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是會意字還是形聲字亦或是會意兼形聲?

時間 2021-05-30 16:41:21

1樓:羽觴齋

殳:形聲字。從又,幾聲(註明一下,不是「幾ji」,只是形似而已,電腦無此生僻字,姑且以「幾」代之。

詳見紙質版說文),音同殊。在王筠《文字蒙求》中,「殳」出現在該書第四卷形聲,「為它字之統率者」下。第三卷會意,下設的與形聲有關的「會意兼聲而聲及在意中者」等三條中,均未提及「殳」字。

王筠《文字蒙求》,封面

王筠《文字蒙求》,目錄

王筠《文字蒙求》,殳字

多說幾句,要說會意兼形聲這類蕪雜繁瑣的問題,最簡潔的方法,就是參閱清王筠的《文字蒙求》,再深入就是他的《說文釋例》《說文解字句讀》,因為王筠是研究說文形聲和會意最為精審的大師。

王筠《說文解字句讀》,殳字

王筠《說文釋例》,殳字

有朋友認為殳是會意字,並舉甲骨文為例,說明殳字是由兩個象形字組成的,所以是會意。誰教你的幾個象形字湊一起就一定是會意字的?

甲骨文,殳字

徐鍇《說文解字系傳》,殳字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殳字

現在古文本學界有個不好的風氣,動輒搬出「高階大氣上檔次」的甲骨金文秦簡,質疑說文。一般情況下質疑完了,還要戲謔一下說文四大家。話說考古發現大量新資料是好事,古文本電子資料化也是好事,但請不要忘記我們還有個腦子,查閱電子資料前,不妨花兩分鐘先琢磨琢磨,比如殳字,像我這種什麼都不懂的人,拿小篆都能看出是兩個象形,這種簡單小事,還用甲骨文嗎?

我都能看出,難道大小徐加上說文四大家,一共六個人都看不出,都認錯了?在你們還在扯甲骨文的時候,大師王筠都在考慮「殳」的詞性問題了。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殳字

桂馥《說文解字義證》,殳字

再次重申,這個「殳」字,形聲字。

鬼 字是象形還是會意字呢?

小月兒 鬼 要是象形,說明古人是見過鬼,照著畫的 鬼從甶從厶,韓非曰 倉頡造字,自營為厶。所以,鬼大概是古代的文字學者,不論男女,全是一副魂顛倒 鬼魅精靈的樣子。自畫像就是 鬼。 會意兼形聲。鬼字原本上田下人,田者,畾省文也,古同雷。如累,原作累,畾省作田。鬼者,雷人也,有神力,故通畏,齊侯鎛 餘彌...

形聲字造字時是怎樣選擇聲旁的?

寒寒豆 還是公尺筆畫少的優勢,眉做聲符一般畫在頭上,筆畫也很少,但後來象形減弱,就不用了。聲符一般不表義,表義是巧合,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同源詞,二是聲符位置上正好充當動作的受體。古人思維很簡單,用乙個接近聲音,筆畫好寫的字當聲符,位置上放得得體一些,字就成了。聲符表義大多是後人的瞎想。 古漢語某些...

章 字是 立早章 還是 音十章 整體象形字,非會意字,說文釋形錯誤 ?

正心修身 可以看得出,題主讀過說文,知道說文裡有 樂竟為一章。從音從十。一語。但這確係許慎多個釋形錯誤之一,包括今日許多傳世漢印在內的章字字形均作此形 即辛字貫穿 曰 形符,而說文篆卻將中豎斷開形成了 音十 之合,系許慎所擇正字之不當,後丗楷書遂因之而譌。真正的章字正體當書作 其中可以辨識的是 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