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藝術中的「意境」?

時間 2021-05-06 05:30:08

1樓:千金讀書

中國古代藝術特別重視對內在精神的追求

這種觀念就像一條紅線, 貫穿中國古代藝術發展史的始終。

把藝術所表現的 」意境」和「神韻」作為重要的審美標準。該書引用孔子的話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周易·繫辭上》)

這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了言、意之間的不對等性。

言語作為傳情達意的重要工具,常常具有一定的侷限性,

它無法將某一意義的所有細微方面都毫無遺漏地表達出來,

因此,意有時會超越言語自身的內涵

莊子受其崇尚虛無的哲學思想的影響,在言意關係上表現為重意而輕言

他曾用形象的比喻來闡明自己的觀點:"莖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莖;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

莊子認為,言語只是一種工具和手段,根本目的在於得意;

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擺脫言語的侷限,達到"忘言」的境界。

與言意關係相聯絡的,是莊子重神輕形的形神觀,

他曾列舉大量的例證來說明美主要在神而不在形。

他的這些觀點在魏晉時期得到了允分的發展。

魏晉時期的玄學家王弼對言、象、意之間的關係有過不少論述: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

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也;

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周易略例·明象》)

言、象都是得意的工具,但言、象都是有形的、有限的,而意則是無形的、無限的;

言、象本身並不是意,而且也無法完全表達意,

在言、象之外,往往還存在言外之意。

因而,只有忘卻言、象,才能得到真正的意。

這顯然是莊子「得意忘言」說的繼續。

這種觀念反映在文學創作上,表現為言語所塑造的形象往往無法完全表達作者的情意,

而僅僅是作者情意藉以寄託的工具;

要想盡可能全面表達作者無限的情意,就必須追求言外之義

劉勰強調「文外之重旨」(《文心雕龍·隱秀》),

鍾嶸提倡「言有盡而意無窮」(《詩品》),

這些都反映了魏晉文學家在這方面的追求。

顧愷之的「以形寫神」說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顧愷之認為繪畫應以傳神為目的,但傳神是離不開寫形的,只有通過對形的精確描寫,才能實現傳神的最終目標。

顯然, 顧愷之既重視神的傳達,又不否認寫形是傳神的基礎

這種觀念比」重意輕言」更符合繪畫的實際。

此外,顧愷之還提出了"遷想妙得"的繪畫原則,

認為以形寫神並不是對客觀物件的機械模擬,而是要在現實的基礎上加以充分的想象

這樣才能收到絕妙的傳神效果。

顧愷之的這些繪畫思想,對極具民族特色的「國畫「品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得意忘言」的觀念反映在書法創作上,表現為當時對「意在筆前"的書法觀念的強調。

」意在筆前「最早是衛鑠的《筆陣圖》提出來的。

他認為書法必須把握好執筆的遠近緩急, 做到心手如一,才能處理好」意」和「筆」的關係,

」意後筆前則敗,」意前筆後則勝"。

王羲之的《論書》又對」意在筆前」作了進一步的補充:

」意在筆前,然後寫字。」

「心意者,將軍也。」

他已經把「意」提高到了統帥的地位。

他要求繪畫必須做到一筆一畫皆有意,認為書法中的意有些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須得書意, 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

這正相當於文學創作中所追求的言外之意。

由此可見,魏晉時期的尚意追求在各種藝術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魏晉以後,意境和神韻一直是中國古代藝術的追求目標。

唐司空圖所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舊題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所說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劉禹錫《董氏武陵集記》中所說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境生於象外」,

宋代嚴羽《滄浪詩話》 中所說的「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無以加矣」,

清代鄭板橋的」寫意」說,

近代王國維的"境界說」等等,

2樓:

「意境」說是中國文化傳統中特有的類似「美學審美」的認知方式和標準,依託於東方人「統覺直觀」,發端於魏晉玄學,並借助華夏朝貢體系影響了整個東亞的文化趣味,比如日本的「枯山水」。與此關聯的一般性論述,可直接參考其他答主。

以我個人的理解,如果用「意境」來衡量西方藝術,大概就只有「超現實主義」繪畫有一種比較相似的關聯性,尤其是德爾沃、盧梭的繪畫。隨著殖民主義開啟的全球化程序,十

九、二十世紀東方繪畫已經全面進入西方人視野,多少有所借鑑。但如果使用「意境」對其進行判斷,其它的重要判斷維度就會消失,兩個體系是根本不相容的;換句話說,「意境」說對西方藝術無效,甚至是它會嚴重阻隔對西方藝術的理解。

近現代以來很多中國畫家都在延續「意境」說,主要是因為缺乏對西方藝術及其介質特點的真正理解,同時也被動地成為延續傳統的工具。

3樓:使用者520

第一意境,屬於作者創造出來的一種,人,景,物相融的一種畫面氛圍,很直觀。

第二意境,是觀者根據畫面氛圍產生的自我情感表現。

4樓:Atlas

意境,其實就是一種解讀畫作的狀態。跟人讀圖時的心境、時機、背景知識等一切相關聯。如果用別的學科或是通俗一點的例子來說,可借用所謂「語境」一詞。

語境,最早是在語言學方面研究的問題。各種不同的語言之間,由於社會背景、環境等因素不同,會造成言語上認知的誤解。後來延伸到各個學科領域當中,主要是在行文與材料轉譯的差異與不到位而使用。

在你不了解當地社會風氣、語言慣用詞彙等狀態下,所作出的解讀就是偏頗、不完全,甚至根本理解錯誤。意境也是如此。對於藝術品本身,如果不夠了解創作背景、誕生年代等,就會霧裡看花。

很多人甚至就以皮毛的解讀以偏概全。

意境也算是一種敲門磚。唯有進入這個意境當中,藝術品的大門才為你開啟。否則,你永遠只是在看門,甚至大聲吠斥,形同看門狗。

5樓:是小果啊

意境定義:藝術中一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境界,是主體情感與客觀形象的有機統一。是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相熔鑄的產物,是情與景,意與境的統一。

意境的發展:孕育於先秦-魏晉南北朝,誕生於唐代王昌齡《詩格》

思想源頭:先秦的老莊哲學和魏晉玄學

意境的特徵:若有若無朦朧美 ,意境分為虛實兩部分。實的部分在於畫面,文字,樂曲等,虛的部分(意境本質)的部分存在於想象和感悟中。

意境虛實的關係:虛是實的昇華,體現實境創造的意向和目的,處於統帥和靈魂的地位虛境靠實境的具體描繪來實現。

傳統藝術講究虛實結合(如中國戲曲舞台表演和繪畫的留白), 追求韻外之致或味外之旨。代表:元代倪瓚《六君子圖》,追求意的無限性,以有限表達無限。

以上,藝術概論裡說的,反正我覺得很囉嗦,也不是很容易理解。

王昌齡《詩格》裡。詩有三境。一曰物境。

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雲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於心,處身於境,視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於身,然後馳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亦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

意境分兩種。一種有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一種無我之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以物觀物,不知何者為物,何者為我。

其實就是說,我想說的,就不直接告訴你,你猜,你猜,你猜。

類似於這種,簡單的物象外藏著深深的情緒。

本科上鑑賞課,老師分析全國美展的幾幅畫(他認為還可以的)。其中一幅就畫了只鴨子,霧氣朦朧。叫《春》。因為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徽宗詩題取士就很有意思。野渡無人舟自橫、踏花歸去馬蹄香,深山藏古寺,蝴蝶夢中家萬里竹鎖橋邊賣酒家等等等。

畫家總是用典型象徵的東西來表達詩意,船上放著笛子代表是有人之物。蝴蝶追著馬蹄,代表無形的香氣。溪邊打水的小和尚,代表山里應該有寺廟。蘇武牧羊時打的瞌睡夢見的一定是萬里外的長安。

我們固定的印象裡,認為江南煙雨就很有意境,比如小橋流水,雨巷裡的丁香姑娘。為什麼呢,因為它含蓄,含蓄的東西就有無限可能。淡淡的愛情,離別的愁苦,人生的感悟發生在雨天總是好過大漠黃沙裡。

大漠黃沙裡的,那叫悲壯。

古人愛山水,因為他需要居廟堂之高,憂江湖之遠。但是公務繁忙,怎麼表達我的志向高潔不喜名利呢,那就畫張山水畫寄託情思吧。

我想過什麼樣的日子呢,無人打擾,可以日常發呆,漁夫最好了。於是就經常看見山間打漁的,垂釣的畫嘍。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漁夫是漁夫嗎?不是。

是我們對清淨生活的嚮往。

以有限的的語言、畫面、筆墨、形體來表達無限的情緒。就是意境吧。以上。

如何理解藝術品中的 現成品 概念?

EEEE 司馬奔跑 這件作品的名字叫 夜晚裡的蒙德里安,比蒙德里安更清涼 其實只是把蒙德里安的抽象畫反色處理而已。我的概念是,蒙德里安雖然被稱為冷抽象,但其實他的色調選用的多是黃色紅色等熱情的色調。當我把所有蒙德里安的畫反色後,作品的情感變了。正如我為作品命名的名字 夜晚的蒙德里安,比蒙德里安更清涼...

如何理解藝術的「永恆」

當年庾郎年最少 這個問題真的太大了,詞不達意之處還請原諒。永恆 這個詞只可能出現在宗教,文學作品中,不太可能在財務報表裡看見。所以,如果說 藝術是永恆的 實際上是把藝術和宗教放在了一起。就像前乙個知友引用了黑格爾的美學中的一段,人真的是地球上最矛盾最複雜的生物了,他是塵土和神性,天使和魔鬼的混合體,...

如何理解電影藝術裡的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

古快樂 這個問題裡提到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是電影藝術的運作原理。我覺得電影是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的一種藝術媒介,主要在於電影是以運動著的時間和空間創造 形象 通過聲響和畫面作為媒介對觀眾進行傳播。電影不同於詩歌的原因是因為詩歌是需要觀眾自行想象的,電影也不同於繪畫,因為繪畫作品常常是靜止不動的。所以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