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自由在高處》這本書籍?

時間 2021-05-12 02:25:14

1樓:長安

現高一。

看的時候就,一臉迷惑。和我的觀點基本上是背道而馳。

義憤填膺寫了大篇大篇的文字批判。

突然就想到公知這個詞。再細讀,哎還真是。那些觀點和中國當代社會已經脫節了。

反正不會再讀。

2樓:無涯君a

其實這本書是否推薦是值得猶豫的。作者的一些辯護很精彩,也挺有亮點。但就作為一本書而言,個人認為太散了,而且觀點的傾向性也較明顯。

另外,自由作為標題或許選得太大了。我可以模糊地感知到自由在文中的影子,但也僅此而已了。

個人淺見,希望有幫助。

3樓:

以流於表面的抒情替代說理和資料分析,那個時代的作家或多或少都有這個問題,這本書尤其嚴重。

而且抒情不如龍應台真誠,

批判不如李敖有力,

就算營銷,做的也沒有《醜陋的中中國人》好。

(沒文化的人裝逼用《醜陋的中中國人》,有點文化的人裝逼用《自由在高處》)

不知道這本書能歸入什麼型別,說是文學作品吧,文筆不夠好;說是社會學作品吧,又不具備理論價值。

年少時看看會被驚豔,長大一些再看,

——就這?就這???

有時間還是回去把魯郭茅巴老曹多讀幾遍吧

(個人體驗,自由表達)

4樓:

看了,初中看的,有些地方觀點新穎,但我不得不說有些地方太偏激了(特別是死刑)。建議還是有點自我意識再去看,作者主觀意識直接在文章裡體現,容易被帶跑。畢竟有些東西不適用於china,嗐。

這書乍一看驚豔,當時的確驚豔到我,但現在看也就一般,有些東西不適合就是不適合,你按著我腦袋也不適合。

5樓:中二

學校高一必讀書目

一學期結束後他在年級裡被群嘲

最有名的就是《死刑是個笑話》,現在說起來還是想笑,這篇文章才像個笑話……

還有乙個名場面是在另一篇裡,大意類似於他從沒有在國內讀到啟發他成長的書,直到他讀了《安娜·卡列尼娜》 這也太舔了吧,還要不停強調國內沒有類似作品

不過還是有一部分寫的不錯,比如輯一《麵包與玫瑰》,但是第一篇就要強調「熟悉的法語片段」有點裝x的嫌疑哈

6樓:道可道非常道

這本書看了點兒,但有點兒看不下去,總覺得他在各種「引經據典」,讀起來並不那麼舒服吧。他的有些話又的確可以讓人印象深刻,比如,所有人都憤世嫉俗,所有人又都同流合汙(大概是這樣,記得不是很清楚了)讓人能夠產生共鳴,但同時我也同意另乙個回答,他是理性思維、卻是感性發言。

他說想做像胡適一樣的人,別人卻說他的文字像魯迅,後面讀著讀著確實如此,思想偏向很明顯,甚至有時我覺得他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正確,用了一些不那麼適合過恰當的比喻,像個冷笑話。也或許是我不怎麼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了。

7樓:有巢氏

自由在高處,無法說這本書寫的好不好,精不精彩,畢竟術業有專攻,人生經歷有不同,可以肯定的是作者認真的思考總結了很多問題,閱讀了大量的文史資料,為我們開啟了眼界。作者熊培雲的出生、求學經歷塑造了他特有的認知模式,書中的引經據典同樣是證明自己的主張和觀點。我認為看這本書,你把自己等同於作者的位置,通過他引出的辯題,自己思索,自己解答,就會有提高、有收穫,就我個人而言,書中的許多觀點也並不一定和當今的社會很符合,畢竟裡面一些文章寫作時間較長,而現今的社會已經在很多方面有質的飛躍。

許多觀點並不一定準確,僅僅代表了作者個人的思索,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判斷。

8樓:

不喜歡它,我自由地將其表達出來。

在知乎上搜尋「自由在高處」,關於這本書的資訊,寥寥無幾。這可跟宣傳的「影響萬千大學生」云云差遠了。

標榜為「社會學」的書,確實舉了幾個關於社會學的例子,但大多數是關於什麼的呢?熊培雲的「我以為...」。

對於這本書,我的評價是它就像知乎上的高票回答,那麼標新立異,那麼無懈可擊,但看多了,也就千篇一律了。

既然有看《自由在高處》的時間,為什麼不去看看真正的經典呢?

第一次更新

什麼算經典?好問題,畢竟才疏學淺難以評判,難住我了。

就書論書。書中提到了孟德斯鳩與盧梭,他倆乙個寫了《論法的精神》,乙個寫了《社會契約論》。書中頻頻出現的「人生來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就是出自《社會契約論》。《論法的精神》成為了今日民主國家立法的根本,今人研究法律,避不開孟德斯鳩;而「革命的聖經」《社會契約論》,是那個時代的晨鐘暮鼓。

你說好東西在高處,但是在高處的也不都是好東西。沒有月光、日光,怎知道那是自由還是霧霾?

又一次更新

每個人有不同脾氣,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不能強求的。

9樓:粉紅凍奶

14年的再序和10年的序,在老師眼中的社會,經過4年好像並沒有什麼改變。當然所有的改變都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可從老師的文字間感受到悲觀主義思想壓過老師自稱的樂觀,並不是主動說寬恕的看待社會的發展就是樂觀。

自由在高處,昨日讀到梭羅的瓦爾登湖一篇,我所理解的觀點和老師的相似卻又相反。自由是不被慾望所控制的,無論是物慾還是性慾。不去過度虛榮地進行比較,不去嚮往大而更大的房子,是相似。

但是不一定只有梭羅的瓦爾登湖所代表的那類才是自由,自由我的理解是知足。(知足也分為兩種,一是現狀的滿足,即停留;二是滿足後的底氣,即追求。追求並不是類同大而更大的房子,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可以是多年前的興趣愛好翻新出來繼續,也可以是進一步的深造學習。

以上只是自己一些想法罷了)知足還是建立在物質上的,達到物慾的可控。

我還想表達的就是,都是社會人,擺脫社會談論自由並不是大多數人的做法。

正如我願意捧著《瓦爾登湖》進行閱讀,但是我並不嚮往並不會去過這樣的生活。

10樓:

高中畢業的暑假裡做的一點點讀書筆記

評價算不上,算是對書中一些觀點的零散看法吧時隔兩年從草稿箱裡翻出這個東西真是有趣呢

————————手動分割————————

增訂版序我願此生遼闊高遠

page4 黑與白之間有無數個維度,灰。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能否被證偽?

page9 自由與邊界,應廓清自由的邊界。

page12 他人追求真理,追求智慧型,時代的叛逆者。

欽佩這種行為,但於我無益。雖有嚮往,但我並沒有勇氣去承擔這樣做的後果,囿於時代洪流,他人眼光,物質基礎。

page18 思想自由,言論自由

page23 先賢與我們

大學,即找到自己裨益終生的興趣並終生為之努力。(I want to be a 學術dog!)

(however這個概念過於空泛,我只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探索」,但並不明白該在哪個領域「探索」。)

11樓:

看了。我覺得初高中不太適合這本書。讀這本書最好是有一定辨識能力和社會經歷之後。書裡很多內容讀起來覺得有點偏激。不是完全認同。

12樓:illusion

作為看過它的人,我願此生遼闊高遠。

高三看的,本來在圖書館借的,覺得太喜歡自己買了本,晚自習做完作業後看被班主任巡堂收了,說看原調成績一本線上40分再還,然後就真的還給我了。真的站在高處才有自由吧,三觀正形成完善的年紀,真的需要這樣的書給予指導,平息你的憤世嫉俗或掃除你的凡塵怠惰,然後思想得以更深邃全面,更重要的是對生活保持理性,保持熱愛。

人人都該尋得所愛,並為之守望。

如何去評價《在路上》這本書?

白日焰火 乙個猜想,不一定對。很多人 包括我 在看的時候感覺看不進去,語言亂七八糟像流水賬一樣,很可能是因為裡面的美國地名太繞口而且在腦海裡沒有美國地圖的概念,舉個例子。原文是,我仔細考慮了一會兒 整夜風馳電掣穿過內布拉斯加和懷俄明,早晨到達猶他沙漠,很有可能下午到達內華達沙漠,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到...

如何評價《鼠疫》這本書?

花開有時 鼠疫 的作者阿爾貝 加繆,二十世紀法國著名的作家 哲學家。代表作 局外人 西西弗斯神話 鼠疫 書中金句 習慣絕望比絕望本身還要糟糕。自認為什麼都知道,於是乎就認為有權殺人。沒有真知灼見就不會有真正的善和高尚的愛。我感到興趣的是,為所愛而生,為所愛而死。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人們為它捨棄自己...

如何評價《活著》這本書?

香菜大王露 被推薦了無數次,活著 終於有機會一口氣看完,余華在前言這樣一句話尤為深刻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通過旁聽者的視角將我們帶入福貴的世界,從坐擁百畝耕田的富家少爺到簞瓢屢空的老人福貴,歷經幾十載風雨坎坷,最後卻只剩一人孤獨的活著。陪伴他最久的那個人大概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