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下廚房和上一代人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22:01:22

1樓:呼呼

上一代人追求飽腹感和快速,老一輩人的人,或多或少都經歷了建國初期那一段飢餓的時期。

所以,有的吃比什麼都重要,至於味道、營養多樣性方面,真的就不是那麼在乎了。

特別是這麼寒冷的冬天,煮上一大鍋白公尺飯,再燉上一鍋熱乎乎的菜,真的不要太美。

基本上是有啥就放啥,秋收來不及吃完散落在地上的土豆,剛去田間摘回來的胖乎乎的大白菜,帶著點霜雪的鬱鬱蔥蔥的蒜苗。

就這些樸實無華的菜,就可以成就一鍋美味佳餚。

那有人就說了,這也沒肉啊,太素了吧。

確實素,但是吃的開心啊。

如果現在年輕人,下廚,那就要講究營養搭配,有葷有素,有菜有湯了,更有甚者,色香味俱全也是要照顧到的。

畢竟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祖國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吃的好,心情好,身體也好。

所以雖然有所不同,但是是個好事

2樓:灬藍波兔灬

作為90後的家庭夥伕,下廚房乙個是便宜,再就是口味,也不用糾結吃啥。

乙個月花在買菜上的錢大概1000元,喜歡什麼就買什麼,但是還是遵循著乙個原則,好收拾,便於烹飪的食材,說實話時間成本也是成本,別把不多的休息時間扔到做飯上不值當。

常買肉類:

雞胸肉、雞腿、翅中、牛肉片

常買蔬菜:

西蘭花or菜花、西紅柿、豆角、土豆、荷蘭豆、菌類、豆製品做飯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週末可能會弄些比較費工夫的菜,也就這樣了還有就是口味,我做飯不放糖和鹽,醬油和耗油等調味品都含有鹽和糖,口味上比較清淡,吃飯吃的是食材的本味,違背了這一特點吃啥都一樣了。

這是我的習慣

父母就口味來說比我重的多,再就是他們有時間處理食材,可以弄點麻煩的菜式。

3樓:Yolanda

父母輩下廚房:會做啥就做啥。父母輩各類家常飯菜熟稔於心,可是要是他們沒做過的食材,總是會敬而遠之,表示沒做過,不會。

年輕人下廚房:學到啥就做啥。年輕人雖然會做的家常飯菜可能掰著手指頭都數過來,可是網上看到的各類烘焙,精緻點心菜餚,會把全套工具食材買回來嘗試一番,然後做成發圖「交作業」。

4樓:莫莫莫

敢於創新。上一代人中規中矩,要麼是別人手把手教的,要麼就是從電視或書本上學的。而年輕人則不同,只要他高興,什麼菜都可以在一起搭配。常常是花樣很多,但可口的太少。

5樓:傻紙

做飯,從小就不會,嫁了人也有婆婆做,她年紀大了,我接管廚房,覺得完全不靠譜,什麼年代的鍋呀,用不來,全換現代的,上一代人實在原始,我們這代人做飯成本高,還不如點外賣,外賣難吃,就只有學著做家常小菜了

6樓:漫展

我經常在想的乙個事兒就是

國宴上面的飯菜和家裡面的飯菜有什麼不一樣?

上一輩的國宴和這一輩的國宴有什麼不同?

他們的分別是什麼?

7樓:Noah

做為00後,感受到最大不同是思維上的不同

本人還算喜歡做菜(並不是三分熱度)也自己零零碎碎學了兩年了,給家人做飯也是比較頻繁

這裡說明一下,是和我上上代人也就是我外婆那一輩(父母太忙,沒什麼時間做飯,但是偶爾下廚沒感受到多大差距,他們願意接受新的事物)

正文開始

從我學做飯前,我其實沒覺得家裡的飯很奇怪,但是從我學了之後才發現原來之前吃的飯只能說是用來填飽肚子的。老人都是大饑荒年代過來的所以對食物尤其的珍惜,一點都捨不得扔,但是對於我們這一代養尊處優(相對來說)的人,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要扔可以吃的東西,然後每次要扔都會阻止並且說我們來吃,這其實反而不好,隔夜或者隔了幾天的菜對身體並不健康,要吃也應該是我們這些年輕人來吃。但是每次都會這樣,我在嘗試給老人接納一些觀點:

我們現在吃得飽,那我們就可以想想辦法能不能吃得好。但是效果不佳。

第二,在菜品的搭配上也有分歧。老人會傾向於家裡有什麼就凑活放在一起燒,而不考慮味形,搭配是否合理,並且會刻意多放一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多了一些但又不夠做兩頓,從而影響整道菜

(以上只針對我家的情況)

8樓:ikenancy

上一代的生活物資匱乏,下廚是以食,生存為首要。這一代的生活,選擇太多,廚房以設計、擺設方便、料理簡單為主,所有的一切都以自我感覺良好為主。

9樓:覓安寧198505

我是個大學生,放假回家父母日常不回家,只剩我一人在家,我從學做飯到做飯都不是僅僅為了飽腹,在現在這個社會,外賣隨叫隨到,但缺少了乙份溫暖的感覺,每次自己做完飯

10樓:澤顧盼兮

最大的不同可能是我們的目的不單單為了填飽肚子而下廚房,而是去展現,去表達。通過廚房展現自身,表達愛意。

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以彌補自身廚藝的缺陷,同時可以使下廚房變得更加簡單。而世界不斷變小使得,更多的食材讓吃飯不再是填飽換成一種有選擇的享受。

可同時許多的人也因為像生活的奔波,或是自身的懶散放棄了那抹鍋氣。

對了,有空記得回家吃飯。

11樓:燕紅

現在的生活真是便利了,看到年輕人們用各種小家電做出美味。而且造型非常漂亮,這樣的餐飯,好看又好吃,別說孩子喜歡,確實是一種美食的享受。

我很羨慕年輕人們用新的小家電快速做出漂亮的美食,同時我作為中年人,也在孩子的幫助下購買了年輕人們的做飯神器。比如最近購買的多用料理鍋,只要你提前準備好食物材料,一插電,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可以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烤肉,讓你在家也一樣享受餐館的美食,這些家電清洗也很容易,真是節省了很多做美食的時間。

在做菜調味上,我喜歡上一輩人傳下來的各種美食的醃製做法。但它們的缺點是重油重鹽,這個我做了改進,少放鹽、少放油。

還有做點心上,我按老一輩點心師姥爺傳下來的做法,點心皮更有層次更酥軟。還有做肉菜的技巧,年輕人也可以都試一試,只要記著,少放鹽,少放油就可以。

在今天的生活裡,可以把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三者的美食方法結合在一起,讓我們一家人熱熱鬧鬧在美食裡享受生活。

12樓:shui0908

上一代人想著寧可做多了不能做少了。怕誰吃不飽,怕誰餓壞了。

我是想著寧可做少點不能做多了。做多了剩下的扔掉吧覺得浪費;留著吧剩菜又不好吃。誰不夠吃了就自己拆點零食補充一下。難道還真會餓著不成。

沒有誰對誰錯,只有不同的成長背景。

13樓:雞湯愛好者

這個需要從不同方面考慮,

從下廚房的目的而言,現在大家下廚房多了好多目的,老年人可能為了健康,年輕人可能為了興趣,青少年可能為了炫耀;但上代人下廚房大部分人就是為了活著,煮熟食物供食用。

從廚房環境與烹飪看,現在的廚房可以說一應俱全,炒菜有油煙機,包子用蒸箱,加熱有微波爐,烘焙用烤箱,冬天有熱水器,洗碗用洗碗機,餐具放消毒櫃,食材有冰箱,整乙個就是享受烹飪過程的聖地,而且因為裝置齊全,烹飪方式也變得多樣化,在家就能烹飪想要的美食;相比較上代人普遍是在油煙滾滾中炒菜,做菜用具單一,洗碗刷鍋都要親力親為,好多想做想吃的菜在家可能沒法直接烹飪。(農村的灶與現代廚房的整合灶是乙個很鮮明的對此,體積、功能都是整合灶完勝)

從下廚房結果看,因為有了很多現代化的廚房用具,大家的健康得到了保障,口腹欲得到了滿足,整個過程也輕鬆了;可上代人因為長期的重油煙健康無法保證,因為烹飪器材缺失無法在家嘗試各種菜餚,無論炒菜還是清潔相對都沒那麼輕鬆。

以上是我經歷與想到的一些不同之處。

14樓:芋泥乳酪包

這代的年輕人下廚房,當然是為了愛好啦,也為了滿足味蕾。

如果是我的麻麻那一輩,才不會對著菜譜做飯嘞。做飯對於他們這一代,更像是一種任務,每天機械的重複,又累又辛苦,如果不是我的廚藝實在不精,我真的也想幫麻麻分擔一下呀。

年輕人下廚房和上一代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CRRC SNIPER 我覺得填飽肚子和上一代還是有相同之處,上一代人的時代,物資並不豐富,很多人甚至溫飽都是問題,而到了我們這一代,溫飽問題基本沒有了問題,吃的豐富多樣,廚房裝置也多樣化,智慧型化!以前在農村,燒柴禾,拉風箱,能有鼓風機,排氣扇算是電器,而現在,電飯煲,電磁爐,烤箱,燃氣灶,油煙機...

上一代人的智商如何影響下一代人智商高低?

尼好 暫且不說身體器質性病變生不了小孩,現在很多人因為房子啦車子啦外部因素而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小孩,已經從根本上拒絕了下一代,沒有下一代還談什麼下一代智商高低. 賈正經 樓上很多人混淆了智商和情商,智商和成功,所謂的富豪,政治家,為人處事的方式,那不是智商,智商類似條件下是別人三歲認識一千個漢字,背...

為什麼上一代人的過錯,折磨的總是下一代人呢?

打不死的小強 首先我指出對方辯友今天存在的問題 1,對代跟代之間界限很模糊,我方已多次強調這一論點,顯然在這一點上對方對辯題並不了解 2,對於道歉顯然並沒有統一的批判標準,為了對不起而談對不起嗎,口是心非其忠誠度從何而談,我相信這樣不是你方想要的應該道歉的結果 接下來我再從我方觀點進行進一步論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