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長明燈》想表達什麼?

時間 2021-05-06 05:10:35

1樓:一方

瘋子不斷揚言要熄滅長明燈,引起了吉光屯里一些人的恐慌和阻撓。後來長明燈不僅沒有被熄滅,反而越來越亮了。

①文中多次提到瘋子眼裡發出閃閃的光→說明他對某個事物的熱烈執著的追求,對光明美好的嚮往→他是決心堅定的改良派。他的態度固然是好的,但方法不行。由溫和到激進,不斷地把自己的目的和做法暴露在敵人的眼前,試問對方會不管不顧坐以待斃嗎?

吹滅不行便揚言放火,在孤立無緣的情況下不去智取,而像乙個橫衝直撞的傻子,讓自己遭到了敵人毀滅性的攻擊。

我知道的,熄了也還在。」可見滅燈者明白自己的做法並不能使長明燈永久熄滅,知道自己不能成功,但卻還要做這件事,這是為什麼呢?或許是一些人抱著這樣的想法,改革革命勢必要見危見血,而自己要像譚嗣同那樣不屈,做改革的先行者,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哪怕是生命。

認為這樣做能成就自己,也能喚起更多的人。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很愚蠢,少數人的力量太微薄了,你的所謂的犧牲換不來什麼,只是白白浪費了自己的生命。要做的應該是以自己的力量去團結他人。

改革應智取而不是莽奪,要循序漸進而不是激進魯莽。

如果作者是想借滅燈者來批判改革派的話,我想應該講的是這個道理吧。

②漠然世事的蟄居派→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長明燈熄不熄都與他們無關。

也許作者也暗含了對他們的批判,他們完全可以成為打破封建思想、抨擊守舊勢力的推動者,完全可以助瘋子一臂之力。他們的無動於衷讓改革艱難地進行。

闊亭、三角臉、方頭等→無知的守舊派,認為吹熄了長明燈,吉光屯就會變成海,所有都會被毀滅。

四爺、郭老娃→守舊派、權力者、統治者、慾望者→封建頑固思想成為他們統治人們的工具,也是他們獲得權力與慾望的助力。

這兩類守舊派,是當時中國社會的重大弊病之一。

④一群孩子→無知無畏的新生派。

孩子們用玩具對滅燈者進行攻擊,並隨口唱著編派的歌「我放火!哈哈哈!火火火,點心吃……」

教育要從小抓起,社會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守舊勢力一直如此存在下去,將對小孩不利,他們延續這樣的思想,真是莫大的悲哀,所以鏟出封建勢力刻不容緩。

2樓:Davee Huang

梁武帝時點起的長明燈,是屯子裡引以為傲或者說據之生存的金科玉律,誰要是質疑,就是動了屯子存在的根基。雖然屯里人也有不少人覺得這盞燈的作用越來越小,但又不願出力或想辦法去更改,這大概是一群知道需要覺醒而又不願覺醒的大多數。

三角臉方頭闊亭這幾個人年輕人,被郭老娃四爺們給教育得極其單純而又偏激,剛開始甚至說要要打死滅燈人,直至想到滅燈人的祖宗還有點厲害(也就是捏過硬靶子,當過實缺官),便有所忌憚,只好去找四爺商量。在這裡,只提了四爺,而沒有提郭老娃,大概因為郭老娃只是道德上的衛道老者,而村子的實權在四爺這個少壯派手裡。單從對鬍鬚的描寫就可以看出,郭老娃下巴上長滿了白色長鬍鬚,而四爺是兩撇上鬍鬚。

三角臉這幾個年輕人,你以為真是為了守衛長明燈,不,他們要保護的是這種籠罩著整個屯的思想觀念,千萬不能打破,一旦被打破,他們將無法在老路上追求他們想要的權力和慾望。

幾個小孩子手中拿著蘆葦槍,剛開始還在看熱鬧,也想看清楚是怎麼回事,但他們畢竟還是孩子,在一邊倒的形勢和大人們的哄騙之下,便徹底把滅燈人當作傻子。第一次蘆葦槍的「吧」如果只是好玩,文末的那聲就是真的恨了。但他們畢竟還是單純,單純得玩耍了之後,便唱起童謠玩遊戲去了,他們就是網路上的施暴者,他們只是在玩,絲毫認識不到自己行為的火上澆油。

至於滅燈者,其家境應該算不得很差,不然四爺應該早就讓幾個年輕人把他給處理了,不至於關到廟裡。然而,滅燈者確實是著急和幼稚了,不僅因不得入門法便欲放火,還當著闊亭他們的面說出自己的計畫,最後被關起來也就難怪了。

3樓:殘缺湮滅臨極致

人們供奉仁義的神,卻惡毒的行事。書中闊亭揚言要將其打死,沒有人反對,僅僅是害怕受到懲罰才沒有施行。

四爺推脫自己沒有空房,拿自己兒媳為藉口,獲得大家的一致贊同。但沒有一人願攬下責任,最後推脫出去 ,大家又都笑逐顏開。

可見人們大義的名義下,虛偽刻薄的本性。

「我放火,」

單純溫和的變革動搖不了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只有暴力、殘酷的毀滅才能換來新生。

魯迅的《弟兄》想表達什麼主題?

已登出 首先說明,張沛君對弟弟的關心絕對不是裝出來的,但原因存疑。因為,有可能是他怕自己無法負擔經濟壓力,怕因此陷入兩難,才不想讓弟弟死。如果認為張沛君的關心一定是為了弟弟好,這篇文章就沒有那麼厲害了。正是因為魯迅先生隱晦地提到另一種可能性,也就是張沛君的夢,這篇文章才非常非常有深度。然後,這篇文章...

劉慈欣的《地火》想表達什麼?

紐蓋特 過去的人真笨,過去的人真難。人類文明的車輪滾滾向前,碾過所有的人和事。我們懷念過去的時光,因為過去的人們為當今的我們留下了太多寶貴的遺產,無論是文化的還是科技的,不管是思想的還是物質的。但是我們無法想象到曾經的他們也是充滿了迷茫,也是那樣固執,也曾對以後的生活充滿疑惑,但伴隨著理想 實幹還有...

這個故事想表達什麼?

坤崽 這個故事表明不要拿自己的弱點或悲慘來博取同情,把悲慘經歷過去,展現出自己興興向榮的一面的時候再說以前,現在,過去,這樣別人會更深層次的佩服你,而不是同情 你的傷口對路人來說只是新聞,獲得再多的關注和同情也是一時唏噓,而被關注彷彿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可是對自己切實有益的事才是值得的。 清和 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