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說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如何做到「知止」?

時間 2021-05-30 14:18:55

1樓:yinsion

根據看《西遊記》的經驗,知止應該是: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然後一步一步走。

即接受現在是個保安的現實,也有娶個村花的渴望。就是知止。

2樓:致於道

從第一段話來解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在親民何為道,明明德。德,七曜執行規律,明知曉知曉事物執行規律就是道。止於至善,止腳步立足的地方,至到達 。

善溫恭。親 (親見)民,親你周圍和你有關聯的關係。民通事或人。

白話就是知曉事物執行規律就是,對待規律要溫恭,處理你身邊的事或者人都要符合這個規律。

知止就是知道你腳步之後,而後有定。這個定指心態的平穩不慌亂,定而後能靜,靜而後有安,安後而能慮。這裡這個慮指你的腳步是否符合事物執行的規律。慮後而能得。

這裡主要是論的道明明德止其後的檢查(慮)。其目的是止於至善和親民。

3樓:PsychoSean

個人比較贊同陶意捷的回答,「知止」就是知道自己該停的地方,就是當下所能達到的程度,只有力之所及,才能順心安定,最後能夠得。同時,從知止到後得也是乙個針對於當下狀態的過程。完成了這一時刻的止和得後,再考慮下一時刻的止和得。

就像爬樓梯,腿短的人止於一步,腿長的人止於兩步,腿殘的人止於電梯,但是只要知止,就能夠確定合適的方案,就可以安下心來,靜待時機,最後考慮具體的步驟去實施,最後都是能夠爬上樓頂的。 如果只把「止」當作樓頂,那麼上了樓頂之後呢?如果把「止」理解成天上,那又該如何安定的下來。

既然是大人之學,而不是超人之學,那就不應當是極少數人才能夠達到的境界。

還要注意的是這幾句話中用的動詞,「知止而後有定」中的兩個動詞,都含有被動的概念,我們知道,知道後才會有,個人的努力在裡面基本上起不到什麼作用。但是隨後的「能靜,能安,能慮,能得」的狀語「能」,則說明這幾個過程是主動的,是個人可以努力的,當然也含有必須要有個人努力才能達到的意思。因此,止和定應當不是可以受個人控制的物件。

望有所可取,學淺妄議。

4樓:銜尾蛇snk

建議考慮用這句話來解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5樓:Clovemy

對於為什麼/如何「知止」,個人見到最好的說明是孟子的「盈科而後進」。

「源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 源頭裡的泉水滾滾湧出,日夜不停,遇到溝壑以後一定是填滿它才接著往前走,最後流入大海。有根本源泉的狀態是這樣的,孔子說的就是這個。如果沒有本源,就像七八月暴雨密集時那樣,大大小小的溝渠都積滿了水,但是這種『滿』,人可以站在它旁邊等著它變乾。

所以,聲望(自己或者他人認為的水平)超過了(自己的)實際情況,君子認為是可恥的。」

—————分割線—————

另外:關於最後一句「聲聞過情」,曾有老師說「便是程子評說孟子身上的一股『英氣』,孔子的說法就是『逝者如斯夫』,相對比較溫和。」兩者背後的道理是一致的,也許就是針對不同的場景吧。

6樓:陳雨

因痛苦使我向外馳求解脫法。漸明其根源在於自心無明之念。

無明之念分二

一:渾噩無意識之念

人一定程度上來說沒有自由意志我只是在大腦向我展現的幾個念頭裡做著有限的選擇。然大多時候我連選擇都沒做隨波於欲念驅使下意識的做出了大多的行為。這些無明的行為都作為種子存在於審者的倉庫中與那有明之種一同等待著被召喚。

若不能常將意志貫穿於種種念頭根據審者理論1 渾噩後浪推前浪。意志的明光自然被遮蓋出場頻率更少。故而習定

二:受情緒欲念影響的意識

由此念頭得受情緒影響的偏見。勢必無法更大程度的了解事物本身的樣子。正知需從正念來。故而習定。

擺脫二者剩下的自然就是清明的思維以及由其所得正知故而定後習觀*。經常在生活中一次一次擺脫二者。那麼根據審者理論1。

自然正念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那有限的選擇中。根據審者理論2。自然更容易擺脫欲念的拉攏而選擇正念。

如此一來自性常在。

審者理論

1:一件事越經常做與之相關的念頭就越經常被審者呈現在我們意識面前。

2:一件事越經常做為此事付諸行動時所遇到的阻力越小更容易依意志去執行。

觀:特指靜心觀念頭。看念頭的由來。以及它會造成影響由此而能生慧。觀想聖像淨土吾以為其本質還是在於心緣一物至之一處。是在修定。

以上是我以前思考的總結。以下回答題主問題

請修習禪定禪分止觀止禪是通過心緣一物的方法達到至心一處的作用每天抽時間練一練靜坐數息並將這種狀態帶入生活中覺知自己當下的每乙個行為動作思維念頭。 止禪功夫好妄念來襲時一下就將其呵斥出腦海再不思索故言止禪斷煩惱現行。

有了一定的止禪功夫就可修習觀禪吾以為觀禪為看自己的念頭因何而生起現在的念頭而這念頭又會導致什麼。心理學上的元認知(對認知及起過程的認知)就是觀禪的一種自覺覺他覺知明了。如此思考多了自會對自己有良好的覺知。

擺脫渾噩的行為念頭。長期以往自然靈明覺悟。故言觀禪斷煩惱隨眠

7樓:止戈先生

一直認為這裡的知止,止通志,目標所在!知道目標所在!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的平安。這裡知止,才有停止的意思!

而且這是針對當時的統治階級,並不是平民。所以屌絲們還是努力吧!別拿這當藉口!

也不要斷文取義!

8樓:廖真想

《大學》所說的「知止」,是指心理。意思是人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和情緒,不要隨意像外界擴散自己的慾望或者情緒。簡而言之,就是人不能控制自己不產生慾望和情緒,但是能控制自己的慾望和情緒不影響他人和盡可能不造成自己後悔的舉動。

如何做到呢,其實生活很常見:「人總會覺得說話聲音大,就有理。」所以吵架的時候,往往可以聽到聲音大到氣衝霄漢;人被情緒控制時,往往聲音會不由自主的變大,如果你能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音量呢,那麼你就在「知止」上,邁出了一步。

9樓:beyond xp

不請自來。

踐行過一段時間這個句子。真實現實中踐行過,差不多一年。

當時在做乙方專案,壓力非常大,然後乙個老大哥為了給我心裡建設,給我說了題主的這一段話,半年多快一年都在踐行知止這兩個字。當時他對知止這兩個字的解釋是,知道事情終止的條件與形式,他的理解就是最壞結果是什麼,到最壞的結果後把這個事情給終止掉,不再承受。

回到專案,那我最壞的結果就是專案搞砸,第二期合同搞沒有,自己被解雇。這樣一看,跟我關係最大的,最多我就是被解雇咯,但是解雇我能重新找到工作啊。老大哥(公司領導)也明確說了,專案結束公司也不會怪我,開心就好。

那這樣心情就有底了,確實壓力沒那麼大。但是你知道的,在這種心裡下,一直暗示自己大不了被解雇,壓力小了的同時,慢慢會沒有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在壓力舒緩,專案成員(包括我)不會被我逼到瘋的情況下,慢慢少了那股氣,會過得感覺更不舒服,不是重壓下的舒服,是那種慢慢變喪的感覺。

這樣半年多,慢慢覺得並不開心。一直沒有找到原因,加上做乙方比較久,不想再做下去,同時有之前的客戶來挖我,其他行業的,所以辭職了。後面一段時間我覺得精神狀態不是很對,所以參考了一些網上的解釋,覺得把知止改成知道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也是我們做事情所希望的最終形態),再在現實中應用,覺得比較合適。

止,即是目標達成的條件,什麼時候達成什麼事情,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安排能有條理,也能定下心來。專案壓力大,如果你的目標是來做好專案,客戶滿意的,那麼你就應該在大壓力下找到最能讓客戶滿意的事情精益求精,或者加強溝通,哄好客戶,其他能擋則擋;如果你是來借這個專案鍛鍊、培養自己能出去一起打天下團隊的,那麼在大壓力下,讓自己的團隊去找感興趣的、和專案有關聯的點去攻克,把客戶的壓力當耳邊風。至少在做事情的時候,你是心安理得的,有方向的。

很慚愧過了這麼久才悟出這個事情。共勉。

10樓:朱有福

學習、修道、自省是行,學什麼、修什麼、省什麼是止。止不是停止,更像佛教中的「持」。

至於說克制、自律的,也沒什麼大問題,但是不如前者精進勇猛。

11樓:Sean

對於這個問題,根據目前的解釋,我是想不通的。朱子的說法」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我覺得並不能全面解釋《大學》開篇的這個」止「。我的解釋是這樣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目前的解釋認為「知止」就是清楚自己的人生歸宿,可若如此解釋,就無法開始依次完成「知止—有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因為大部分人無法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人生歸宿。

我認為這不是乙個單方向的直線,而是乙個可以循序漸進的圓形,即「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得而後知止」第乙個「知止」是大方向的使命感,就是盡善盡美,就是孔子說的:「為君,止於仁;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中國人交,止於信。」當我們有所得、有所悟,會逐漸細化自己的人生目標,找到自己的人生歸宿。

其實也正如我們的教育體系,從小學到高中是義務教育,我們發現了自己喜歡的專業,進入大學接受專業教育,然後找到自己願意奮鬥一生的事業,進入研究生教育或者就業創業實現理想。

再舉例來說,小學的時候,我就把自己的目標定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乙個目標一直激勵著我,每次學習上有所懈怠時,想一想這個目標就會讓自己安定下來繼續努力。這也可以說是做到了「知止而後有定」。到了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之後,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理想,希望通過讀研來實現它,這可以說是「得而後知止」,進行了乙個迴圈。

小學的時候無法像現在這樣對未來的目標如此明確,如果線性地來理解這句話,顯然是不科學的,唯有迴圈開來。

12樓:俠心隱者

先深度理解何謂至善!(很多時候,當自己真正理解了乙個東東後,就會發現:這,不是我所需……)

然後,(如果自己認可這個「至善」的話)一切起心動念皆從「往這個至善的方向發展」為根基。

做到第二步後的那個境界,即是」知止「

知止,怎麼解釋?

空氣濾心 懂得停留和依附於的意識。儒家經典啟示的天賦人性精神並不能夠至善,只能向善和擇善。天道才是至善至美的,天道倫理在 道德經 道德經啟示的實際上是高於人性的法治精神。儒家經典啟示 止於至善 是停留依附於天道至善。唯物意識弄出個 崇德至善 就太沒有文化信仰意識來,正確的說法該是 崇德向善 止是停止...

《大學》總綱「知止而後有定」,「止」在現代應怎麼樣選擇?

大學 的宗旨,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志向堅定 志向堅定才能心態平靜 心態平靜才能安之若素 安之若素才能深思熟慮 深思熟慮才能臻於至善。簡言之,就是 知止而後能得 這裡的 止 意思不是停止,而是停在何處,即目標。知止 就是知道目標所在。這裡的 得 意思不是得益,而是達到 實現...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是Ne的典型,還是Se發揮到極致的表現?

深夜詩人 戲中伶 這裡Ni更多一點 也許Si高了也行 因為這裡精神 感官 神 是主體,也就是說這份感知來自內在 因為 不以目視 神在官認為應該停止的情況下依然想要行 這兩點都是不注重感知外在而注重自己內在的感知 也許還有判斷?明知應該停下來還要繼續前行,可能還有Fi在裡面反正跟外傾功能的關係不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