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評價《在路上》這本書?

時間 2021-05-30 14:32:28

1樓:白日焰火

乙個猜想,不一定對。

很多人(包括我)在看的時候感覺看不進去,語言亂七八糟像流水賬一樣,很可能是因為裡面的美國地名太繞口而且在腦海裡沒有美國地圖的概念,舉個例子。

原文是,

我仔細考慮了一會兒;整夜風馳電掣穿過內布拉斯加和懷俄明,早晨到達猶他沙漠,很有可能下午到達內華達沙漠,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到達洛杉磯,這個想法幾乎使我改變原有計畫。可是我非去丹佛不可。並且非在夏延下車不可,然後朝南走去,沿路搭乘順風車,過九十英里便到丹佛。

轉換成,

我仔細考慮了一會兒;整夜風馳電掣穿過青島和濰坊,早晨到達曲阜孔廟,很有可能下午到達濟南趵突泉,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到達河南境內,這個想法幾乎使我改變原有計畫。可是我非去南京不可。並且非在徐州下車不可,然後朝南走去,沿路搭乘順風車,過九十英里便到南京。

2樓:LiZe

沒必要讀,確實,有歷史地位在那擺著不可否認,但完全沒有故事文學性可言,隨便網上找個書的解析看下,了解下核心,了解下垮掉的一派就行了.

3樓:空白

不請自來

像我這種無欲無求的人,真心讀不懂。

當然我不是來噴的,我是說出我眼裡的這本書。(看了一半沒看完,實在看不下了)

書中內容無非就是徹底的放縱自己,自由散亂,看起來也還可以,前提是你不要抱著「我要從這本書裡學到點什麼」的想法來讀。

在這裡偷偷勸一下,可別看別人買什麼書你就買什麼書來湊熱鬧了,看一本書就猶如和另乙個世界交談,有時候你就是無法理解它,甚至覺得它荒謬,別人能體會到的世界,你不一定也會理解它,自己去找符合自己品味的書吧,別人說得永遠只是別人口中的,反正我是沒體會到這本書的魅力。

有人說,體會不到這本書的魅力是你老了,我看未必。我自小就比較循規蹈矩,不愛打破陳規,也有過去嘗試改變,但是還是符合自己本心活著才最舒心,不理解的世界咱們不說它不好,是真的理解不到就不摻和那回事了,到頭來只覺得心累。

4樓:半句

痛仰樂隊裡有一首歌唱道:「再見傑克,再見我的凱魯亞克。」

假期裡我在偶然的情況下翻閱完了傑克.凱魯亞克的這本經歷七年旅行之後,一連三個星期不分晝夜完成的著作。不出意料的是,這本被鮑勃迪倫、披頭四樂隊甚至賈伯斯奉為聖經的書,的的確確衝擊了我的思想,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對於我們生活的世界存在另一種可能的震撼。

從出生開始,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就已經似乎被所謂的命運安排的服服帖帖——上學,畢業,工作,結婚,生子,然後不可避免的老去。這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妥,絕大多數的人也是這麼度過的。但是有人告訴過我們,生活還有另一種樣子嗎?

故事的主角迪恩,是乙個真正意義上的年輕人:他從來不會真正在意別人的看法,他是那麼真誠又純潔;他永遠溫和地笑著,即使他做錯了所有事情;他有打破一切的勇氣,他也毫不介意去承擔所有的後果;他的血液熱烈的奔流著,他是絕對自由的代表,他代表著人們礙於世俗所有的不敢作為。

故事裡的他和作者一夥兒人四次橫穿美國。他們流浪,他們沒日沒夜的旅行,他們喝酒吸毒逛妓院,整日流連於酒吧和舞會。他們有錢就坐車,沒錢就搭車,他們衣不裹體食不果腹。

他們看起來就像個乞丐。

在很多人看來,他們實在是不務正業,他們的生活頹廢又放肆,他們的世界一團糟。他們簡直是一群瘋子。

但是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王。

當我們困在高樓大廈被一成不變的生活壓的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他們在西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披著霞光開著汽車飛馳而過;當我們為房貸車貸孩子養老金苦苦掙扎日夜煩憂時,他們穿越在無數個燈紅酒綠的夜晚無所顧忌的放聲大笑;當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戰戰兢兢謹小慎微地為人處事時,他們在加州清澈的早晨與知己徹夜長談後依依惜別……

人們捨棄一切,費盡心機砌好房子。只為把自己關在裡面。度過一生。他們自以為這麼做是最安全的。可事實上,他們失去了整個世界。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我們痛苦,我們迷茫,我們在現實中苦苦掙扎,渴望得到解脫。可是有幾個人,願意放下擁有的一切,去追尋內心的渴望?又有幾個人有勇氣,敢於突破世俗的偏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還有多少人,可以為了自己的夢想,奮不顧身毫無保留的奉獻自己所有的力量?

「趁著年輕生猛,我要再和生活死磕幾年。要麼我就毀滅,要麼我就鑄就輝煌。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我在平庸面前低了頭,那麼請向我開炮。」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祝你,也祝我們。

5樓:深夏晚晴天

《在路上》:放肆狂歡,只因對自由、對真實自我有著最深刻的渴望

文 | 深夏晚晴天ZMH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的文壇上出現了一種新的文學流派,該流派的作家性格粗獷豪放,他們不修邊幅,蔑視社會的法律秩序。與尊重傳統的主流文化不同,該流派追求自發的藝術創作,渴求無序、狂歡狀態的浪漫主義情懷,他們縱慾、吸毒、沉淪,以此向主流的傳統價值標準進行挑戰,也由此被稱為垮掉的一代。

作為該詞語的創造者以及該流派的典型代表,傑克.凱魯亞克卻將這一種流派界定為「極樂的」——他認為他們這個群體是「極樂的一代」。

然而,不管是被稱為「垮掉的一代」還是「極樂的一代」,這個流派以其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離經叛道的作品主題和背棄傳統的創作理念,一直都被視為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乙個重要分支,在西方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路上》的故事情節十分簡單,就是一群蔑視傳統的年輕男女,多次結伴穿行全美,在路上,他們吸毒、狂歡、聽爵士、性放縱,極盡享樂,最後做鳥獸散去。這個看起來瘋狂無比、荒誕不經的故事,不僅反映了美國戰後年輕一代的精神空虛和渾渾噩噩的狀態,也通過這群年輕人不停地在路上追求自我與自由,鼓勵人們勇於挑戰傳統、追求精神自由。

雖然該辭職信只有短短的10個字,但卻被稱為是「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對很多人來說,詩和遠方一直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求,但卻很少人能做到像顧老師這樣瀟灑,勇於對一成不變的生活說不,轉身就走。更多的人,是不滿當下的生活,內心渴望遠方,卻始終不敢行動,既害怕前途未知的風險,又不願放棄當下的生活。

在迷茫彷徨中前行,始終只能不情不願地活著。

在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中,主人公薩爾和他的朋友狄恩、卡洛等年輕人同樣也是活得迷茫彷徨。在二戰後壓抑又沉悶的社會環境裡,這群年輕人沒有選擇順從與忍耐,而是通過不停地上路,在路上狂歡,以此表達對高壓時代的不滿,尋求自我的解脫。

在書中,薩爾一行人幾次橫穿美國大陸,他們靠著沿途搭便車或開車來完成自己的長途旅行。在途中,他們盜竊、把妹、泡酒吧,整日渾渾噩噩、瘋瘋癲癲,只尋求此刻是否活得盡興,從不考慮明天。

用傳統的主流觀點來看,這群年輕人離經叛道、簡直無藥可救。但這種癲狂行為的背後,其實對映著二戰後美國年輕一代迷惘、不知所措的精神困局。在現實生活中,垮掉的一代蔑視權威、無視傳統,只願意憑自己的意願而活,不願遵循死板固化的主流文化價值觀。

在生活中,薩爾一行人顯得與周圍的社會格格不入,他們想要追求自我與自由,卻又找不到宣洩的出口,於是只好不停地上路,在漫長的路途裡釋放自我,活得盡興自在。

我們常說,身體和心靈總有乙個在路上。當心靈深陷迷茫困頓,無處解脫時,不妨讓身體上路,用旅途的美景餵飽心靈,讓心靈在自由自在的旅途裡重新甦醒。

當我們在一種生活方式裡生活久了,難免會產生厭倦與煩悶。多數時候,我們只是麻木地重複著日復一日的生活,沒有心思也沒有心情去深入體驗生活、發現平凡生活中的美。

2023年,如果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如果我們不是被迫要宅在家裡隔離,想必很多人都不會意識到,能夠正常出門、正常上下班、正常生活是一件很平凡卻很珍貴的事。日常裡忙忙碌碌的我們,更多地只是在圖乙份生存,而不是認真地體驗生活。

在《在路上》裡,薩爾、狄恩、卡洛等一行年輕人雖然活得瘋瘋癲癲,一直在路上自我放縱,但這群瘋狂的年輕人在瘋狂享樂的同時,卻沒少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美,他們其實是用這種與傳統主流觀念迥異的生活方式,去深入地感受生活的每一刻。

在書中,薩爾是主人公,也是整個故事的敘述者。當他們一行人穿行美國大陸時,薩爾會對沿途的景色進行詳細地描述,透過他的眼睛,我們看到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遼闊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鎮、鄉村……

薩爾在進行自己第一次長途旅行時,他還從好萊塢的乙個書攤上偷來一本書。然而,當他搭乘巴士飛快地穿行在亞利桑那沙漠時,當他面對這一路的美國風光時,他卻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我寧願研讀這一路走過的美國風光。每一處隆起、每一段抬公升、每一片伸展都讓我覺得不可思議,都叫我渴望。

事實上,這段內心獨白,正是這群行為乖張怪異、大膽又放縱的年輕人最真實的寫照。他們不滿枯燥無味的生活,哪怕要忍受顛沛流離之苦,他們也要堅持上路,他們對沿途的風景、對旅途裡的生活充滿著無限的渴望。

而在這一次又一次漫長的旅途裡,我們也隨著他們的經歷,透過他們的眼睛,去看到平常生活裡極容易忽略的美景,小到每乙個天黑、每一場日落,大到每一處風土人情……

在這群癲狂的年輕人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情,也在他們的旅途裡,重新發現深入體驗生活的快樂。

凱魯亞克的寫作風格受到比波普爵士樂的深刻影響,十分強調自由。作為凱魯亞克的經典代表作,《在路上》開創了與傳統寫作相對立的「即興式的自發性寫作」,由於這種寫作方式是隨著思維與情緒而動,在文字的真實感、自由感與快感方面顯得尤為突出,但結構和形式也會因此顯得混亂不堪。

《在路上》也因為這種意識流的行文風格一直飽受爭議。不過,這種行文方式來講述一群瘋癲的年輕人瘋狂的生活卻是再好不過了。

在書中,凱魯亞克除了展現美國遼闊大地上的自然美景、社會習俗和風土人情,更多的,就是通過人物的對話、瘋狂的生活方式,來表現垮掉一代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與探索。

書中的人物、無論是主人公薩爾、朋友迪恩還是卡洛,在他們的人生經歷裡,在不同的旅程裡,都沒少迸發出富有哲理性的思想。而這些深刻的思想,也得以讓讀者在享受旅途美景的同時,更加深入地去反思自己當下的生活、個人的命運。

比如在最後,當薩爾一行人結束了幾次漫長的旅行,終於都回歸自己的生活時,在結尾,薩爾坐在紐澤西的河岸碼頭,看著遼遠的天空,看著綿延至西海岸的曠野荒原,薩爾思緒飄飛,「那黑夜庇佑大地,黯淡所有的河流,籠罩山巒高峰,包裹最盡頭的海岸,沒有人,沒有人知道將有什麼事會發生在什麼人身上,除了漸漸老去的孤寂殘敗」。

由眼前之景引發的對生活、對人生的深刻思考,這在書中比比皆是。這也讓這群癲狂的年輕人,活得比任何庸碌的人們更加真實、更加深刻。

2023年,凱魯亞克僅憑一台打字機和一捲120英呎長的單倍行距打字紙,這20天的時間裡一鼓作氣地創作出了這部27萬多字的《在路上》,雖然看似是即興創作出來的作品,但實際上凱魯亞克已經為這個故事醞釀了4年。

雖然故事情節簡單無比,行文風格也略顯怪異,但《在路上》中所蘊含的豐富思想、所體現的對自由的追求,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深受人們追捧。

如果你對當下的生活不滿、如果你也迷茫困頓,不妨讀讀《在路上》,或許能從書中這群癲狂的年輕人身上,從他們奇特的人生經歷、從他們看似瘋癲實質卻富有啟發性的對話中,找到一絲希望和方向。(完)

如何評價《自由在高處》這本書籍?

長安 現高一。看的時候就,一臉迷惑。和我的觀點基本上是背道而馳。義憤填膺寫了大篇大篇的文字批判。突然就想到公知這個詞。再細讀,哎還真是。那些觀點和中國當代社會已經脫節了。反正不會再讀。 無涯君a 其實這本書是否推薦是值得猶豫的。作者的一些辯護很精彩,也挺有亮點。但就作為一本書而言,個人認為太散了,而...

如何評價《鼠疫》這本書?

花開有時 鼠疫 的作者阿爾貝 加繆,二十世紀法國著名的作家 哲學家。代表作 局外人 西西弗斯神話 鼠疫 書中金句 習慣絕望比絕望本身還要糟糕。自認為什麼都知道,於是乎就認為有權殺人。沒有真知灼見就不會有真正的善和高尚的愛。我感到興趣的是,為所愛而生,為所愛而死。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人們為它捨棄自己...

如何評價《活著》這本書?

香菜大王露 被推薦了無數次,活著 終於有機會一口氣看完,余華在前言這樣一句話尤為深刻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通過旁聽者的視角將我們帶入福貴的世界,從坐擁百畝耕田的富家少爺到簞瓢屢空的老人福貴,歷經幾十載風雨坎坷,最後卻只剩一人孤獨的活著。陪伴他最久的那個人大概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