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窮人》當中瓦杜會選擇離開馬卡爾而去和貝科夫結婚

時間 2021-05-31 18:12:50

1樓:「已登出」

由於這個故事很久之前看的了,只靠其他答案寫出來的細節回憶了一下情節,所以先從讀者的角度,也正是提問者的角度說一下,有時間再去重新看一遍作品。

首先我們要知道,作品雖然是由文字組成的客觀存在,但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已經憑藉經歷、理解、外在社會的影響等等,把作品內化成為了乙個屬於他自己的故事。

所以你提問瓦爾瓦拉「選擇」物質的財富,「拋棄」「相愛的人」,與其說是故事的情節,不如說是你自己的感知——是當代社會愛情觀、價值觀等等對你的潛在影響。

這種影響會導致一種「單向度」的回答,也正是絕對的回答。你對「愛「的理解,很容易轉向愛情,對「選擇「的理解,很容易認為這種選擇是瓦爾瓦拉慾望的體現。

馬卡爾是乙個五十歲抄寫文書的九等文官,而瓦爾瓦拉是乙個幾乎流落風塵的十七歲少女,是什麼聯絡起這兩個人之間的心靈呢?

是底層人物同樣的「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生經歷,是被整個社會環境、被絕望、被痛苦壓的透不過氣的人生,將馬卡爾和瓦爾瓦拉聯絡在了一起。

所以我覺得他們之間的「愛」不能概括為愛情,而是一種相同的「同理心」與憐憫。

馬卡爾想要「救贖」這樣一位即將墮落的少女。而瓦爾瓦拉落魄的人生,最終的轉折點是她父親的去世,唯一的頂梁柱的離去,留下孤兒寡母,這種絕望與對未來的未知一定在瓦爾瓦拉身上埋下了深層的陰影,所以瓦爾瓦拉對待馬卡爾,是對待乙個與自己父親年齡相近的人,乙個以尊重愛護的心態保護她的人。所以馬卡爾是將自己對「美好」的希求投射到了瓦爾瓦拉身上,而瓦爾瓦拉則是將少女般的純真放在了馬卡爾身上。

乙個想要給予父親一般的保護,乙個想要獲得父親一般的保護,所以這兩個人的關係也會走向一種畸形。索取與給予也會產生不對等的狀態。

但是這種不對等,反而能夠體現兩個人最真誠的表現。他們從來沒有想太多,而是憑著本能在行事。

野獸一般的本能。

他們在一起,不是一種情侶的在一起。而是一種「大同社會」的一起,是可以讓小人物、讓被損害的人們,幸福自由的生活在一起的願望。

而這個願望在當時不可能實現,這也是故事最大的矛盾。就像馬卡爾從寫信開始就不敢與瓦爾瓦拉見面,因為害怕流言蜚語。整個社會的大環境就是一種激發他們痛苦絕望的狀態,被他人凝視、隱私損害、私有財產被占有等等的困境,所謂的「幸福與自由」等不來,等來的只會是對痛苦的「麻木」。

而這種痛苦也就回到了你說的「選擇」。

瓦爾瓦拉真的是「主動地選擇」了這一切麼?

她有什麼權力與能力來選擇呢?她只是乙個管家的女兒,她沒有受到過高等的教育,她一直處於一直懵懂的狀態,對愛情、對社會、對自我。她不是現代的新女性,她是乙個在別人眼裡,永遠可以當做商品的「東西「。

她對很多東西都沒有非常清晰的概念。她想要做的,能做的,可以做的,一切都是一種混沌的狀態。

乙個十七歲的孩子,你能奢求她理解什麼呢?

在她父親去世,遠方親戚做著拉皮條的生生意,趕來想要霸佔遺產。瓦爾瓦拉甚至連這個問題都沒辦法解決,解決的原因完全是,她父親連遺產都沒有。

馬卡爾知道這樣的問題,所以他想要「保護」瓦爾瓦拉,他不想美好的瓦爾瓦拉成為被選擇的物件。但是問題在於,馬卡爾自己都沒辦法「選擇」。

他的保護與救贖就成了奢望。

當瓦爾瓦拉被求婚的時候,就等同於馬卡爾這樣乙個「窮人」與整個社會鬥爭,想要完成「窮人」的願望,即「在一起」的奢望徹底破滅了。

無論這種「婚姻」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是整個社會所附加給瓦爾瓦拉的行動,讓乙個小孩子不斷地走向社會最合理的那條路。

這種絕望不是愛情的破滅,也不是瓦爾瓦拉離開的痛苦,而是整個社會環境下所有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永遠都逃不開永恆地侮辱與損害的命運。所有的反抗抗爭,都將以失敗告終的絕望。

是渴望儲存希望,而希望被剝奪之後,再也看不到希望的痛苦。

巨大的無形的大人物的手,以一種絕對的、無法抵抗的、輕描淡寫的一撥,把他們的真誠都打落在了陰影裡。

一切的救贖都將歸於世俗。馬卡爾做的白日夢也將回歸現實。

就好比,瓦爾瓦拉明明有自己真正的愛情——對年輕的教書先生的愛情。那種少女的萌動、驚喜、喜悅的感覺,被你遺忘了一樣。

在隨著這個人的死亡,她的愛情也同樣死亡了。

你忘記了她真實的愛情,就好比,那最後結尾的地主一樣,在結束閱讀之後,以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價值問題打落了瓦爾瓦拉的純真與真誠。

她還在白日夢的Phantom裡,沒懂世界的一切,但是你想要把她拉出來,給她看看她做的一切。

以上存在劇情與細節上的問題請指出,僅靠回憶和腦補,會出現問題。

2樓:娜迦娜迦

窮怕了。

一方面瓦爾瓦拉自己已經走投無路了。另一方面,她認為自己是瑪卡爾的拖油瓶,她認為這樣的選擇對他們兩個都好,但我認為這是一種感動自己的愚蠢選擇。

說瓦爾瓦拉拜金是談不上的。從信裡的感情流露,這是乙個純潔單純善良慷慨的女性,只是命太苦了,最後才走上這樣一條不歸路。

另外,瑪卡爾在得知瓦被求婚的第一時間並沒有表示強烈的挽留,可能是因為自卑或者自愧不如,直到一切已成定局才寫信訴說自己的悔恨思念和痛苦。猜測,如果他及時挽留並付諸行動,可能結局會有所不同。

3樓:張騫

結婚是組建家庭,物質的。相愛是組建友誼,精神的。物質和精神富裕的人並不多。所以可以選擇相愛的戀愛,可以選擇物質好的結婚。這有什麼錯嗎?

如何讀懂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前後思想轉變比較大,要看你想讀的是哪本。如果是前期那幾本尤其是 窮人 那沒什麼好準備的,和你歷史書上學的現實主義文學差不多,同情底層民眾,弘揚真善美,抨擊假醜惡,當然也有一些他的探索,但影響不大,不難懂。讀他後期的作品其實也不是很需要準備,當然了解下他的生平和歷史背景肯定很有幫助,最好的是能懂一點...

如何看待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女孩?

赤子白仙 愛陀的女孩?陀是大海是宇宙是所有的山脈所有的岩漿 陀是人類的!揣摩一下題主心理,題主認真地讀過陀嗎,或者讀過陀嗎,為什麼會對讀陀的女孩戰戰兢兢 有所顧忌呢!這會被讀陀的女孩看不起 但理解 繼而寬恕 同情的!用陀的口氣說就是 不好意思辱陀了 我憎恨您的友誼!您愛我也好,恨我也好,全是您和我之...

為何電影界如此熱愛陀思妥耶夫斯基?

Aaron 因為,陀的書有深度,有思想,有內涵,有心理分析,可以世世代代不斷挖掘,用戲劇的演繹手法去呈現也可以有很多的挑戰。陀個人的生世也頗具有傳奇色彩,陀這個人,也會吸引很多導演 演員 讀者。不去拍陀拍誰呢?看看當下這個影視界,無數的爛片,隔靴搔癢,無病呻吟,為了票房為了賺錢,都搞出些什麼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