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這句話?

時間 2021-05-06 20:17:48

1樓:初心不改

小時候覺得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所有事情不是對的就是錯的慢慢長大才發現,很少有絕對對或者絕對錯的事情和人人性真的很複雜,那些所謂壞人也許曾經善良也曾相信美好,只是世事難料人心善變,很多事情不是作為局外人憑藉片面膚淺的了解就能評判出對錯的

人們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反過來,那些可恨的人也不是一開始就那樣的,只是他們好的品質經過一些事情之後改變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也不必糾結對錯。不要糾纏他人做事的對錯,而自己做的事無愧於心堅守了自己的原則就好

2樓:悠揚美味水

大人和小孩指的是心態。

大人有追求,利益,名聲,地位,權力,金錢,成就,就是利益導向。

小孩子有夢想,但不是利益導向。小孩子沒有追求,夢想不是實際的追求,而是詩與遠方。那麼評價事物的標準就只剩下對錯。

世界是複雜的,但原因是什麼?對錯有時不能作為評判標準,原因是大人把世界變得複雜了吧。小孩子的單純,天真難道不是大人的複雜對比出來的嗎?

我相信會有一群人,他們一直保持著孩童般的心靈,在世故中顛簸,帶上面具,卻不斷尋找自己,最終得到他們滿意的結果。

3樓: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孩子」對自己認為的對錯很固執,但是一旦涉及的自身利益,他就不在乎對錯了,「大人」看什麼都得看利弊,因為對錯站不同角度是不一樣的

4樓:兔子沒有糖

事實上這句話想表達真的是字面意思嘛。

明明小孩子哪有什麼對錯辨別力?在小孩子眼裡這個東西好吃我就要,管它是不是偷來的。成年人有了基本的認知後,更多的時候就是靠對錯讓自己能立身處世。

話都是自己理解的,我是這樣覺得,就是反諷,這個世界什麼時候變得這麼顛倒黑白了。

5樓:

政治上講,小孩子才看利弊,成年人只分對錯,對錯是價值判斷,價值判斷是基於長期利益的,最高端的價值判斷的凝結是意識形態,他為保障政治實體或者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

6樓:蘆葉

那這句話分的成熟和不成熟是否可以算是這句話就在定義對錯?

如果他是這個意思,那說這話的人就是個小孩,這句話可以是放屁

如果不是這個意思,那整句話跟沒說一樣?什麼都沒定義,只是很平淡說了乙個現象,就好比大人喝酒,小孩喝奶瓶,酒和奶瓶本身沒有任何意義

7樓:陸仁賈

曾經有人跟我說過這句話,很多次,而且引發了我的自我懷疑和持續不斷地思考。

成年人真的只看利弊嗎,那麼多成年人動不動就要就談對錯,是沒成長嗎?

小孩子真的只看對錯嗎,那麼多小孩子不管對錯只要對自己有利就要占有,是他們早熟嗎?

或者說,對錯和利弊的關係是真的依靠年齡來劃分的嗎

人區分對錯的根本動機和目的是什麼?

人區分對錯的根本目的是維護自身利益且宣告利益的正當性與合法性

辨明對錯不是為了單純的辨明對錯,而是為了維護利益。

只不過成年人把利益明確為目的,把辨明對錯作為一種方式和手段使用。

對錯和利弊本不應用年齡來區分,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動機與手段,目的與方式。

成年人只看利益不管對錯是一種小人思維,而且還是最低端那種自私自利惹人生厭的那種小人的思維。

除了利益其他什麼都不在乎,道德、法律、社會關係都在為利益服務,這是一種很悲哀的狀態。

這句話很多人奉為圭臬,大抵也反應了這些人的基本認知。

但人生從來不是一元的,不是除了利益之外再無其他,人生的複雜就在於利益都要區分己方與他方,還要摻雜各種雜音。

這句話要批判的看,要辯證的看,要帶著自身思考的看,只看,別信。

8樓:

我覺得這是非常油膩的一句話。並且說這句話的時候,往往是這個成年人犯錯了的時候。他試圖用這種說法來證明自己,做錯的事情是某種意義上的成熟。

9樓:

就成年人只看利弊來講,講講一點小感觸。

已經懷孕八個月了,而且由於個人體質我還比較顯懷,各種行動不便和吃力,孕晚期的各種不適想必做了母親才知道,也讓我體會到了母親的偉大,都是乙個必須經歷的過程。但凡見到我的親戚朋友其他同事包括路人都會說上一句,肚子這麼大了是不是快生了,可以不用上班了呀!我總是笑笑回應,能堅持多久堅持多久。

孕晚期的不適,我認為甚至自己的家人老公都不能感同身受的。我一點也不想讓任何人感覺自己嬌氣,總是在身體允許範圍內,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生活上的事。

然而只有乙個小小的群體,乙個只有六七個人辦公室,卻沒有乙個人說一句,可以早點休息休息安心待產了。

為什麼呢?

哈哈,很簡單啊,我多請一天假,總有我手中的活被安排到其他某個人頭上,六七個人的小團體,存在利益關係嘛!領導不開心是因為少了乙個人幹活,某個同事不開心是因為多做了乙份活。就這麼簡單的利弊關係啊…

小小感悟

10樓:貓貓

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給自己越來越冷漠找藉口。因為自己越來越算計得失,所以認為所有人都這樣。

第二種是人生理的一種現象,成年期過後,荷爾蒙/感情的退潮。錯誤的把理智判斷當成冷漠。

理性不是冷漠。

11樓:

因為,對錯到底是什麼,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誰能決定什麼是對錯,這些都是很虛幻的東西。套用這樣的眼鏡去看世界,會看不懂很多東西。

但是,利弊則標準非常明晰。只要抓緊利弊,看世界的時候,很多東西就可以一目了然。

這裡,前提假設是人都會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當然對什麼是對自己有利的,這裡每個人的標準不同罷了。即使是利他行為的發生,也是因為在行為人的觀念裡,實施利他行為比不實施更對自己有利,不管是因為為名為利為道為上帝為真主為馬克思,都是一樣的。

就這樣。

12樓:遲飛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是「小人」的視角。

純粹論利弊,那麼很多道德底線都可以打破,只求不被發現。沒有不偷腥的貓,或者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大等等。這都是功利主義的,隨波逐流的叢林動物。

而非理想主義的,道德內建的道義上的人。

這兩種人往往是後者理解前者,前者理解不了後者。

比如對權錢名的認知,前者認為理想什麼的,只是權錢名的錦上添花,附屬品。敬奉你的理想,是因為你有權勢。沒有權勢就棄之如敝履。權勢就是目的,人生目標就是孜孜不倦往上爬。

後者則認為理想情懷本身就是權錢名的目的,認可你的權勢,是因為你維護正義,明確大是大非。沒有理想,這權勢也是不被接受的。人生目標是為理想而做事,做事衍生出了權勢。

只可惜功利主義者,以為自己才叫懂得利弊的大人,把理想主義者當只分對錯的小孩子。然而現實當中他們卻是被理想主義者領導的,他們敬奉的權威往往是理想主義的——小人總為君子服務。然而他們的理解是,領導們只是在作秀。

他們不理解為理念而奮鬥的人——小人眼裡沒有君子。

所以,夏蟲不可以語冰。理想主義者可以為了理想而世故,他們要麼本色地追求理想(真君子),要麼為了大計而隱忍(假小人)。而功利主義者卻不能世故而後有理想,他們要麼習慣於世故本色(真小人),至多是投機,為了權勢而高呼口號(偽君子)。

13樓:璇璣

以前贊成,今晚看了少年包青天第一季的彈幕後就開始不認同了。如果基本的是非觀都沒有的人,那可能連小孩子都不如。

所以,從今開始,在我心裡它成為了一句毒雞湯。

14樓:

小孩子才不分對錯,如果你混個什麼圈,會發現熊孩子之間特別容易抱團,無底線相互支援附和,吵架的時候,不管有沒有道理吵得過你就行。

15樓:筱音

以下為個人觀點:

世上的確沒有絕對的對錯,但只看利弊又真的是一種正確選擇麼。若要我選擇,我寧願自己是個單純分對錯的人,畢竟世上沒有絕對對錯的原因便是個人利益和價值觀的不同不是嗎?

16樓:hod2rogers

我只想說乙個現象:從小我們都被教育,紅燈停綠燈行,也應該認為這是對的,但為什麼成年以後仍在照此規則之行的人寥寥無幾呢?是對錯本身改變了麼?

17樓:

電影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理解。

撇開電影看這句話,其實還是很耐人尋味的。

小孩子才分對錯,因為小孩子不懂講利益。小孩子喜歡問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

但是現實沒有那麼簡單,默克爾接收了一堆無家可歸的難民,她是好人還是壞人?肯定有許多難民說她是好人,知乎的使用者大多數卻說她是壞人。

大人只講利弊,因為大人比小孩聰明、成熟,看到了問題的本質。功利主義者或許會用這句話來自辯,但是這句話卻不單是為他們而準備的。

講對錯的人,離不開利益,之所以分對錯,不過是為了對利益進行調和。但是,在這樣的調和之下,有些人未必是錯得最厲害的乙個,卻必然付出更大的代價。

18樓:偉大的車爾尼

這句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大致看了幾個現有的回答,我試著從我想到的角度理解。

從道德角度而言,從小受到的教育就包括各種道德規範。對於小孩子而言,因為他們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尚不具備,因此需要教他們學會辨別是非。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發現有問題了,一些人喜歡對他人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的例子屢見不鮮,最常見的就是一些老人仗著自己年紀大,強迫年輕人給他們讓位,其實在很多時候,年紀大和更多的權利沒有任何關係。

如果被道德綁架了,會怎麼樣呢?只能做讓對方認為正確的抉擇,看似是在對錯之間選擇了對,但是對自己有好處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而如果不被道德綁架,雖然看似是錯,但是對自己而言才是更好的。例如,對乙個不講道理的人,如果還一味要表現得高素質,則對方可能得寸進尺,如果表現得兇,雖然看似沒教養,但是只有這樣才能對抗不講道理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對」的行為只會給自己帶來弊,而「錯」的行為才是對自己有利的。

從道德綁架的例子也可以看到,道德應該是用來要求自己的,而不是用來要求他人的。那些用道德要求他人的人,請先捫心自問,有沒有做到用道德要求自己?如果沒做到,那就沒資格用道德要求他人!

從另乙個角度而言,利弊要分不同的場合,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利弊是什麼都是不一樣的,因此需要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分析。

19樓:瀟雨

因為我們都會教導小孩子要善良、要遵守規則,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而小孩子一開始都是一張白紙,當然是相信我們的。

等他長大以後,發現那些不守規則、佔人便宜、沒有原則、自私自利的人都過得特別好,反而自己總是吃虧,而自己的堅守原則不但不會被他人讚賞,反而總是被嘲笑「傻」的時候,就會懷疑自己的堅守原則有沒有意義了。

我們都教導小孩子要樂於助人,要扶老太太過馬路。但是等他扶了一次結果被訛錢之後,大概再也不願意扶了。

小孩子分對錯,只是因為他還不知道做那些醜惡骯髒的事情能獲得多大的利益罷了,還沒有被誘惑考驗罷了。

如何看待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這句話?

兩翼生風 這句話本身不算是對的。乙個被大部分人都忽視的事實 說這句話的角色,是個搞仙人跳的。這是他在被男主質疑的時候的反駁。這不是韓寒的主張,更不是真理,只是乙個角色說出的符合身份的話。成年人只看利弊 是乙個犯罪分子,對於自己違反道德的行為的辯解和開脫。之所以這句話看起來那麼有說服力,是因為 小孩子...

成年人會不會像雄獅討厭幼獅一樣討厭小孩子?

潛心修煉 這裡說的雄獅和幼獅是父子關係吧,看了很多回答,說的都是討厭別家的孩子。雄獅並不是討厭幼獅,性情所致,剛猛的雄獅注定不能像母獅一般對待幼獅,給幼獅無微不至的關懷,就像我們自己的父親,給不了我們母親般的慈愛。我們為什麼會討厭小孩子,初為人父,我並不討厭小孩子,在這之前,我對其他人家的小孩子不感...

為什麼成年人總覺得動漫是給小孩子看的(ps 小孩子指幼兒)?

醬油雪球 題主說的成年人大概是60,70後我父母那一輩,因為他們接觸到的動畫都是電視上播的那些,雖然當年美影廠有些可以說是藝術品了,但是基本是以講道理為主,人都長那麼大了,道理自然是懂的,不需要看動畫來學習,就不知怎的就形成了一種動畫片就是動漫,誰看誰幼稚的氛圍。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他們那年代的動畫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