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派唱腔是什麼特色,正統是悶嗓子唱嗎?為什麼覺得新豔秋先生唱腔和別人不同,感覺更亮?感覺遲唱的較吃力?

時間 2021-05-31 05:10:22

1樓:

你從哪學來的詞兒,又亮了、又悶了的,這明顯就是那些貶低火丁小秋的人說的詞。他們認為「亮」就是比所謂「悶」好。你自己唱一下聽聽,肯定又尖又細,可以說很亮了,難道就說你比人家唱了幾十年戲的藝術家水平高?

每個人音色不同的,生理結構也不同,隨著年齡增大也會變化。去聽新豔秋晚年唱的,還不是很寬厚,但依然很動聽。

程派什麼特色,慢慢體會,說幾個詞給你也無法感受。

2樓:知易行難

流派不斷發展創新是好事,我是火丁的忠實粉絲,她的唱腔身段我都喜歡,雖然和程祖早些年的唱腔已經分道揚鑣了。李世濟老先生,遲小秋也都好,尤其是李奶奶早些年的遊龍戲鳳,龍鳳呈祥,百聽不厭啊。

3樓:歌盡桃花扇底風

或許你可以聽聽遲老師早年的唱段,比如這個

遲小秋22歲演唱京劇《鎖麟囊》當日裡好風光選自2023年元宵戲曲晚會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她一開始就是很亮的,而且燈神年輕的時候也不悶哦,可以多去b站考古~

4樓:無一物閣山主

我想替遲老師說一句,程派呢不像是其他旦角流派,完全用小嗓子提氣,和額竇共鳴,他有很多腦後音,喉頭帶著聲帶往上提,讓聲音在喉嚨裡有乙個後拉的過程,聽起來就時斷時續,幽咽婉轉。

遲老師發音是男旦的發音,發聲的時候聲帶處就開始提拉,讓聲音沿著後咽壁打到額竇,引起共鳴,因為聲帶處有提拉的動作,所以聲帶的開口就不會想正常發聲一樣開口很大,需要用腹部不斷的催氣使氣流平穩的度過,通常來說,男性的聲帶較為寬厚,這種方式對聲帶的影響相較女性來說可能輕一點。

遲老師很努力經常好多場連著場,嗓子就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這樣的話聲帶就容易出血,使的聲帶開口更加小,再加上在場上可能乏力就會出現喉音(飽嗝音),如果說,悶指的是音域窄,沒有高音,那我覺得遲老師偏向啞,不夠透亮。當然小秋年輕時就沒有這種情況,我看她晚會或者電影,聲音一樣的透亮婉轉,想必休息得當也能調整。

新老的發聲方式和趙老,王老不同,更為清亮,自然。如果說程祖的唱腔有一種洋氣脫俗新奇感受,那我覺得新老的演繹更傳統,跟符合新老一貫的閨秀舞台形象和風格。

另外,我還是想看到程派大團結的孩子,黑粉們不要來發表攻擊性見解哦。

5樓:樂子樂子er

我爭取用通俗唱法來解釋一下

戲曲發音解釋和通俗發音解釋我覺得有點像中醫西醫,前者重氣,重神,後者從生理結構共鳴上解釋,兩者綜合輔助理解我覺得更好

為輔助理解說說梅派,梅派重鼻音,口腔開得很小,因此非常強調天賦,聲音要做到水潤有神性,像貴妃醉酒,可以唱成由喜到悲的貴妃的個人情緒,也可以唱出冰輪離海島,乾坤分外明的哲學意向

不過好處是情緒

梅派節奏更固定,腔調更和諧,聲音帶有神性,不過神性就注定著要失去一部分情緒感染力

程派唱腔如幽咽泉流冰下難,一汪清嗓在冰層下忽高忽低,似斷非斷,節奏多變,難以揣摩,聽起來直叫人提心吊膽,肝腸寸斷,正因這種特色,程派唱腔在表現怒,怨,愁等情緒上遠超其他流派,極具感染力

題主您說的亮和悶,是梅到程之間的尺度,很多人說新角兒只學程的瑕疵,並且把它放大,其實不是,新角兒是學程的特色,並尋著特色開發了自己的韻味而已,這是喜人的事

其實我覺得京劇一味追求正統是生中求死,大師回不來了,京劇藝術要想傳承,還是要在祖師的基礎上多創新才好

(我入門不久,這篇答案懂行的您就看個樂,當我放個屁哈)

6樓:偏到霜痕月杪

話說程二代大部分都不悶吧,三代裡至少鍾榮不悶,遲小秋進京之前嗓子好的時候也不悶。現在很多程派演員那種比較驚悚的唱法主要是拜李世濟所賜。

7樓:

程祖是梅祖的學生,去聽聽程祖前中期的錄音你就明白了,現在的程派感覺更偏向程祖晚年的聲線,就顯得特別的沉,一點不像梅派那樣的清澈。但是不能否認程祖晚年是他藝術的巔峰,畢竟聲線變沉是無可避難的,無論哪個藝術家在晚年的聲線都比不上中年。

8樓:筱梅發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們現在聽到的悶悶的程派,嚴格來說和程祖唱的程派發音有很大的區別了,是新程更多一點,這需要感謝李世濟,她發明了撅著嘴巴搖頭晃腦的悶聲唱法,把人家的特點無限放大成了個缺點,,,不過,也更有辨識度了,現在火丁還整了個工作室,說什麼程腔張韻,,,

9樓:蘆希希

程派本身不是壓著唱。我聽老錄音一直覺著程其實有梅的味道。

不過具體發生位置人家學生肯定比我們要懂啊…那為什麼現在的程派大多以暗啞為標準呢?

我想一種是,本身條件所限、二類是對程祖足夠尊敬以至於以模仿其嗓音起家,模仿早期必然都是用力過猛,面對這種過猛大家抱著對先賢藝術家的懷念與想象欣賞,結果給該類後輩們一種我很像程先生我這樣唱有門的錯覺。等長大學成成名成角,更不可能改了…京劇界那種水潑不入的脾氣…

當然重點還是好聽不好聽。火丁自己說是程腔張韻,也很適合這種沉悶的風格。不過雖然我早期被其獨特的氣質吸引,心中暗道這就是程派所謂如磁石般吸引,如鴉片般上癮的嗓音吧。

但是發現只有那麼幾齣,聽也聽煩了。火丁在很多表演上不以人物出發,她可能不是求叫好的人,但似乎所有時間都在秀其身段似的。開始時眼花繚亂目為之奪,但終歸強難持久,且感覺她給行業也帶來了一股不好的風氣,踏實唱戲的人也是心灰——但似乎並沒有這類人。

嘆嘆。至於其他程派總給我一種做作端著的感覺。即使是喜慶的人唱喜慶的戲還是這麼著、不過如何不太和諧。不和諧總不能說上乙個美字。

相反呂東明老師的程派就極盡柔美婉轉,不刻意學嗓音,而是學程的唱腔特色。最後給人一種從上到下都舒服的審美享受。這是同青年演員從沒有過的,我們也很難不說上乙個美字。

10樓:信浮沉

我覺得乙個流派的特點應該是風格上的、審美上的,而不是乙個動作、一條嗓音、乙個小腔。畢竟人跟人條件不同,如果乙個流派只能一種嗓音,那麼不要傳承就好了。世界上也不會有新的流派了。

程先生本人嗓音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年輕時尖,中年細,老來變粗點兒,因為也沒太老就去世了。這就跟言菊朋一樣,年輕時一條譚派好嗓子,越老越弱,形成言派。但是人們留下的最後印象就是細弱的,你嗓子好反而不像言派了。

這種看法是很狹隘的,雖然人數眾多。

我本人的看法,像新豔秋-鍾榮,包括瀋陽的呂東明,幾位老師嗓音較亮,沒必要非要學程的晚年,明明很好。張火丁這樣嗓音本就比較暗啞粗低的,也非常受聽,完全不必妖魔化說是程門一怪之類。他們都傳承和發展了程派的審美和風格,是優秀的藝術家。

但是,有些演員的條件明明很好卻要壓著唱,一些張派演員不夠寬弩著唱,荀派不夠細掐著唱,這些都是非常不必要和不明智的。這樣「模仿」出來的粗嗓程派應該給予否定。至於一些唱程派戲的媚氣十足,或者蠢笨小氣的,完全不是程先生的風格,這種是更加等而下之了。

梅尚程荀四派有什麼區別?

夢涯 梅派的樣,尚派的棒,程派的唱,荀派的浪 這是通天教主王瑤卿先生的評價,基本上就說清楚四派的區別了但是不能從表面看這個評價,梅派的美不光在外表,一舉一動都有華貴在內,氣質就跟別人不一樣,以前真是不懂梅先生好在哪兒,現在看來真是太年輕,梅派唱腔中正平和,一開始以為沒什麼滋味,其實滋味在裡面,只是聽...

NFL各球隊的特色是什麼?

Michael Shoe NFL巴爾的摩烏鴉隊粉絲 下面是烏鴉隊的一些LOGO展示形式。烏鴉隊作為上世紀90年代的新軍,是巴爾的摩的城市形象。巴爾的摩是東北部工業城市,後因工業外流而造成城市空心化,市中心逐步破敗。巴爾的摩成為和底特律齊名的犯罪都市。烏鴉隊也帶有這個工業城市的特質。球隊作風硬朗,以防...

康橋學校的辦學特色是什麼?

最近在看小捨得,感觸頗深。到底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是我們作為家長應該要好好思考的問題了。我們在公辦小學念到三年級了,我和孩子都很累,除了課內大量的作業,週末也一直泡在各種輔導班,身心疲憊,每次考試又不得不去關注分數。或許初中我會考慮轉到國際學校,給孩子提供更多方面的可能。 康橋特色15年一貫制,從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