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韋小寶一心輔佐康熙,與天地會劃清界限,後續故事會是什麼發展?

時間 2021-05-06 22:31:05

1樓:zzz

康熙信任韋小寶就是因為他雖然不識字但是講義氣,天地會讓他刺殺皇帝他始終不肯,而且多次捨身救皇帝。

如果韋小寶和天地會劃清界限那麼在皇帝心中形象肯定崩塌了,地位肯定也大打折扣,以後就會擔心他會不會出賣自己,如果韋小寶再作出違逆康熙的事,康熙就不會像之前讓他在海外釣幾年烏龜,只想讓他服軟而不治罪了。

如果韋小寶與天地會劃清界限後立即歸隱山林還好說,如果繼續做官的話,下場參見和珅或者比和珅還不如。

2樓:馬列信徒

中國歷史上又多了一句俗語:小寶跌倒,雍正吃飽。小玄子駕崩後韋爵爺大概率被抄家。

另外如果韋小寶活到九子奪嫡時代,就要看他怎麼做了。太子和八爺(尤其是八爺)會主動拉攏他,但四爺則未必,除非韋小寶主動投靠。但韋小寶多半是幾邊都下注。

3樓:禁與千尋

康熙喜歡的是曾經那個把他當做小桂子,當做朋友的韋小寶。

假若韋小寶會和天地會劃清界限,那麼意味著它就是那個不會再把皇帝當做朋友的韋小寶。

這樣子的韋小寶,皇帝是不會喜歡的。

再還沒有完全改變的時候離去,給對方留下最美好的回憶,而不是不斷的破壞自己的形象,讓對方連最初的純真都忘了,挺好。

這就彷彿愛情,很多時候,很多人,如果當初就此分離,那反而不會怨恨彼此。

4樓:

實際上最後韋小寶和康熙還真的是這樣的,而且最後一起死了

看另外一部電視「」君臨天下之九王奪位「」

裡面的大太監,韋棠,應該就是韋小寶的化名

5樓:

唔…………在天地會分崩離析之後盡量保全兄弟,但小玄子會對他有隔閡以至於他戰戰兢兢,以他的眼光不會站錯隊,雍正上台或許會隱退,畢竟貪了許多銀子。雍正這人在韋小寶幫過他的前提下至少會留他一條命和乙個體面,如果韋小寶拿出來大部分銀子給雍正我覺得還是可以混的很好的,畢竟那時候他也老了…………雍正這人只要不作死還是念舊的,沒站錯隊又是看著他長大應該沒事

6樓:胖胖

沒有黑道勢力的輔助,韋的辦事能力會大打折扣。而康熙仔怎麼既往不咎,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信任。上下兩大資源都不給力,韋本身又無實際本事。

運氣好他也就庸庸碌碌的做個官僚混過一生,運氣不好哪天哪顆雷又爆了那就是滿門抄斬的危險。

7樓:樂善人生

只有死。因為他常年腳踏兩條船,沒有辦法培養自己的心腹幕僚,只有義氣好友和互相利用的狐朋狗友(索額圖等),他在朝中的對手太多太強。我覺得有機會的話要等他兒女盡快長大,結幾門內外親家才有機會活到康熙壯年。

8樓:小白龍

如果那樣的話,就不是韋小寶了,更像是和珅。

韋小寶無論奸詐狡猾也好,八面玲瓏也罷,但終有自己的底線「義氣」,他行走江湖遊走於宮廷與天地會之間,內心唯一的底線也就是「義氣」。

前期之所以韋小寶能如魚得水混的那麼好,主要是沒有觸碰到他的底線「義氣」。對於天地會青木堂堂主的身份,小寶應該是相當不在乎的,他崇拜的是像陳近南那樣的大俠風範,就想開文所說的

「平生不識陳近南,縱使英雄也枉然」。

在我看來小寶和康熙是真朋友,對於翻臉無情非要追根究底的話,那只能說他和康熙本來就不是能在一起玩耍的人。階級不同,君主自古就沒有真的朋友,君主有著只有江山!

9樓:pluto

題主如果是想象的話,不妨想的遠一些。就算韋小寶能夠一直效忠康熙,他最後能善終的可能性也很小。試想,韋小寶的本身年齡就比康熙小且依他的性格活長壽不是問題,所以說如果沒有疾病的話他是可以走在康熙後面的。

就算康熙念著舊情一直對他封官晉爵但是韋小寶能活過九子奪嫡嗎?當時康熙的九個兒子各有陣營,像韋小寶這樣地位一定是爭相拉攏的物件。他能站對隊嗎?

想他的為人方法最有可能站得就是兩個人。太子和老八。韋小寶在人際交往中是個高手但他有足夠的政治眼光嗎?

特別是攤上康熙這種兩廢太子的主。他如果站了太子的隊,結局可想而知。至於八爺,歷史上老八的口碑在兄弟中算相當可以的,交際也廣,不像老四比較陰狠。

韋小寶因為自卑和性格的各種原因一定很吃老八那一套,就算不站幫忙也少不了,雍正上了台會容他?他倆可沒交情,康熙總不可能留乙個「永遠不能殺小桂子」的遺詔吧。而且,只要韋小寶站錯隊,康熙第乙個就會辦他,連老丈人索額圖都辦了能放過他?

書中也講了,自從長大後這兩個人之間基本就是主僕關係了,而且康熙也並不信任韋小寶(天地會的暗語都知道了)。只能說,韋小寶是個聰明人,明白自己不可能一輩子做對選擇題。

10樓:黃家二少爺

朋友的原則是理解與原諒。

政治的原則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

作為朋友,小玄子當時會放了小桂子。

作為政治家,康熙怎麼可能留乙個政治上存過二心的人在自己的朝堂之上。

或許一次思量之間,就殺了韋小寶。

即使。。

即使日後想起他時,

會無比痛苦與懷念。

但該殺的時候一定會殺。

因為韋小寶,

已經是對手政治集團的一面旗幟。

小寶不死,天地會難平。

伴君如伴虎。

你們以為只是說說嗎?

11樓:祝沽生

很可能被陳近南一劍封喉除奸

我覺得諸位只考慮了康熙,小看了陳近南,如果你處處向著康熙,第乙個有反應的比然是天地會啊,人家也不是完全是傻子,你處處不向著人家,給韋小寶乙個刺殺一劍封喉我覺得才是正常事。

12樓:

實際,韋小寶的定位就是乙個弄臣!

弄臣,雖以為弄臣就是奸臣小人,只是定位不同而已。

不要不服氣,因為康熙時代,牛人太多了,跟這些人相比,韋小寶的根基太淺。

索額圖明珠康親王之流,看似和韋小寶稱兄道弟,但是這些人,指望不了。

孫思克之類的武將,更是不可能,康熙對這類漢將的提防,更甚於韋小寶。

所以,以韋小寶的性格,最多風光一時,就會掛掉。

尤其是後期涉及到奪嫡,能全身而退的有幾個?

所以韋小寶退出朝堂,攜美退隱江湖,才是最好的歸宿。

13樓:圍城牛牛

其實原著到中後期的時候 ,就已經埋下伏筆了 ,例如這一段:小皇帝年歲漸長,威勢日盛,韋小寶每見到他一次,總覺親暱之情減了一分,畏懼之心加了一分,再也不是當時互相扭打時那麼肆無忌憚。

所以自然而然的,他們都回不到過去了。

14樓:鄭墨跡

康熙寫得非常真實,並有切身體會。

事主不能提,就把自己帶入這個故事,成為主人公吧。

8年前被經理帶入新公司,經理上有董事長,我倆一起為公司打拼8年幫企業獲利無數,並取得傲人成績。

後來經理和董事長產生不可調和矛盾,離開崗位,但我沒走。

經理來到新東家,極力要求我離開原單位,先是給甜頭與許諾,並天天請一大幫人作陪請吃飯,每個人都要你給經理點面子,跟他走,並承諾一堆。

還是不走。

經理最後說,我能帶你來這,也能讓你從那滾出去,別給臉不要臉。

沒辦法,來到經理那個公司卻發現,你們已經不是8年前的你們了,一切都變了。

經理其實僅僅是因為你掌握了對他太多不利的東西,想讓你離開原單位而已,並不是真想要你和他再一起奮鬥。

領導最怕失去控制和怕別人知道他的事太多而已,感情這東西跟誰也都可以很快培養起來的,畢竟棋子和主人的關係很好確立。

所以小寶如果最終輔佐康熙,也不過是編外人員,可有可無,或者可能被殺掉。

15樓:

這麼多說康熙的,就沒人說韋小寶嗎,韋小寶最重義氣,假如他背叛了天地會,可以說他就是背叛了韋小寶,這樣的韋小寶,即使康熙一輩子都是小玄子,但他也不再是小桂子了。

16樓:王不知

知道的太多,臣子肯定就不好當了。而且自己還特麼挺有錢,而且領導還不追究的那種,所以書的結尾不離開康熙,鹿鼎記N,遲早會離開。

17樓:

無論如何,韋小寶再也回不到當初和康熙摔跤拌嘴,兩小無猜的地步了。其實,原文中有寫道,韋小寶打算自己安安靜靜在皇宮待著,可是康熙卻不肯就此作罷。到處貼榜文,說韋小寶殺害了陳近南,讓天下人都認為韋小寶欺師滅祖,而處於皇宮深處的韋小寶渾然不知。

直到茅十八刺殺韋小寶,被康熙派來的便衣捉拿住,韋小寶才知道真相。讓韋小寶擔上欺師滅祖這種烏龜王八蛋的罪名,韋小寶是心中極苦。韋小寶雖出生妓院,十足的市井之人,可是韋小寶最喜歡聽評書,那些英雄俠客的事蹟深深的影響著韋小寶的三觀。

因此,乙個十足的無賴卻比其他看似外邊華麗的人更珍視義氣二字。所以,韋小寶對陳近南講義氣,對康熙也講義氣。當茂十八大罵他忘恩負義,欺師滅祖時,韋小寶竟然急著要哭。

對於乙個慣於厚顏無恥的人,只有觸及心靈才會有這樣的反應。康熙不但要小寶監斬茅十八時,韋小寶內心極其痛苦。

電影《使徒行者》裡面有句話:做兄弟在心中,你感受不到,我說一萬遍也沒用。韋小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

義氣,做人要講義氣。他對小玄子講義氣,他對陳近南講義氣。

第一次,因為義氣,韋小寶拼死擒住鰲拜,救了小玄子一命;

第二次,因為義氣,韋小寶與喇嘛鬥智鬥勇,救了小玄子父皇一命;

第三次,因為義氣,韋小寶向小玄子袒露假太后事情,救了小玄子母后一命;

最後,當神拳無敵歸辛樹要殺害小玄子事,又是小寶擋在前面,救了小玄子一命。

韋小寶其實命很苦,被海公公下毒去假太后那裡偷四十二章經。小玄子為鰲拜所壓迫,作為朋友,因為講義氣,小寶主動為小玄子排憂解難,每次都是小玄子有難處,再向小寶訴苦。君可見哪一次,韋小寶向小玄子訴苦?

小玄子讓小寶去處理鰲拜,王公大臣都怕鰲拜,那小玄子有沒有想過小寶去也很危險,如果不是小寶機靈,早就身首異處了。

因為義氣,小寶經常處於險境,而小玄子卻覺得小寶是個福星,所以在困難的事情都很迎刃而解。義氣是相對的,不是一方對另一方付出,而另一方坐享其成。

小玄子也講義氣,只不過是口頭義氣,說到底還是自上而下的忠君思想,小玄子以為給小寶做大官,富貴無比就是義氣最好的表現方法。其實不然,在小寶眼裡,榮華富貴不過過眼雲煙,他把義氣看的重,而小玄子永遠不會明白。

不過幾年沒有見到小玄子,小玄子已經完全變了乙個樣子。韋小寶終於明白,康熙不在是摔跤場上那個憂鬱少年,也不在是那個隨時有心事可以敞開心扉說事的好朋友,更不是那個動不動就要自己替身辦事的小玄子。

康熙已經不需要乙個其他人幫助就能治理好這個國家,換句話說,康熙身邊有沒有韋小寶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韋小寶不講義氣加入反清復明的天地會,康熙就永遠不會對他放鬆警惕,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康熙的掌控之中。

從通吃島回皇宮,康熙已然不在信任韋小寶了,康熙並沒有親自派人殺害韋小寶,卻假傳訊息讓那些江湖不容於韋小寶。

韋小寶突然想起海大富曾經再三叮囑,卻一直以來被他當做耳旁風的話:小玄子跟你做朋友,你可千萬當真了,不然總有一天會死在小玄子手裡。

既然小玄子不需要小寶了,小寶就應該選擇離開。

韋小寶為什麼知道小玄子身份以後就一股奴才樣?

內室那人道 你為甚麼帶他來?這裡只有你乙個人才能進來。除了你之外,我誰也不愛見。最後這兩句說得嗲聲嗲氣,顯然是女子聲調,但聲音卻明明是男人。毛東珠,鰲拜,瑞棟,海大富都甚熟悉,這聲音確然是他,只是恰如捏緊喉嚨學唱花旦一般,嬌媚做作,卻又不像是開玩笑。各人面面相覷,盡皆駭異。韋小寶嘆了口氣道 不行啊,...

鹿鼎記中韋小寶請教趙良棟攻打乙個山寨用什麼戰術?

哪有什麼亂七八糟的戰術,就是最簡單的 圍攻 而已,韋小寶問道 如敵人只一千人,咱們卻有五千兵馬,須得怎麼進攻,便可必勝?趙良棟道 打仗必勝,那是沒有的。不過我們兵力多了敵人幾倍,如由小將來帶,倘若再打輸了,那還算是人麼?總要將敵人盡數生擒活捉,乙個也不漏網才好。原來韋小寶一入河南省境,便將圍剿王屋山...

如果最後韋小寶和康熙見一面,結局橋段會是怎樣的?

但願我,能服侍皇上一輩子。好,朕做六十年的皇帝,你就做六十年的大官,我們君臣二人,有情有義,有始有終。如果奴才不用做大官,就可以服侍皇上一百年,那才更好啊。你爺爺的,六十年還不夠,做人要知足才行啊。題目陳小春版本劇中有這段。所以據劇中答。不要那麼悲觀,四十五集結束的時候沒見而已。有機會當個筆友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