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國家或朝代的建國者在最初投身革命(起義)時想的是民族大義,人民福祉還是個人的榮華富貴?

時間 2021-05-06 11:21:24

1樓:李虹

跟社會性質有關。奴隸起義是為了自由,農民是因為活不下去造反,資產階級革命主要目的是不想給王公貴族交稅,社會主義革命那就是信仰和理想了。

2樓:莫雨笙

商周革命,湯武的口號是「弔民伐罪」,齊桓公伐楚,更加冠冕堂皇,叫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說白了,都只是需要乙個團結己方政治力量的口號罷了。

生當亂世,民心思定,秉承這樣的一些美麗口號比較容易一呼百應而已。

何況很多人的發家史都是在塵埃落定之後的自我修飾和美化。像曹操那樣的誠實人真是少數。

3樓:李長

不能一概而論。

1、被逼者(如活不下去的農民,被劫持的平民,抓壯丁)2、為短期的個人利益者(如打土豪的農民,趁火打劫的強盜)3、長遠利的個人和家族、團體益者(一般是領導者)4、為了遠大的革命理想而不惜生命(如清末的刺客)

4樓:周天遊

此問題的假設是: 投身起義要麼是為了一國的所有人要麼是為了自己乙個人。我的看法是一般在一開始不是為了自己乙個人而是為了一小x人,想不想天下大計取決於革命者自身的條件和國家危機的形勢。

這個問題很複雜,具體地寫可以寫一本書。這裡簡要地回答。

歷史上有兩種革命者,一是自己和很多周圍的人生計有危險(典型是朱元璋,斯巴達克思)。二是自己溫飽能解決,天下卻大亂,自己有責任感卻暫時沒權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好讓天下太平,讓一些周圍的人吃上飯(典型的是劉邦,洪秀全)或者讓志同道合的人有權力(典型有曹操,羅布斯皮爾,列寧,其實孔子也算)。這些人是怎麼成領袖的呢?

一種是一開始就有點資本,有點網路,招兵買馬(劉邦,曹操,斯巴達克思,列寧),聚眾集會(洪秀全,羅布斯皮爾,孔子,列寧)。第二種是自己除了雄才大略,一無所有,靠小規模暴動露個頭角,混入乙個有潛力的團體(朱元璋),逐漸發現團體領導人不能成事,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成領導人,最終成事。

從這裡可以看出革命的初衷不會是個人的榮華富貴。其實幾乎所有領袖在一開始都不敢稱自己以後一定能成大事發大財,所以投入革命一般暫時解決了自己和周圍的人生計問題,或者是看清有同樣政治抱負的人。危機初始大家都很團結。

第一步成功了才會為個人利益而互鬥。

政治抱負的情況有三種。一,危機的性質是洪水天災苛賦重稅大家都吃不上飯,大部分革命者一開始都沒有大計,或者有一點兒,但是沒有看清問題本質,沒有具體的描述,口號是民粹性的(比如王候相將寧有種乎,反清復明),可以免費地召集一幫人。二,危機的性質是天下戰亂生靈塗炭昏庸軍閥和昏庸皇帝搶權。

革命者多為統x階級中的下游,有些學識,心中有大計:為了恢復安寧,花錢買兵,想除掉皇帝周圍的奸臣(清君側)或叛亂的賊臣(滅王莽董卓)。三,危機的性質是國家財政危機,無法正常運作,國家無法擴張防禦力下降。

城裡設施無法運轉,商業衰落。但廣大農民的情況其實沒有大變化。法國大革命,十月革命和清末其實差不多都是這樣。

這時的革命者,多是資產階x知識分子,城裡或海外成長起來的有錢人,他們有天下大計,一套新的理念,目的是振興工商業,恢復民族尊嚴。他們的戰略是和皇帝周圍的人勾搭,然後廢掉皇帝的權力,用資產階級的理念(比如議會)統治。

各個國家的國歌在旋律上都有哪些特點?

義勇軍進行曲,四二拍進行曲節奏,旋律悲憤賁張又不屈不撓。到我之前30個答案沒人講這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似乎 說她好聽是很low的利益相關 中中國人 Zhang Fuguang 黑色幽默的國歌 清朝國歌 鞏金甌 頒布於1911年10月4日。一周後,武昌起義。我是說正經的,旋律上完全是宮廷正樂的感覺,...

為什麼在無戰爭的時代,各個國家還有軍隊的存在?

張三野 而且,最重要的是,帶來和平的是軍事力量的相對均衡,換句話說,正是因為各個國家都有軍隊存在,世界才是和平的,如果一半的國家尤其是較大的國家沒有軍隊,另一半有軍隊,那戰爭下一秒就會打響。 海星罐頭 這個 物種多樣性 的標籤打的真好23333順便說一句,中國現在就處於戰爭狀態 自1946年蔣匪軍撕...

如果各個國家動用超級計算機來挖位元幣 或其他虛擬貨幣 ,多久就能夠挖空,或搞崩這些虛擬貨幣

阿武 從技術角度回答,超級計算機加入不會對挖礦的速率有太大的衝擊。區塊的產生取決於找到乙個隨機數滿足特定的Hash運算過程。每產生2016個區塊,挖礦的難度會改變一次,平均10分鐘乙個區塊,週期大約是兩個星期。一旦上一週期的挖礦速度有變化,不論變快還是變慢,這一週期的速度都會根據全網挖礦的算力動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