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20:17:48

1樓:軒轅裔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狗咬狗;二次大戰仍然是狗咬狗,但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所以性質又不同於一戰,但並非完全是所謂的反法西斯戰爭,比如說:蘇聯入侵波蘭、芬蘭這些鄰國(當然戰爭後期打關東軍那些是要另當別論的),這些能叫做「反法西斯戰爭」嗎?當然不能。

2樓:願你無憂

一戰是皇權戰爭,大家並不是為了守護什麼,只是為了滿足皇帝的意願而進行戰爭,所以,士兵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以至於西線英法聯軍和德中國人過聖誕節時還能一起吃喝玩笑,在一戰電影war horse裡面就有很好的展現,雙方士兵為了救一匹被困住的馬而合作。而且德國宣布投降的時候,雙方士兵能夠走出戰壕到一起歡呼擁抱。

二戰,是民族主義盛行後的戰爭,這個時候的參戰國基本都是民族國家,一戰後皇權國家被瓦解。所以,二戰時期交戰國士兵之間是有著深仇大恨的,從納粹的種族滅絕,雙方以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為主就可以看出,戰爭已經從皇帝演變成民族的戰爭,從為了老闆而戰變成了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自己而戰。

這就是本質區別。

3樓:漫捲詩書

1、30多年前我在高中學《世界歷史》下冊時,教科書在評價二戰的性質時這樣寫道:在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前,雖然個別國家在為民族生存而戰,但二戰的性質仍然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發的帝國主義戰爭。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參戰,使得二戰的性質變成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3、一戰的性質就是帝國主義國家的戰爭。

4樓:「已登出」

日俄戰爭是一戰的預演,

一戰是二戰的序幕,

二戰是一戰的結果。

這幾次戰爭其實是一體的,是海權時代向空權時代的過渡,海權時代的老盟主英國被推下了臺,新盟主美國取而代之,世界格局由英法霸權對峙,變成了美蘇霸權對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大家怎麼稱呼一戰的?

季公尺特洛維奇 出自毛選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裡面說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看到這個的時候我也很驚訝,可能是出版的時候修訂過的吧。 april yang 第一次世界大戰 簡稱一戰 英語 World War I WW I Great War 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

第一次世界大戰怎麼贏的?

謙仔 帝國主義轉移內部統治危機,籠統的說一句就是吃飯人多但是飯不夠,例如說德二,作為乙個往上竄的工業新型國家,他需要更廣闊的市場,提供巨大資源的殖民地,然而好的地皮早就給英法兩隻老王八占全了,德國佬要吃飯,首先就要砸英法的鍋,這樣就打起來了。怎麼贏呢?很簡單德國佬的國內打不下去了,什麼沒有都可以,但...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美國是好事還是壞事?

申一 天大的好事。29年經濟危機之後,全球都陷入了絕境,經濟一路下滑,看不到出路。有的國家選擇了法西斯主義,只能靠不斷的擴張來推遲經濟破產的日子。有的國家選擇了凱恩斯主義,只要短期能或者,不在於從長遠來看終究都是會死的。直到二戰終於爆發,舊大陸打成一片白地。整整一代的產業工人全部死在了戰場上,整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