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時間 2021-05-31 19:45:17

1樓:

這是乙個量子力學現象,有點像「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現象即是,在沒有開啟盒子之前,你不可能知道盒子裡的貓到底是死是活(原子開關衰變觸發有毒物質釋放,但衰變的時刻外界無法探知)。

所以,作為觀察者,我們要做到的即是接受貓的疊加態,不執著於生死,「抱一」,這種狀態是「上德」;但「下德」會出現一種患得患失的狀態,執著於貓的某一種「態」——生或死。

2樓:水火鼎

有區分就會有偏好,有偏好就不是道的表現,所以老子三寶之一是慈。上德就像雲行雨施,不會區分好人壞人、害蟲益蟲...,都給。

有德就會有不德,即沒有「德」也沒有「不德」才符合道的表現,但是老子不得不說德,所以老用上德代替道的表現。

3樓:正一穆三昊

真正有道德的人,不會去顯耀自己的高尚、道德,在他的心裡,道德是不需要刻意為人,他辦每一件事,都是符合道德的,是一種本能,這個是上士。

4樓:糖糖雪神

這就和大智若愚乙個道理,是樸素辯證法,有點像物極必反的逆運用,還有就是,德是道的一種屬性,大道包含兩端,凌駕於辯證法相對之上的絕對,有點類似於好到極端就是壞,例如物極必反,也類似於壞到極端就是好,例如曹操這樣壞事做盡的梟雄(雖然歷史上真正的曹操是個挺不錯的人)嗯……在這裡隨便說了下我的愚見,望能對樓主有所啟發

5樓:過路人1001

「德」字是個會意字,其演變過程圖見下

德字的演變過程圖

德字由甲骨文到現代字的演變。

-- 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邊是「彳」( chì)形符號,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動的符號,其右邊是乙隻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條垂直線,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這個字的意思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這就是「德」。

-- 在金文中的會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這就是說:遵循本心,順乎自然就是「德」。

-- 在小篆中,仍然是會意:其右邊的上方變成了「直」,「直心」為「德」。

由「德」字的演變可看出,無論字形如何變化,但其總是和心相關。故而儒家之德含有仁義禮智等內容,而老子之德是否也是如此呢?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說明老子之「上德」之「德」是與「仁義」是相對立的,故而「不德」之「德」應該主要是儒家之德。理由見鄭開《莊子哲學講記》「在春秋之際德主要是指統治者(君主或貴族)的行為與品德,具有很強的政治意味。

而在春秋晚期以來,德或明德運用的範圍更廣泛了,開始用以說明普通人,特別是士君子的德性或德行。」

先看古人如何註解「上德」的,如《韓非子·解老》:「德盛之謂上德。」 蕅益大師:

「上德者,謂上古聖人,與道冥一,與物同體。雖使物各遂生,而不自有其德。以無心於德,故德被群生,終古不忘。

故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老子自己說「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德若谷」(至於「無為無以為」與「谷」限於篇幅這裡不做解釋了,應該不會有大的歧義)。從中可以提煉出「上德」具有如下幾個特徵:

1. 合乎物性之自然,如「鳥行而無彰」,「青青翠竹,鬱鬱黃花」 。

2. 德不能與其根源的「母體」道發生失離得情況,一旦如此便會「失道而後失德,失德而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此處採用《韓非子·解老》的文字)故而筆者以為 「道」與「德」雖二而實一,道為體德為用,體用不二。

3. 有充沛「精和之氣」,老子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而這種狀態的獲得必須在心之虛靜之下才能獲得,無心即無為,所以「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4. 「致虛極守靜篤」

另外:有的註解者認為老子"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這種觀點最大的根據是通行本《老子》(包括帛書本)中「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由於缺失了四個失字,在解釋上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通行本中道、德、仁、義禮五者成了價值等級的排列,而且是褒前貶後的層層對比的階級序級。但依《韓非子解老》的文字,則著重在說明道、德、仁、義、禮彼此間不可缺失的因依相生關係」。(以上觀點來自於陳鼓應)

6樓:Losng

如果您說的這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這句話是指道德經裡的,那麼我查了一下道德經。關於德字,道德經裡共出現了45次。

這個統計不一定準確,因為道德經的版本可能是不同的。上德這兩個字,在道德經裡出現了3次。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上德若谷

所以這裡的上德,可以肯定是與1(無為)2(無以為)3(若谷)有關係。這裡123是三個內容。那麼上德究竟與那個有關係?

那就只能您自己尋找答案。因為每乙個人的答案恐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下面所說的,只能是我自己的理解與答案。

我個人理解,這裡的上德跟谷有關係。為什麼?我記得道德經裡有這樣的一句話,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關於谷字,我在道德經還查到這樣的一句話,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這句話裡還有乙個德字。

所以,我自己的感覺還是認為上德跟谷字有關係。

7樓:竹酒醉千杯

比果實更重要的是能生果實的果樹。比財富更重要的是能源源不絕創造財富的技藝或者工作。比蛋更寶貴的是能生蛋的母雞。

比事更寶貴的是生其事之源。上德說得是生德之源,生德之母。因為能生德,所以稱其「是以有德」,「有德」指的是德不斷的從無到有產生。

正因為「上德」指的是生德之母,生德之源,而非「德」本身,故言其「不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說的是上德非德,而是德之母。

因其是德之母,固有源源不絕之德產生。

8樓:赤然

應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應該理解為:上善有德之人不以求德而做好事才是好事,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就不是好事了,為了積德而做好事不是上得。

如何理解電影《賽德克 巴萊》?

咔咔咔 本片真實展現了自然人類和社會人類的衝突。人類這樣的高等生物,不像螞蟻一樣,蟻后靠著資訊素就能控制整個蟻群,讓他們各司其職,越不逾越,和諧穩定。我們知道沒有什麼現實存在的事物能控制人類去做某些事。但是現代人類社會的構成卻可以類似螞蟻一樣,人人各司其職,不同人類承擔不同的工具職能。有句話叫 人是...

為什麼說藥德是特殊職業道德,如何理解藥德的基本原則和核心精神,如何以實際行動努力成為藥德,藥規,藥紀?

鄧三科 兄弟你是浙江醫藥的人?醫務人員應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稱為醫德,在此基礎上 根據不同的職業特點對藥師提出一些特殊的行為規範便可稱為藥德,藥德 是藥學道德的簡稱,在現代醫藥倫理學中對藥學道德具有明確的概念表述。即指藥學人員在藥學實踐中正確處理藥學人員與患者 服務物件關係,藥學人員與社會的關係及藥學...

如何理解「大小多少,抱怨以德」這句話?

Horan 抱怨以德,這裡的德不是如今我們所說的道德觀念裡的德,而是道德經下篇德經,全篇所說的德,而下篇德經個人理解也是天道的一種,換句話說就是用天道自然的法則去報怨,具體天道的方法是什麼可以遵循道德經上下文的理解 爛柯 德是完善的意思,意思是要你面對挑釁攻擊的時候不要滿腦子報復回應,那種下意識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