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文的「或者」這個詞

時間 2021-05-06 10:40:28

1樓:王泓硯

「或者」的原型就是「選擇關係」,就是連線邏輯上並列的概念(不說選項,以免誤解),比如「可以挑紅色的或者綠色的,它們都好看」。

但漢語在語法上,很容易把乙個詞語句法化,可以不變任何形式就能勝任其他更虛的語法成分,擴大詞語的語法功能,其意義也隨之稍有變化。

1.「這本書,或者你先看,或者我先看」,這裡「或者」分別引導乙個句子,既體現並列的邏輯關係,又起到對比的語用效果,所以,「或者」歸為複句連詞。

2.「世界觀,或者宇宙觀,是人們對世界總的看法」,「或者」變成了「插入語」,有注釋前面的意思,前後有主次關係了,可以將「或者」視為動詞,表示「也即是」的意思。

3.「快點,或者還能趕上火車」,這裡,「或者」表示一種可能性情況,與「不快點,必然趕不上火車」構成了邏輯並列關係。由於敘述的意圖並非直陳兩種並列的可能情況,而是「快點還能趕上火車」這種可能情況下的必要條件,「或者」句法化為假設推理的複句副詞了,與「如果」概念對應。

2樓:詣丁

1、【選擇關係】算個術語,邏輯學、語言學通用。關係詞(或者)聯結起來的各項,理解時,任意選擇其中的一項,都符合說話人的意思。不涉及通常說的抉擇、選擇、挑選等行為。

2、選擇關係的標準格式:或者…或者…(開放格式,後面還可以有「或者…」)。

3、言語的最高原則是表情達意,說話人認為「你能懂」的情況下,節約原則可能起作用(省略可有可無的成分)。這三例,第2例是完全句,第1、3例補足省略成分後是這樣的:例1、你快走,【~趕不上車,】~還趕得上車。

例3、【有個概念,】【~叫做】世界觀~【叫做】宇宙觀【,】是【指】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

3樓:唯心行洞秋毫知天命

沒有那麼複雜,最簡單的理解,第二種可能性的意思,就是在既定的情形下,跳出來第二種可選擇的可能性!

就好比你所說的那幾個例子,

第乙個,你可能趕不上車,但是用其他方法你來得及趕上車,第二個,這本書可以由任何人先看,這裡第二種可能是你先看還是我先看,第三個,既定為世界觀,宇宙觀為第二種選擇。

或者可以用另外一種解釋第三個的意思,就是既定的觀念不是世界觀和宇宙觀,第二選擇是世界觀和宇宙觀的一種,

或者這個詞是疑問詞,有詢問別人意見的意思。

4樓:

你問題描述裡的解釋和例句已經很到位了。

你可以用其他表「選擇」、「等同」意義的詞代替「或者」後去感受一下句子,然後回過頭來再理解「或者」表不同意義時的差別。

表選擇關係的時候,或者大概就是「要麼」的意思。使用時意味著某件事對應的多個目標物件中的不論哪乙個完成都可以。

——這本書,要麼(或者)你先看,要麼(或者)我先看。

——要麼(或者)小明,要麼(或者)小紅,去把門關了。

例句都是二選一。

表等同關係的時候,其實和上面用到的「()」這個符號的意義差不多。使用時意味著「或者」左右兩邊所連線的詞句可以互換,乃至只用乙個。

——世界觀(宇宙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

——想表白的時候,你應該大膽說我愛你(i love you )。

不要默讀,大聲讀出來,找找語感重音,體會差別並不難。

給你出個題:或者這個詞在表示等同關係的時候,或者可以用「()」來代替?或者用「換種說法」代替也未嘗不可。因為「換種說法」或者「()」是在表達兩個概念的意義等同。

不懂語言學,單純從語感角度的理解,供參考。

5樓:淡奶油

或者的不同意義。

或者表應該的意思可以理解

或者表選擇的意思可以用或者小紅去關門和或者小明去關門或者只是放在了主語的後面,或者前置好理解。

關於或者最後世界觀和宇宙觀的理解,或者夾在兩個名詞中間,是指兩個之中非此即彼。

以上存粹個人理解,非專業。

6樓:

這本書~你先看,~我先看。

就是這本書你先看,這本書我先看,在語義上限定施於物件只能為一人,故而「你」「我」二者為並列關係,互相排斥,無法同時發生,故而非「你」即「我」,只能二選一。

同理,小明或者小紅去關門。即,小明去關門,小紅去關門,二者互斥,故而非小明即小紅,只能二選一。

世界觀~宇宙觀

因為在語義上,世界觀可以等於宇宙觀,二者不互斥,故而二者為等同關係。

7樓:步社行悟

作為乙個哲學愛好者沒有太專業的語文知識,僅能從中文邏輯的角度做些解讀僅供參考。

首先是「或」在說文中當城邦講,甲骨文中「或」由會意的口和表示兵器的戈構成,組合來講就是手持兵器守衛一片區域,加外框延伸為國(國)。

然後是「者」在釋意帛書時有接觸到,甲骨文本意是指從事甘蔗榨糖的特殊從業人。進而抽象為行使某事。

回到原詞「或者」在思維表達上指的是範疇的劃分和切換,這種切換不只是改變還包含了從於某事的意思,比如你所提的「或者你、或者我」,其劃分的範疇就是作為人的「你」「我」這兩個範疇,在你的範疇內就非我的範疇,我的範疇非你的範疇,而到了「世界觀或者宇宙觀」二者則有相互包容的意義在裡面,世界即是時間與空間的軌跡,同時宇宙孕育了世界的發生,如同我們從右側看過去或者從左側看過去,涉及的範疇是同乙個。

8樓:張欣智

或者,就是事物還有另乙個角度。這是中中國人的智慧型。也是中中國人思維方式的表現。

非黑即白是很少能想到或者的。因為出現「或者」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另乙個角度。而多角度看問題是比較全面的。

9樓:老採

這是個純粹的語法問題,非語文專業的就別瞎摻和了。我雖然是文科,但是語法基本都忘了。

我說兩個容易誤解的點,其他的請題主去問語文老師吧。

1,「選擇」、「等同」,在這裡是術語,不能完全按日常含義理解。比如會計學裡的借貸記賬法,就與借貸沒關係。

2,「選擇」行為的發起者,不是具體的人,而是句子所描述的情景。

10樓:哲學為何p開頭

說英文吧?

1、人非猴 nor 動物非植物=絕對肯定。

2、人昰動物非 n 男女是性別非 o 士農工商是職業 =相對肯定 r 昰學校非工廠;

11樓:Xinkai He

「這本書或者你先看,或者我先看「、

這裡的」或者「其實是「亦或」的邏輯。

其同義表達方式是:要麼。。。要麼。。。

要麼「你先看」,要麼「我先看「這兩種情況是互相排斥的。所以才有了「選擇」一說。

「這本書要麼你先看,要麼我先看,要麼他先看,要麼我們誰都不看、把他扔地上。「

是不是有點(單項)選擇的意思了?

「世界觀或者宇宙觀是人們對這個世界總的看法。「

這裡的「或者表達的是等同的意思「的意思是:

世界觀=宇宙觀=對這個世界總的看法。

所以你既可以說:

世界觀是對這個世界總的看法。

又可以說

宇宙觀是對這個世界總的看法。

因為你可以同時說他們兩個,所以把他們兩個合併到乙個句子,就有了題中出現的例句。

順帶一提,

在計算機技術中,「或者」(OR)以及「亦或」(XOR)是兩個不同的、經常在「條件語句」中使用的邏輯連詞。計算機中的「或者」更像是題中第三點的意思,「亦或」是第二點。其他經常使用的連詞還有「並且」(AND)。

條件語句是這麼乙個意思:

如果你滿足了某個條件(或者我們說「對這個條件的判斷為真」)則執行某種操作,如果不滿足,則執行其他的操作。

比如或者的邏輯就是:

滿足如下任意乙個條件即可評獎金:

成績高有思想

人際關係好

那麼可能只滿足了其中一條,又可能同時滿足超過一條,在「或者」的條件下,只要有一條,這些都可以使你拿到獎金。這和「並且」的區別在於,「並且」要求幾個條件同時滿足判斷才能成立。而「亦或」的意思是:

你必需且只能是其中乙個。白天/黑夜,男人/女人/其他,你必須並且只能是乙個。

或者今天下雪,或者明天出太陽。

也參考「命題邏輯」的各種資料。

2016/Webpage/Document/Reference05-PropositionalLogic.pdf感謝。

12樓:張Ender

用例子來跟你解釋吧。

假設有A和B兩個條件。

那麼當用或連線AB組成乙個新的情況(A或B),我們簡稱為C吧。

C包括的情況是

1、單獨A(不用再關心B的情況)

2、單獨B(不用再關心A的情況)

3、A和B任何乙個都可以

1和2就是選擇關係。3就是等同關係。

13樓:非馬

第二、三條的就是連詞,連線居中的動詞或者名詞,被連線的動詞或者名詞有選擇或並列的關係。

這時的「或」作為副詞,表示「不確定、不肯定」的意思。

2.用在敘述句裡,表示選擇關係:這本書~你先看,~我先看。

用「或者」串聯起來,那麼這句話的中的書就可以選擇被你看或者被我看。

3.表示等同關係:世界觀~宇宙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

這句中被或者連線起來的「世界觀「、」宇宙觀」是並列等同的關係,在這句話中它們的表述雖然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

14樓:蒼穹閃光

兩個字分開來分析。

或,表示「乙個以外的另乙個」,是並列或選擇的關係。

者,代詞,代指上文所說的事物或同類事物。

連起來的話就是「從兩個(也可能是多個)並列的關係中選出乙個」,跟在「或者」後面的往往表示選出的那乙個選項有可能產生的結果。

這樣分析的話三種義項都能解釋:

1,或許就是從所有選項中選出乙個單獨說。例句提到的是快走,而本質是可以從快走、不走、慢走等多種選擇中選出乙個,而選出「快走」這個方案的結果是「有可能還趕得上車」。這裡要注意「有可能」,因為用「或者」這個詞本身就表示一種不能確定、比較朦朧模糊的語氣。

2,用在敘述句裡,表示選擇關係,就是把所有選項都列出來,並且強行做出選擇。在每乙個「或者」後面跟著的就是那一種選項的結果。例句中的選項是「由你先看」和「由我先看」,結果當然也是同理,而這句話中「或者」表示的選擇性在於其潛在含義,即「我這麼說了,就表示我想要選擇『由我先看』這個結果」。

同樣的,這裡也是不確定的,只是在語氣中強調了後者。

3,表示等同關係,就是不做選擇,單純只是並列。例句中的「世界觀」和「宇宙觀」本質上都是「人們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的學名,在這裡用或者,表示兩者中的並列關係,並將選擇權交給了讀者。讀者讀到這裡後,自然可以從「世界觀」和「宇宙觀」兩個詞中選出乙個來作為自己接受的名字。

2和3的區別在於選擇性,也就是說,無論如何,與「或者」相關的幾種選項都是優先度相同的,但第二種解釋中,說話人預設選擇了其中一種選項。

至於問題中的例句「小明或者小紅去關門。」這句,或者在這裡既可以是第二種也可以是第三種含義,也就是說,可以指「小紅、小明兩個人任何乙個去關門都可以」,也可以指「小明、小紅中的某乙個去關門」。

這個要根據語境來分析。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出於「欲抑先揚」的語氣考量,往往後者是預設的選項,也就是「小明(控半拍)或者小紅(重音)去關門。」大概的語境就是說話人想要讓乙個人去關門,先提到了乙個選項是小明,結果剛說完,想起來小紅更適合關門這個活,所以加上了「或者小紅」,名義上給出兩個選項,實際上是建議小紅去關門。

如何理解「自私」這個詞?

一派 我覺得自私指的是為自身利益做出的行為。我反對自私對別人無害的觀點,世界是互動的存在只對自己有好處的這個選項。別人要求你你奉獻並對你要求 不要自私 的言論本身其實就是自私的表現,別人奉獻社會那麼在這社會裡的個體是可能得到好處的,不管得到多少,這個就是別人嘴裡的自私。一般時候那些要求你 奉獻 的,...

如何理解 社會 這個詞的含義?

罐罐 今天漢語裡 社會 一詞的含義,可以說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在漢語裡,社會 一詞最早出現於 舊唐書 玄宗上 禮部奏請千秋節休假三日,及村閭社會。此處意為村民集會。它是由 社 和 會 兩字組成的乙個動名詞,其中,社 原指祭神的地方,會 則是集會的意思。中國古代,社 還有集會之所的含義,如所謂 詩...

怎麼理解無欲則剛這個詞?

九老頭 也就是說,如果乙個人徹底性無能,就能夠坐懷不亂,很簡單就能夠拿到貞節牌坊。如果乙個學生玩遊戲很差,玩什麼都玩的很差產生不了樂趣,反而讓他可以更加容易愛上學習,讓他更容易強大起來。 有需求就會暴露弱點。沒需求自然沒有弱點。張三要去搶湖邊倉庫,要搶倉庫裡的電腦,這是他的需求。張三被蹲點已久的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