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見面問候的問候語,以及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時間 2021-05-31 08:24:31

1樓:

土耳其算是中東國家嗎...

不管了,如果土耳其不算是中東國家的話,那就當我是在強答吧

merhaba,「你好」,最常見的問候語之一

來自阿拉伯語 maraban,這個詞在阿拉伯語中就是可以作為問候語來使用的

阿拉伯語 maraban 又來自阿拉伯語詞根 r--b,而阿拉伯語詞根 r--b 又可構成阿拉伯語動詞 raiba(變寬)

iyi günler,「好日子」,也是比較常見的問候語之一

iyi(好、good) 來自古突厥語 [ɡy],後來在奧斯曼語中變成了 [ji]

günler(日子、days) 是由 gün(日子、day)+lar/ler(復數字尾) 構成的,其中 gün 來自古突厥語 [kyn],和維吾爾語 kün 哈薩克語 kün 烏茲別克語 kun 同源

ler 來自古突厥語 [lar]/[lr],可能和蒙古語復數字尾 nar 同源

hoakal/hoakaln,「你要開心地待著/您要開心地待著」(我都看不下去我的這個翻譯結果了),分別時的問候語

a/e 則是突厥語族各個語言都很常用的名詞形容詞化字尾,例如土耳其語 türke 可以表示土耳其的、土耳其式的、土耳其語,哈薩克語 qrzsha 可以表示柯爾克孜的、柯爾克孜式的、柯爾克孜語(哈薩克語曾發生過 [t]> 的音變)

kal 來自原始突厥語的 *kiāl,後來在奧斯曼語中變成了 kal,和維吾爾語 qal 哈薩克語 qal 烏茲別克語 qol 同源

n 在奧斯曼語中表現為 ng,是土耳其語的複數/尊稱第二人稱命令式字尾,例如:「請您喝水」可以說成「su iin」,「請你們給我」可以說成「bana verin」,在維吾爾語中則是表現為 ng/ing(尊稱) 和 nglar/inglar(複數),例如上面兩句話在維吾爾語中則是「su iching」和「manga beringlar」,而哈薩克語的複數/尊稱第二人稱命令式字尾表現為 ngIz/ingIz(單數尊稱)、ngdAr/IngdAr(複數普稱) 和 ngIzdAr/IngIzdAr(複數尊稱),例如上面兩句話在哈薩克語中則是「sw ishing」和「maghan beringder/maghan beringizder」

至於 güle güle 「慢走、再見」 嘛...我也搞不懂...反正我又不是土耳其語專業的,噷~

為何中東地區常年戰爭不斷?

文眼豆子 這兩天翻看中東史,乙個非常明顯的感受是,這裡的民族揹負的歷史枷鎖真的是太沉重了。我們看看中東兩大死結 巴以問題和庫爾德問題。前者可以追訴到神話時期 當然信徒們認為這就是歷史 先知亞伯拉罕的兩個兒子矛盾重重,最終乙個成了阿拉伯人的祖先,乙個成了猶太人的祖先。後者大概從西元前4世紀開始就一直沒...

在中東地區國家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斑馬旅遊 首先要說一下,中東地區國家的範圍很廣,中東 概念究竟包括哪些國家和地區,國內外尚無定論,但一般泛指西亞,北非地區,約24個國家和地區,1500餘萬平方公里,3.6億人口。國家包括沙特 伊朗 科威特 伊拉克 阿聯酋 阿曼 卡達 巴林 土耳其 以色列 巴勒斯坦 敘利亞 黎巴嫩 約旦 葉門 賽普...

如何文明的問候這種人全家

問月 記得我用凱走邊路對李信,買了鐵劍,暴擊銘文,一級點二技能打李信直接衝上去給他劈死了,然後他說我是開掛。之前還有乙個邊路懲戒曜,被我開局蹲河蟹用凱直接搞死,他也覺得我是開掛。後來這倆貨都被我壓著打,一直在拿開掛這事兒叫囂。贏了後我點開這倆貨的資料,發現他們都打了上千把邊路戰士了。我就很好奇,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