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後代詩人推崇杜甫比推崇李白的多?

時間 2021-05-06 08:00:43

1樓:

出來把你們批判一番你們肯定又要不高興,肯定會罵回來。可是我還是想說

誰跟你說的杜甫不如李白?還「從文學審美角度」?你看過幾首杜詩又讀過幾首李白的詩?先回去讀杜甫詩選注不送。

2樓:月弦無端

人們常說,讀懂了韓愈,便讀懂了古文,同樣的道理,讀懂了杜甫,也就懂了律詩。

韓文文公文起八代之衰,是中國文學史避無可避的人物,有百代文宗之名。蘇東坡作為有宋以來的文學一哥,亦稱讚道:子美之詩,退之之文,魯公之書,皆集大成者也。

在這裡,魯公說的是顏真卿,退之即韓愈,子美即杜甫,可見將杜甫與韓愈並列,古已有之。

韓愈生時,杜甫已垂暮之年,所以杜甫無法評價韓愈,而韓愈可以評價杜甫:獨有工部稱全美,當日詩人無擬倫,可見杜工部在文宗心中地位之高。

杜工部能有如此聲譽,和他在律詩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分不開的。律詩萌芽於南朝,永明年間,平上去入四聲之說被提出,於是有了律詩的意識。至初唐,經四傑四友的無意識創作,永明體終成歷史炮灰,竟陵八友聲名不顯於今世,多半是初唐的責任。

所以,老杜也是站在了歷史的塔尖上,站在了二百餘年古詩格律發展的基礎上。

不過,他所站的塔尖不止於此,因為在他出生的十一年前,謫仙人降世了。

李白的詩,常常天上一腳、地上一腳,偏偏又讓人覺得他一腳踩著地、一腳踏著天,說不出半點毛病。這種人,是最完美的偶像,因為誰也不知他是如何偷來的那些人間難覓的佳句,人們只知道他喝酒之後,便非凡人。這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情緒正是粉絲對偶像的熱切企望。

杜甫未必會像旁人一樣崇拜著李白,因為李白之於他,絕非遙不可及的存在。世人往往已經形成了二人的經典形象,認為杜甫沉鬱頓挫源自精雕細琢,進而覺得杜甫天性駑鈍,勤能補拙。殊不知杜甫自認為早年「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乃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狂生,這等氣度,又豈遜於李白呢?

然而,後人還是認為,李白無跡可循,杜詩有技可學。

自古至今,元白學杜甫、韓愈學杜甫、蘇軾學杜甫、王安石學杜甫;乃至江西詩派,奉杜甫為祖;文天祥更是說:「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已經到了集句的程度。

何以歷朝歷代,杜學之風居高不下?魯迅一語道出天機: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裡似的。這和我們對魯迅的評價如出一轍。

所以,我們初學寫詩,學習杜甫的齊整;我們能夠寫詩,學習杜甫的意象;我們精於寫詩,學習杜甫的風格;我們不寫詩,學習杜甫的精神。

3樓:

杜甫的詩是政治正確,滿身的政治正確,在後代的價值觀體系裡自然更加重要。

杜甫有點呆氣,生活自理能力不夠,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他這叫赤子之心,並不是討巧逢迎,現在看有點陳腐。

哪怕你李白才氣再高,政治正確上這點有點偏差是推脫不開的。

後代詩人推崇杜甫多,就是這個政治正確原因。

文人價值觀自宋有一變,理學橫空出世,從百花齊放到壓抑個性。

白居易長恨歌,唐朝皇帝自己引為風雅的,童子能解長恨曲嘛。宋代張戒說這是穢褻之語。特麼的當事人沒意見,你這裡扯什麼淡!

再看杜甫的詩文,確實處處符合禮教存天理滅人欲的想法。

4樓:返景入青苔

但凡初步了解古代詩壇的人,多少會有這種感覺。

原因何在?我隨意分析下:

首先,肯定得看社會背景,安史之亂後,國力衰弱,封建社會開始走下坡路,國民已經失去了之前安樂的環境,士大夫的責任感增強,在文學上也是如此,收起了之前娛樂的審美觀,部分有志之士開始強調「文以載道」的文學觀,而杜甫李華元結等文人已初具雛形,自後白居易和韓愈兩位大神在詩文上扛起「文以載道」的革新大旗,拋棄了以王維詩和駢文為核心無社會意義的文學審美。而杜甫詩在「文以載道」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藝術成就,自然是極受文人推崇。

其次,在思想史來看,國力下降,大唐盛行的佛道兩教吸附於政權,無力改變局面,中唐時儒家迎來復興。自後儒家影響力逐漸加強,而杜甫詩具有強烈的「憂患」和「仁」等儒家思想元素,又兼有美育教化的功能,比較符合孔子《詩經》的思想。

再次,從詩體發展史來看,從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從古體詩發展到近體詩,格律是越來越嚴謹,特別是以七律為代表的格律詩,越來越受到後世主流詩人的青睞。而杜甫奠定了此後一千多年格律詩的典範和準則。

最後,有必要強調下杜甫詩的「集大成」,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教科書都不提了。其實你整體閱讀杜甫詩,會發覺杜甫詩是有意識的對新事物的關注,對不同風格領域的探索,對不同寫作技巧的嘗試。詩歌在杜甫手上變得越來越系統化,專業化。

這其實是各行各業發展到相對成熟時才會出現的現象。所以蘇軾才會說詩歌到了杜甫手上已發展到極致。杜甫詩可學,並不是說杜甫詩本身的簡單容易,而是因為他把詩分解得更系統,更詳細,更全面,更有利於不同的人去學習。

其實如果僅從後世詩壇來看,杜甫更像是正宗,李白像旁宗,地位類似傳統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或詞中的婉約派與豪放派。

5樓:飛越瘋人院

杜甫的技巧真拿起來不比李白差。

關鍵成為李白需要什麼?沒有極高的想象力能行麼?

成為杜甫需要眼睛和筆墨,這是能經歷到的。

成為李白不止需要眼睛和筆墨,還得有點想象力。

乙個小小的想象力,能讓千萬人望而卻步。

6樓:

簡單說,杜甫的作品確立了不少後世泛用的詩歌創作規範(比如律詩),他的寫作是工整而可摹仿的。

李白是天才,這個星球上只有乙個李白,沒人能學。

杜甫的詩作為什麼到了宋朝被大加推崇?和當時的大環境或者流行詩風有什麼關係?

西斗星君 啟功先生有一句著名評斷 唐代以前的詩是長出來的,唐人的詩是嚷出來的,宋人的詩是想出來的,宋代以後的詩是仿出來的。只說宋朝,所謂 想出來的 是宋朝的詩大部分是書齋出品,這類大多經得起推敲 有興趣的可以讀一讀錢鍾書先生的 宋詩選注 這一路正好是杜甫的風格。杜甫的詩歌風格是 千錘百鍊,用字精準 ...

為什麼陶淵明備受推崇

楊鶴 這牽扯到一句話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陶淵明是千古隱逸者之無二楷模 他的隱逸,不是窮途末路的無奈之舉,不是故作清高的沽名釣譽,而是面對濁塵時的自主選擇。陶淵明是中國古代士大夫骨氣的象徵,他是千古第一真隱士。 首先我想說這個問題還真不是 歸隱 那麼簡單。歸隱 不存在天然的正當性 優越感。在...

為什麼我們推崇孔子的論語和思想,卻對他推崇周禮等級制度的封建思想視而不見?

周禮,在現代人看來的確有等級之分,但周禮並不是等級制度,或者說等級並不是周禮的全部內容,甚至不是主要內容。周禮的初心也並非要給人與人之間劃分出等級,而是要建立一套穩定可靠的種群生存秩序。人與人之間的等級,也並不是某一種制度能夠劃分的,而是人類的生存所決定的。事實上,在很多集體生活的生物群落中都存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