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文化如何才能在豐富多元的網路內容環境中脫穎而出,讓戲曲成為年輕人喜歡的潮流元素?

時間 2021-05-06 07:36:53

1樓:長青

乙個成熟的東西,盡量不要去動它,比如戲曲一般都是戲服,源於漢服又有所改變。現在的有些新編戲為了求新,盲目的讓演員去穿影樓服,扮相出來非常辣眼。

四書五經不老麼?《道德經》不老麼?

宣傳形式,表演模式創新,但有些東西,比如戲曲的「手眼身法步」的那種美感,萬萬不能動。

2樓:猶恐廬山面目假

沒必要,時代變了,不可能比其他潮流元素更吸引年輕人。愛聽聽唄不愛聽拉倒,再說了劇場的年輕人也不少啊。要是猛的湧進來一批不懂戲的冒失鬼,誰都不舒服。

說回創新,天天創新創新的,多新是新呢,現在的劇情台詞根本就是樣板戲的味道,某些方面還不如樣板戲呢。還不如復原幾齣傳統戲呢,倒也難了,也加工不出來內味兒了。

3樓:天馬行空

讓戲曲成為潮流元素,應該不是很容易的。許多人在這方面做過努力,比如不斷推出新編劇目,試圖吸引年輕人,結果收效甚微,而且還失去了一些原有觀眾,因為他們不認可。

4樓:

首先,表演的人需要有頂級的藝術天賦,和耐得住寂寞的心智。短期包裝出來的花架子沒用的,比不過又唱又跳的流水線定製出來的青春idol。他們保質期短,品牌方也就用他們二三年,無所謂,就是個文化快餐。

曾經有過絕佳的人選,被黑垮了。

5樓:北落軒轅十四

還得請個別「內行」「聽主」和票友把「老先生就是無條件得好」的觀點克服一下。

你說「某某不好」,目的是什麼?

是客觀評價?還是顯自己懂?

如果是客觀評價,總該說出不好的理由吧?這位差在哪了?是哪個細節沒處理好還是怎麼著?

怎麼改改會更好?你自己給打個樣,告訴大傢伙怎麼是好。要是自己打不出樣來也沒關係,就找個你認為好的,就揀著不好的地方兩下一對比,告訴大傢伙那個為什麼好這個為什麼不靈。

這總應該的吧?

你們懂的人如果只是「裁決」而不是「引導和教育」,那誰還敢入你們這坑呢?

把臉一腆開始指點江山,這個不好哪個不靈,這個不會那個差勁。

新入坑的一聽,哎呀我去,合著我聽的全不行。這玩意我確實欣賞不了。

戲曲這麼好聽的東西,普及不了的癥結就是「刻板印象」太重。

一幫小年輕,覺得這玩意是給老人聽的。

好容易有那麼一兩位機緣巧合入坑了,讓幾個「內行」教育得七葷八素的。

人還敢說自己愛聽京劇嗎?

外行說自己老氣,內行說自己不懂。裡外不是人。

換你你樂意啊?

新入坑的人並不需要你們告訴他們誰好誰不好。

人家自己會聽的。

但是你應該告訴他們「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值錢」。

這玩意它要是真好,人就不能領會不到。

總不能是「像老先生就是好,不像就是不好」吧?

誰要這麼說,就讓這位抱著老先生聽去就完了,這藝術趕緊死了拉倒。

6樓:地表最強

真正的傳統戲曲就不可能成為年輕人喜歡的潮流元素。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潮流。

現在能做的只能是用當今普遍認同的形式往戲曲上貼。比如貴妃醉酒這種,他壓根不是戲曲。但是能讓人想起中國還有戲曲這個東西。

周杰倫,王力巨集也做過嘗試。但是無論這些作品如何火,也不能讓真正的戲曲重新火熱。

這也沒什麼好悲哀的,在戲曲流行的年代,肯定也有比戲曲更古老的藝術形式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歷史的程序罷了,別強求。

7樓:伊菲斯

一張圖回答:

在動漫中本身引用傳統戲曲元素,然後又把動漫改編成傳統戲曲動漫網文遊戲等等,幾年不出新的佳作就會被認為圈子衰落,難道傳統戲曲可以不出新作而脫穎而出嗎?沒有這樣的道理

而要出新作,就只能跟潮流,用現代的題材。不一定非得是動漫遊戲,其他什麼都可以,但得出緊跟時代的題材。

然而現在,即使出了,有幾個人知道呢?開戲曲頻道,看春晚戲曲,大頭永遠都是經典的那些。所以為什麼我推薦動漫遊戲電視劇集改編,因為現在別的圈子也講究個IP,講究個基礎粉絲量啊。

8樓:子子星星

為什麼一定要脫穎而出呢?

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我倒是不建議所有的號稱傳統的文化在一瞬間消失。如果這樣,所有人會迷茫麼?

是否他們習慣於從過去的歷史中拿取東西,而現在什麼也拿不出了?是否他們會造成一瞬間的信仰缺失?是否機械人跳舞就真的比不過古代人跳舞呢?

整天覆興這個復興那個,試圖傳統文化煥發生機,可它已經有過輝煌時代了,幾百年的輝煌一幕現代人看不到。包括古詩詞等,如果它們有自己的生命的話,也應該想壽終正寢了,而不是被後人以一種扭曲的,篡改的方式,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延長。

試想一下,你在老之將死的時代,被人拉進醫院,接上動物的肢體,換上死人的器官,讓你得以苟活,你還願意麼?

我就不相信,如今的時代,就創造不出自己的新的東西,就非要從古典中找到啟示,現代人的智力,就那麼低下麼?

幾千年前的《禮記》,難道現代人新編一本相同字數不同內容的《言行舉止新編》會很困難?有些東西注定是要寫在史書上的,當然可以用影視音像等技術工具將它儲存下來,可要說再現輝煌?

為什麼要再現這個輝煌呢?它難道沒有輝煌過麼?輪的到後人來狗尾續貂,來一場迴光返照?

傳統文化至今的必要,是有它的必要而不是有你的必要。它的必要就是ZZ必要以及社會文化必要,而你的必要就是個人的文化必要。

凝聚力這種東西,哪怕你穿個幾千年前的服裝,嘴巴裡念叨念叨詩經楚辭,我認同的也只是你身份證上的國家,而不是你的服裝文化所代表的東西。

9樓:

傳統戲曲只有不停推陳出新才有活路,不停把幾百年前的玩意翻來覆去的唱,除了老人誰能聽得懂感受得到樂趣?像如下這種形式我就覺得很可以。

京劇版加勒比海盜,評書版鋼之鍊金術士,粵劇版劍三,這才是傳統文化的出路,年輕人不喜歡看,你演得天花亂墜,又有什麼用?

10樓:雪瑩的精彩生活

呵呵,這其實就是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問題!就好比今天的曲藝~相聲的沒落,然而,被體制內那麼多所謂的名家,權威排斥的郭德綱,為了生活,能夠一枝獨秀,讓古老的相聲煥發出勃勃生機一樣!今天的傳統戲曲文化,也是一樣!

如果想要脫穎而出,得到年輕人的喜歡的潮流元素,必須要走這樣子的路!!!

11樓:夜泉魘

六個回答,有三個是給某遊做廣告

題目中京劇粵劇梆子大鼓二人轉快板蘇州評彈等等隻字未提,所列舉的傳統戲曲文化只說了當下與某遊關聯比較密切的黃梅戲,這可以算是精準打擊了吧

中國戲曲傳承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 夜泉魘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

12樓:神棍

年青一代是對傳統文化有強烈認同感的一代這話本身就是錯的。

至於傳統戲曲文化如何能脫穎而出這個想法本身就不切實際。

很多傳統文化形式之所以逐漸式微就是因為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他們想要儲存下來只能尋求融合進現代文化中而不是想要拉著所有人跟他留在原地。

事實上這種融合已經發生了,比如說流行歌曲中現在很多就融入了戲腔唱法。效果也都很不錯不是?這不就是留存麼?

為什麼傳統戲曲如今卻很少有人喜歡?

戲曲是舞台藝術,其唱念做表,服化道具都是專為適應舞台表演,逐漸發展優化而來的,從視聽體驗上講,現場聽戲和隔著電視看戲,感受會非常不一樣,而現場聽戲是個門檻比較高的消遣方式,不但要有閒錢,還得有時間,最重要的是要有這份雅興,很多沒接觸過的人,往往都是電視上瞄兩眼,便興致了了,默默給戲曲劃個叉,其實是入...

傳統戲曲為什麼不能和嘻哈一樣火?

一生為星丶 不請自來 個人還是很喜歡戲曲的,我們曲藝群裡甚至有幾個10歲左右的小孩子。個人認為現在生活的節奏太快了,誰還願意花兩個多小時看一出沒有大場面,劇情小時候就聽奶奶說過的戲?一首說唱就四五分鐘,邊聽邊做事,節奏感還強。更適應現在的快節奏生活。大概就是這樣。其實戲曲曲藝說唱我都挺喜歡的 看見有...

如何看待傳統戲劇 曲藝逐漸消亡?

自由貓漫畫傳媒工作室 我曾經拍過乙個紀錄短片,叫 傳承 我以訪談的方式採訪了川劇團的老師。傳統戲劇現在都面臨三 老 老觀眾 老演員 老劇目 其中給我感觸最大的一句話就是 如果真的等這群老頭老太太都西鶴之後那咱們川劇就真的應該進博物館了 當然現在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青年傳統戲劇演員,北京京劇院王夢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