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尤瓦爾赫拉利《今日簡史》?

時間 2021-05-06 20:17:48

1樓:三七泡茶

本書的主要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目前世界面臨的科技,政治多方面的挑戰。然後作者論述了當前社會結構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所將要面臨的各種危險。

最後他提出了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麼乙個世界。然而作者更多的是留給我們很多的思考空間,他告訴我們,這是乙個值得所有人去傾聽的大時代。

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給青年人提供了更廣闊的視界。青年思考的方式應當有所改變,向國際化,社會化的方向去發展。作者用理性且科學的方式啟發我們去看今日的世界。

無論浪把我們推向什麼岸邊。我們都將以主人的姿態上岸。

多元化的理念並非讓你什麼都接受,而是讓人更好的去面對這個充斥著浩如煙海的知識和娛樂至死時代帶來的衝擊。

按照我個人的理解,這一本今日簡史是對上一本書未來世界做背書。這是很專業的背書。上一本《未來簡史》講述了西方普世價值觀下的未來神話。

而這一本今日簡史將以更加客觀的角度帶你去面對這麼乙個紛繁複雜一團亂麻的世界。作為一名西方世界的學者,赫拉利的價值觀也許會讓在中國的我們有些不適。當然書的內容也沒有很多書評講的那般的天花亂墜,但是不妨礙它是一本值得認真去閱讀並為之思考的好書。

這本書對現代的年輕人提出更多的要求和期望,雖然我覺得作者更多的是想說:毀滅吧,趕緊的。但是他很委婉並帶有人文色彩的給我們指出了一些方向,關於未來與生活,

通過這本書,我們應該去俯瞰今日的中國現代年輕人應該有的責任與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在變局的洪流中,我們的精神力,思考力,創造力是智力支援,方向保證和不竭動力。在這個充滿朝氣的社會,我們至於生活的態度應該是怎樣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全球化的中國,今天的趨勢是否就是西方的現在。

2樓:海膽媽

還沒看完,忍不住來分享書裡乙個好玩的觀點:現在以色列有大約一半的極端正統派男性猶太教徒從來不工作,而是把時間花在研讀宗教經典、進行宗教儀式上。這些人現在被有些人看作社會的蛀蟲,但他們可能是未來的楷模。

因為隨著機械人和人工智慧大發展,數十億人可能沒有/不用工作。到那時候,如何排遣不工作的無聊、找到新的人生意義、找到親密關係和社群的支援,都變得比工作賺錢更加重要。

感覺人類歷史到這裡又轉了乙個圈,答案可以到古代去找。比如中國古代人就很會排遣無聊——釣魚、彈琴、站樁、打坐,甚至插花,還有寫字、抄經,這些娛樂專案都有乙個很重要的特點——和自己玩的藝術。

未來屬於會玩的人。所以,你會玩嗎?

3樓:豬豬俠

看到是以色列人,第一想到的是美國,再看下去,滿紙都是臉譜科技、資料主義、甚至要人機聯合,通過科技把人打造成資料和感知工具無時無刻輸送給科技巨頭或強權,再往下翻,甚至搞意識控制,希望身體做感應器,意識做輸送管道,

徹底實現全人類精微採集和控制

這是想瞎了心

很快人們就會扔掉手機,人們將回歸田園和自然汽車、計算機、各種物品都沒了吸引力

回家吧,利用適當的科技回歸自然之家,安靜自足的過一生,人類的知識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4樓:自由

靠幾個似是而非,片面,的論斷,展開想象推理,看似有道理,實則服說八道,缺乏傳統巨集觀哲學能力的人少看,容易鑽牛角尖,被忽悠,

5樓:蘇澤宇

《今日簡史》讀後感:

「簡史三部曲」全部讀完啦!

一如既往的尤瓦爾·赫拉裡的高水準

而且比《未來簡史》還要好

可以和成名作《人類簡史》媲美

同樣的上帝視角

看待今日發展的侷限和問題

這本書的名字其實是《21世紀的21個問題》,不過國內的書商為了做成「簡史三部曲」就叫《今日簡史》了,其實內容還是以提出問題為主,而不是為了寫什麼現代史。

其中最令我側目的最精彩部分就是

資料霸權的問題

社會發展流派的幻滅與迷茫

今日對政治制度的全球集體幻滅與迷茫是讓人很恐懼的,因為之前的人類對社會如何發展是不懷疑的、堅定的,但今日社會發展產生的問題讓大家已經覺得現有體制無法解決了。於是人類集體陷入了對未來政治體制選擇的迷茫,也沒有人知道該如何進行改革。

另外,資料霸權是最緊迫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在本世紀裡「得資料者得天下」,「資料是21世紀的石油」,資料與隱私的關係,資料該怎麼收集,資料該由誰來保管與研究……,這些問題決定了國家的成敗與人民未來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中美兩國,畢其功於一役,誰勝出就能成為人類世界執牛耳者,這其實也決定了政治體制的優劣,誰勝出了誰就有關於政治體制優劣的話語權,誰就有權力去批判其他政權制度。誰也不想輸、誰也不能輸、誰也輸不起……

生物科技與階級:

隨著生物科技與人體可穿戴裝置的技術公升級,人類最終會走上改造人體的程序。可能最初只是在其他動物身上培養可移植器官。比如在豬身上培育腎臟之後在自身腎臟出現問題時進行移植,因為是專門為自己培育的腎臟,所以與自身身體吻合,不會出現排斥反應。

這看起來很美好。

但也許後來就會變成上流階級無限的更換器官最後比貧窮的人長壽。現在只是條件好的人可以做更多的保養,因此可能比勞碌奔波的窮人活的久一些,可能五年、十年,但最多也就二十年,大家現在也慢慢接受這一現況。但如果有錢人可以一直更換自身衰老的器官從而保持自身身體的活力,可以活到哪怕150歲呢?

乙個窮人的人生是70年,乙個富人的人生是150年。窮人的人生走向終結時,富人的人生剛剛過半,窮人已經腿腳不便,住進養老院。富人才剛剛到中年,還可以繼續享受人生,甚至花天酒地,看起來就像窮人四十歲的樣子。

這些你能接受嗎?

這還僅僅是將人的壽命提公升了50年,那提公升100年呢?

這些新興「超人類」,這些權貴們擁有更漫長的生命,財富就可以傳承的更久、更穩定、堅固。社會流動就會變得異常緩慢甚至是完全停滯。社會自然就會慢慢發展出類似「印度種姓制度」,普通人就會變成「超人類」眼中的「原始人」和「野蠻人」。

美國新移民會怎麼對待美洲土著應該不用我去說明了吧。

這就是生物科技的可怕之處,用全人類都渴望的長生來作為誘餌,最後會打造出乙個絕大多數人都不願見到的社會。

6樓:伊尹耕莘

能讓讀者產生情感共鳴的書是很難得的,而能顛覆讀者的已有認知的書,是罕見的。作者視野之寬廣,讓人驚嘆。《今日簡史》更加引申了《人類簡史》中「故事」的概念。

在越來越多樣、細節愈發完善的故事中生活的人類,常常感到苦悶,卻鮮少能跳脫到故事之外,從客觀的角度,用平等的態度去思考故事的存在、故事對人的影響、或者,為了能在煩擾的世間找回自我,每個角色應該做什麼、甚至從哪著手。書中作者對很多議題都有卓越的見地,但是切實的顛覆,產生在作者的這種思考方式上。

7樓:灰色化妝

在《今日簡史》中,赫拉利認為2023年的未來世界是無法想象的,人類一定會經歷越來越多的以前從未遇到過的事物。如此,人類要不斷放棄熟悉的東西,學會與未知相處。所以,學校的責任不應只是教物理公式或一戰的起因,而是需要教孩子保持靈活的心態和情感的平衡。

由於人工智慧不斷發展,演算法可能比你更了解你,因此要操控人類的慾望和情緒會變得更簡單。那麼唯一掌握主動權的辦法是,跑得比演算法快,在它們認識你之前認識你自己。

在「永遠不要低估人類的愚蠢」這個章節,赫拉利提到,過去打一場成功的戰爭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提公升政治實力,但現在戰爭多半會讓國家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束手束腳的政治責任,所以各國都作壁上觀。武力可以掠奪實物,卻搶不走技術,世界大戰不會有真正的贏家,誰都不確定怎麼打一場成功的戰爭。為什麼說人類愚蠢呢?

作者認為,各國領導人都將世界看做乙個棋局,謹慎地走每一步,但世界其實比棋局複雜得多,理性不足以理解全部。比如各國如果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不可避免,就會開展軍備競賽,並懷疑各種善意是陷阱,且把本國利益看得比全人類還重,那麼這種心態就會導致怕什麼來什麼,戰爭就真的無法避免了。

赫拉利的這些分析和推想都是切實而有啟發性的。

8樓:指月禪師

不知道作者發現當下的中國,是歷史上的西漢的輪迴時,他會作出什麼樣的解釋。

既然人可以轉世輪迴,歷史也輪迴,那人類唯一的問題就是擺脫輪迴。

9樓:圍巾是東京五天

Harari的三部曲其實沒有太多出乎預料的東西。不論是民族主義,人工智慧,還是科學主義,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可能這幾本書講的都是我們潛意識裡已經有一定概念,但沒有太深入挖掘的話題。至於《今日簡史》本身,我覺得這本書最亮眼的地方在於它結合了前兩本書的視角來分析當今社會的問題,。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理論。從上帝視角解讀問題的時候,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次不完全認同作者的觀點,想到了很多反駁的論據。但話說回來讀這類書的意義就在於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以及對社會問題的重視,所以觀點輸入並不是主要目的。

10樓:徐鴻軒

之前看過十三邀赫拉利那一期,其實他也把自己的意圖說的明確,他不是要給乙個答案,收集一堆信徒,他只是乙個學者,提出一些跟以往不同的東西,希望的是讀者能夠有自己的思考。所謂的「簡史」三本書,我以為或許看看第一本人類簡史就足夠了,我沒有看未來簡史,翻了一下今日簡史,也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新的東西。

11樓:百日夢想家

作為一名普通的讀者,在作者這高密度、線性的歷史觀面前、無疑,我的思想被折服了。一部好的作品,應該給讀者給帶來思考,進而反思自己的世界。就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感受是本書在鼓勵我為自己塑造乙個故事。

故事二要素: 毫無疑問的男一號 + 飽滿的劇情或許,你覺得編寫乙個故事已經超出了你的語文水平,而為了讓這個故事能平穩地執行。儀式是必不可少的,

故事本身切忌天馬行空,可以建立於

12樓:

作為三部曲的最後一本,我在讀書的過程中常常感到赫拉利作為一名學者,乙個實實在在的人所表達的關心。他在這本書中更加露骨與頻繁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些對讀者的回應與設問也讓我看到了他的如履薄冰。講到今日,作者對很多事情只能提問,而無法找到答案,這在書的前半部分一度讓我很沮喪。

另外,作者對一些意識觀念(如世俗主義等)的描述顯然是架在前兩部的基礎上的(或是其他語境中),這使得我覺得各種主義滿天飛,因為自己已經記不得前面兩本書的細節了。即使如此,今日簡史仍然值得一讀,赫拉利在最後一本中想告訴我們的東西,他以聲譽為賭注而講出的東西,怎麼會捨得不親自看看呢?

怎樣評價尤瓦爾 赫拉利的《人類簡史》?

李夢霽 人類長期處在食物鏈的中間位置,直到10萬年前才突然崛起,一躍居於食物鏈頂端。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讓人類腦洞大開,習得了新的技能 講故事。講故事讓我們開始相信一些虛構的東西,為了買東西方便,我們講了乙個故事叫貨幣,於是商品流通起來 為了管理和約束這些活動,我們又講了乙個故事叫法律,如果有人違法...

如何看待《未來簡史》尤瓦爾 赫拉利提出來的「無用階級」這一觀念,「我們」會被像動物一樣對待?

啊蛤 其實不是很新鮮。他說出現無用階級的原因是AI可以代替人。把時間往前回溯,ai和無用階級都降一檔。1930年,凱恩斯說,未來每人每天只用工作3小時。原因是科技進步,人沒必要工作那麼久。結果卻是,科技進步讓人變得相對沒用了。資本家不會大發慈悲讓人人減少工作時間,而是選擇只給低薪,讓受不了的員工自己...

如何看待德利赫特在尤文的前景?

sywyang 德里赫特和當年拜仁的德公尺凱利斯一樣,典型的范加爾式阿賈克斯足球哲學產物,比所謂前腰字尾更為激進,變成中後衛控球選擇不同分邊來主導進攻,這樣的球員需要極高的中長傳準確度,以及比賽的閱讀能力,這樣的球員又需要極強的身體素質,跑動能力,彈跳能力等,不好找。但是又因為承擔任務型別過多,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