遺產了!

4樓:嬲嬲和嫐嫐

年底突擊花錢嗎?就算是賣票,民族宮好像也坐不了太多人吧 ,票又便宜,演員這麼多,都是大領導,分的錢夠聚餐,住酒店的嗎?

5樓:小張小張緊緊張張

傳統相聲界,就是姜昆,苗阜那幫人,在老郭面前沒乙個能打的。眼看鬥不過人家,就只能在什麼立意主題上嘲諷嘲諷,在傳統上批評一下人家。都是一幫酸溜溜的小人,每天蹦躂一兩下,靠罵罵老郭上熱搜。

6樓:小封

非遺,全稱:非物質文化遺產。

所謂文化遺產,就是現在不流行了,沒人看了,成為過去時了,辦演出賣不出票了。

德雲社的相聲,不配叫文化遺產,

因為正在流行,張雲雷孟鶴堂的粉絲一抓一大把,上千人的場子一場接著一場,演出位子也是滿坑滿谷。

都是同行的襯托啊!

7樓:「已登出」

說明舉辦相聲非遺大會的人很專業。

參加大會的人的相聲是都已經是非遺了,也就是說在現今階段他們的相聲不適合了,不能說了,已經變成遺產了。

而德雲社的相聲大家都喜歡,是還在流行的相聲,所以不是遺產。

如何看待非遺大秀《五維記憶》主創怒斥《哪吒》劇本抄襲?

這場鬧劇真希望趕快結束,太丟臉了。吃相難看到這種程度。我覺得她既然 真話 到都敢把老祖宗的陰陽獨自私吞認領,武當張三丰都不敢!那麼她其實可以膽子更大一點,舉報中華蒙學 幼學瓊林 抄襲她的 五維 大綱,你看幼學瓊林第一句就一字不改的抄襲了她的 五維 大綱,也談陰陽。而且 幼學瓊林 很火,全國小學生必讀...

如何看待張雲雷宣傳非遺保護?

抑鬱症患者s 與其說是保護非遺,其實是保護自己。就像當年顧郭德綱處處標榜自己,要拯救相聲界。圖的就是名正則言順,順便撈一把。這次張雲雷做非遺活動,名氣是有了。好像順風順水,但原來黑料一爆,照樣給你搞下去。現在整個世界局勢都很緊張,沒實力就隨便帶節奏,還想搞個大新聞,本身就是一種做大死的行為。騎虎難下...

如何評價《非遺智造局》?

衷心 偶然間點開這個節目,沒想到一下就看進去了。整個節目都是圍繞非遺文化的,不同的是會真情實感的以第一人稱作為記錄,看到每一位師傅都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堅持著流傳百年的技藝,不知為何就感覺鼻子一酸,傳承不容易,堅持更不容易!這些人真的值得尊敬! 淚風鈴易 特別喜歡 非遺智造局 的那句 在故宮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