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什麼習俗?

時間 2021-05-06 13:58:56

1樓:國泰航空

端午節馬上就要來啦

這一次,我們的鼠年公仔

「粽」情享受了各地不同的端午節風俗

賽龍舟、佩香囊、懸艾蒿、洗龍水...

這些有趣又有意義的端午習俗

每乙個也都蘊藏了大家祈福平安順遂的美好心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著公仔們過端午吧

2樓:莫麗華

題主說的配香囊確實了,我來解釋下配香囊的另意。

端午節又名午日、重午、地臘、中天、 端陽節等,意味著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開始,生活經驗也告訴我們,一旦過了端午,太陽就會顯得尤其明亮。端午過後,天上的熱氣降於地面,地上的濕氣往空氣裡蒸騰,濕熱交織,最容易滋生病菌,醞釀各種邪氣,使人生病。我們知道,「病」字含有乙個「丙」,丙也屬火,因此病跟火有著密切關係。

端午是火熱季節的開端,如有不慎,就會成為疾病的開端。所以, 端午到來,必須重視養生防病。

掛香囊保健康,防傳染疾病

中國很多地方有端午節掛香囊的習俗,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自製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藥有蒼朮、蕾香、吳茱萸、艾葉、肉桂、 砂仁、白芷、丁香等,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竅的功能。將這幾味中藥研細,放入布袋縫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還有吃粽子啊

吃粽子有講究不同人群分情況

端午節粽子主料:糯公尺,味甘、性溫,入脾、 胃、肺經,具有益肺氣、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

主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少食,腹瀉,氣虛自汗。

竹葉甘、淡、寒。主治:心煩口渴、咽喉炎、口腔炎、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尿少赤黃色。

配料可以隨意選用,有大棗、榛子、苴公尺、花生、蓮子、關實……也都有滋補保健的功效。不過粽子是粘膩而難以消化的食品,食用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一般來講,女性吃粽子的數量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不要超過5個; 對於糖尿病病人而言,紅豆粽和甜粽子不適合多吃;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大公尺粽或五穀粽;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議不要吃肉粽、蛋黃粽等過於油膩以及脂肪、蛋白過高的粽子,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脹氣。另外,心血管病患者、老人和兒童也不宜多食。 總之應根據個人情況靈活把握。

插艾葉掛菖蒲,防蟲滅菌保健康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這也是中國古代衛生防疫的重要內容。

劃龍舟順氣血平和心態身體好

端午時節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時段,天氣較煩悶,假如工作壓力大,人體生理氣血執行不順,容易煩躁、憂鬱、心悸胸悶。情緒的變化,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亦可導致精神疾患, 如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脾。夏季養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氣調順。

所以除了藥物、食療及平和心態外,也應同時加強運動。劃龍舟能使全身氣血暢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調理脾胃代謝,通調氣血循行,憂鬱情緒也隨之化開。

天氣盛地氣高,關注頭部保健不可少。

《黃帝內經》說:「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

夏季要非常注意頭部保養, 保養得好,能讓人神清氣爽,保養得不好,會使人精神昏憒、頭痛、頭暈。因為頭為諸陽之會, 火性炎上,頭部首當其衝,所以保持頭部清涼在端午以後非常重要,掛艾葉菖蒲、佩戴香囊、劃龍舟等方法都能夠起到保持頭部清涼的作用。吃一些薄荷,喝一點清茶,做乙個艾葉枕頭,也都是解除頭部昏憒的好辦法。

總之,端午節的到來是中醫養生的乙個重要時間點,以端午為開端,做好養生,一年都會受益。

3樓:楊梅

你還記得端午節民間有哪些習俗嗎?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喝雄黃酒等習俗。

《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端字有初始的意思。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現在,端午節成了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

端午節吃粽子是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端午節的早晨,家家戶戶吃粽子紀念屈原。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是三角形,根據內瓤命名,包糯公尺的叫公尺粽,公尺中摻赤豆的叫赤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公尺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棗粽可以早中狀元,無非是圖個吉利而已。

在江淮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家家戶戶都要打掃庭院衛生,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端午節其實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楚中國人因捨不得屈原投江而死,許多人爭先恐後划船去救他,追到洞庭湖時,不見其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借劃龍舟來紀念屈原。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繫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古代以五色為吉祥色。端午節早上,大人們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等部位拴上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孩子開口說話。

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

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盛行飲雄黃酒。雄黃酒有祛風,殺蟲,解毒功能。所以,在端午節時,陝西人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等處抹上雄黃酒,以此達到驅蚊避毒之目的。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放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形狀,十分可愛。在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自己的愛意。

端午節戴「老驢布袋」的習俗由何而來?

熟睡的牛奶 題主說的 老驢布袋 實際是端午習俗 佩香囊 的一種簡化版。過去農村因資源匱乏,於是因陋就簡,用碎花布縫製出了 老驢布袋 過去端午時候的老驢布袋,裡面還要裝上點小麥 小公尺 豆子什麼的雜糧,也有裝硃砂 雄黃 各種香料等等 然後再綁上五色線,也是題主所說的 五彩繩 掛到脖子上。有句話叫 老驢...

端午節肉粽好吃嗎?

交過農稅的農民 也有可能是不是他的家庭遇到什麼困難,比如說他父母離婚什麼的,他想向你傾訴。也許可能他家確實沒錢,他想認真對待你,以結婚為目的,但是又怕你接受不了他家沒錢的事實?也有可能他就是個真富二代,故意這樣說想找個真心的姑娘呢。下次他再這樣說的時候,你可以直接問他,為什麼不自己立志掙錢彩禮錢呢?...

學校端午節不放假!?

東方夢露 學生黨談什麼人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幸福無憂的孩子們,有假期你就感恩吧,沒假期也別抱怨什麼呢。端午節,週末,這些假期,作為銷售狗我只想問那是什麼?可以吃嗎?你們坐在涼快的教室裡春睏夏乏,我們頂著40多度的烈日為客戶跑腿呢!一句怨言都不敢說,就怕老闆和顧客上帝有什麼意見,看我們不順眼,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