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博爾赫斯?

時間 2021-05-06 02:23:59

1樓:瓊玉

普天之下並無新事,一切新奇事物只是忘卻。凡人必有一死的朝露式輓歌讓我對博爾赫斯的無限崇敬達到峰頂,如果我將永生或許我也會在某個世紀變成荷馬變成博爾赫斯或是任何乙個人,並在一千年後忘卻一切。在字與字的縫隙中構建出無盡迴廊般巨集大的宇宙,這是何等的至福啊。

世界上所有的鏡子看著我但沒有一面能反映我,博爾赫斯,你便是我的阿萊夫,但願如此。「我曾是荷馬;不久之後,我將像尤利西斯一樣,誰也不是;不久之後,我將是眾生:因為我將死去。」

2樓:Cosmos

他認為他的創作是由聖靈給予故事或寓言的開頭與結尾,而自己能做的只是把中間的空填出來。

某種程度上《小徑分岔的花園》就是這種想法的投影吧。不同的小徑交錯重疊,最終抵達同乙個終點:花園。像是人生不管怎樣走,終點都是死亡的結局。

當我想到死亡的必然性,想到死亡,我便滿懷希望,滿懷期待。

他對死亡的看法帶有一種肯定,而不逃避。當醒來時看清鋪在面前的這一整條道路而感到厭煩——所以有了分岔的小徑,它們都通向死亡,但是有各種可能性,當然也有各種錯誤。巴恩斯通問博爾赫斯:

當你在生活走錯了路,你都碰到過怎樣的災難或好處?博爾赫斯答:

所有這一切都是詩人的工具。乙個詩人應當把所有的東西,甚至包括不幸,視為對他的饋贈。

站在不確定的分岔路口,你只需要明白終點一定是某個固定的事物,剩下的東西交給你自己去辦。生活是多種可能的。就像這位失明的老者依然不停思考,他知道自己一定會死,但是失明決不會阻擋他去擁抱自己的夢。

在夢裡他創造另乙個世界——另一種可能。在迷宮裡他又創造了迷宮。

3樓:Non-savoir

東晉末年有位殷仲堪,為臥病的老爸煎藥而薰壞了眼;這乙隻壞眼睛和那一只好眼睛想起父親時都會流淚。這種奇特的不對稱關係,給了他強烈的不安全感。不敢照鏡子,因為四隻眼睛理應深情對視,但是二明二暗的交叉,讓他不再確信世界的完整性了;不敢翻閱荊州歷史文獻,因為無頭的關羽騎著一對美麗的丹鳳;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眉毛因為羞怯甚至不敢再跳舞了,膽敢驚醒一雙不對稱的眼睛,你要殷仲堪看見世界敞亮還是深海無人?

據本人的臆測,在他身上應該發生過這麼乙個故事:乙隻看門犬聽到腳步聲就止不住地狂吠,睡在花園裡的主人從美夢裡驚醒,提劍欲殺此狗,卻發現來了一張和夢里長得一模一樣的沉默的方臉。沉默者事實上是睜不開眼睛的;噫,有話不說,是酣夢還未醒麼!

而雙目失明的博爾赫斯,則在這無量深的夜池和不知何處來的馬蹄聲中,創造了一座懸於上帝之眼之上的迷宮,這座迷宮,可能是圖書館與天堂的疊影,可能是那個青島人夢中的紅樓花園,也可能是博爾赫斯在馬德里的旅館裡撫摩著的圓柱。迷宮裡的皇帝是博爾赫斯,他寸步不離自己的龍椅,卻創造出了無數個看不見的城市。

(從這字數嚴重不對稱的兩段話可以看出,我那只壞了的眼睛是深愛著殷刺史的,而那只明亮的眼睛甚至連博爾赫斯都看不見呢!)

4樓:

他告訴了讀者世界無限延展的可能性(如果不落入他的圈套,即延展是某種意義上的縮小的辯證法闡釋的那樣的話),平行並列、鑲嵌交錯。想必博爾赫斯讀過唯心論的叔本華式的哲學,也熟通東方哲學觀和世界觀。

敘述的結尾轉換角度,暗線才是主要推動力;敘述中的不確定性節點把敘述引向了沒有界限的虛實混沌之中,夢境亦即現實;敘述的結尾也可以推翻之前的敘述,通過留白增加不確定性;人物的身份無法在矛盾和模糊中確立。

博爾赫斯是作家中的作家,他的作品是虛構上的虛構。筆下的世界,無窮無盡,那麼廣大,對立可以統一,真假可以融合,就像那個阿萊夫一樣,一葉一菩提,小即是大,少即是多,而言語層次上的上級「大「和「多「,不過只是擁有既定概念下的意義;所以,永恆也是目前的靜止,廣闊之地是空間的凝固。

他不需要其他的世界,他掉書袋是那般的艱澀而赤誠,圖書館就是他的世界,他在一本本圖書中建構了自己的王國,或者說,他自己就是乙個世界。

5樓:易水寒

剛剛看完永生,寫一點淺薄的感想。

生命永不終結的人生像被迫參加一場開了掛的超級馬里奧遊戲,在這場遊戲裡,馬里奧不會被怪物傷害,掉進深淵也不會喪命,只是漫無目的的奔向並不存在的關底。

根據墨菲定律,如果一件事有可能發生,那他就一定會發生。如果生命失去盡頭,魯福就一定會而且會不止一次的成為荷馬,並在某個時刻寫下ODYSSEY,荷馬也會不止一次的成為魯福,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任何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個人的面目越來越模糊,魯福會被時間抹去,個體都終將被群體抹去。根據概率論,在無盡的生命輪迴中,賢會被愚抵消,善行會被惡舉抵消,努力會被消極抵消。

一切行為都會被抵消到無限接近為零,生命終將失去意義,最終會像,「有乙個永生者,從來沒看到他站起來過,乙隻鳥在他懷裡做了窩。」

在《永生》裡,生命被無限的延長,在現實中,生命也可能被無限的縮短,假如我三十歲找了乙份穩定的工作,過上一成不變的生活,每天做一樣的工作,面對同一群人,也許等到我臨死的那天回首往事,原來我這幾十年只是重複了一天的生活,我也會發出那句悲鳴吧,「原來我三十歲就已經死了,只不過八十歲才被埋掉。」

在無限的生命裡,重複的輪迴使生命失去意義,如同在有限的生命裡,重複的工業化生產對物質的衝擊。中世紀,一面玻璃鏡子可以作為珍奇的寶物進獻給公主的婚禮。現在鏡子在流水線上數以萬計的被生產出來。

但是數以萬計的鏡子的總價值和當時進獻給公主的一面鏡子是大致相當的。當物質在流水線上不斷的複製,它的價值和意義也在不斷的被稀釋。

也可以說,僅從物質上能夠得到的愉悅感來說,我們每個人和王思聰能得到的一樣多的。正如培根所說,「當滿足了基本的生活必須之後,乙個人擁有的金錢越多,他從金錢當中所能夠得到的樂趣也就越少。」

文學作品裡經常會有乙個人偶然得到一筆巨大的財富,就可以為所欲為的情節。這種對金錢無窮力量的認可只存在於尚未擁有過如此巨大的財富的人心中。金錢可以解決埃德蒙的問題,但是無法解決賈寶玉的問題,他的答案只能去佛門尋找。

偏遠窮苦的山村裡,乙個青年幻想著有哪怕十萬塊就可以解決自己生命中所有的問題。我們身邊無數身家百萬的人正在被生活逼迫的焦頭爛額。

錢只對沒有錢的人才最有用,這真是個諷刺。

在有限的,並不算太長,也不算太短的生命裡,也會有一些歷久彌新的事情存在,比如吃美味的食物,比如和漂亮的姑娘滾床單。我覺得這要歸功於人類對於生理需要的健忘性,時間把興趣的刀刃銼去,遺忘又重新將之磨礪出鋒芒。所以我覺得如果死亡是眾神賜給人類第一樣最好的禮物,遺忘可能就是第二件了。

6樓:

有幾位作家在寫三偽文學的文學工人中受到極大的崇拜,但是在世界主流文學中,地位並不太高,搜尋外文資料就會發現,評價寥寥。比如格里耶,博爾赫斯、科塔薩爾等,其實,博爾赫斯在國際文壇受壓抑實際是文學工人的崇拜害了他。文學工人不是作家,對博爾赫斯的崇拜,使得博爾赫斯黯然。

而且諾貝爾文學獎本來是要受給博爾赫斯的,後來諾獎委暗中調查,發現博爾赫斯有三偽文學的傾向,遂放棄。

7樓:kaimook

好想說一句

看看他文章就好了

當純欣賞是不錯的選擇

深入研究簡直就是。。。

真的懷疑博爾赫斯的腦洞真。

。。。。

。。。。

。。特喵的大

8樓:肉臉sy君

絕不敢冒昧評價

只是想說一句高中時在教材上讀到《沙之書》給我帶來的震撼絕不亞於初中時教材上星新一的《喂,出來!》

人教出版社能把這類作品選做教材是我們學生的幸運

9樓:鳴玖

我最愛的兩個作家,公尺蘭昆德拉和博爾赫斯。

昆德拉更擅長把情節性不強的主題寫出引人入勝的感覺,博爾赫斯則是勝在情節和描寫,構造出乙個神秘感十足的世界。

非要評價的話,乙個字,屌。

10樓:

Probably Jorge Luis Borges is the earliest Mogician. (《沙之書》,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p117)

11樓:趙毀橋

很多人都很提到他的詩。他自己,也是更願意把自己看作乙個詩人。可是給他帶來名望的,並不是他的詩歌,而是他的短篇。

他是很少乙個可以不受時間空間束縛,在各種文明和歷史之間自由川行的作家,適可而止的哲學思辨結合在文字與敘事豐富多彩的變幻裡。虛構對於他來說才是作家的本職工作,而他把這項工作發揮到了極致,他會引用從來就不存在的人和虛構的書而且說的煞有介事,或者乾脆虛構一些不存在的文明去描寫他們的荒謬和無意義。他吸取了太多西方和東方的傳統,從而可以帶有學究氣的玩世不恭。

12樓:武迪

不知道為何,在我的意念裡,博爾赫斯和萊昂納德·科恩的影像是重疊的。我在讀博爾赫斯的時候,腦海裡總是浮現穿著藍色雨衣的科恩在午夜街上,在聽科恩的時候,想到的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落日和博爾赫斯的庭院。

兩個老男人,對世事洞察,對自身卻迷惑不已。

貼一首西川的詩,權當代表我:

重讀博爾赫斯詩歌

——給Anne

這精確的陳述出自全部混亂的過去

這純淨的力量,像水籠頭滴水的節奏

注發布歷史的缺失

我因觸及星光而將黑夜留給大地

黑夜舔著大地的裂紋:那分岔的記憶

無人是乙個人,烏有之鄉是乙個地方

乙個無人在烏有之鄉寫下這些

需要我在陰影中辨認的詩句

我放棄在塵世中尋找作者,抬頭望見

乙個圖書管理員,懶散地,僅僅為了生計

而維護著書籍和宇宙的秩序

(西川)

13樓:「已登出」

大二的時候,當我對這個世界了解還不深的時候,博爾赫斯用鏡子、花園、迷宮、庭院告訴了我乙個黑暗但並不悲傷,驚人但並不癲狂的訊息:創造Phantom的我本身就是乙個Phantom,愛做夢的我其實生活在夢中。

14樓:埃里萌

不評價!

只想說,愛上他是因為「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這篇文!

曾經想把它抄送給暗戀的男生無數次。

現如今,男生已成大叔,它還靜靜地躺在我的腦中。

在無人的時候,誦給自己聽。

如何理解博爾赫斯的 你不是別人 ?

閒庭淡月 當時失戀身處巨大痛苦的時候,讀到了這首詩。一下覺得完全就是我當時的心境。身處巨大的痛苦時,我祈求從文字,從佛學,從哲學從各處來尋求幫助,可我發現,那個時候的我,什麼都不能拯救我。你不是別人,所有的痛苦都要自己消化,沒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自己身處其中,才會有切膚之痛。就是你深深的希...

博爾赫斯究竟讀過多少書?

Non savoir 故事中有關我個人的部分到此結束。這句話嚴格來說並非出自博爾赫斯本人。把它像蠶絲一樣吐出來的是 特隆,烏克巴爾,奧比斯特蒂烏鴉 的講述者。如果你是一粒恆河沙,或者乙個正在翻閱 另乙個人 的讀者,你大概不會相信博爾赫斯這個名字真的可以進入乙個正在流動的故事中扮演自己。考慮到我自作自...

為什麼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比博爾赫斯還難?

Neutrino 奧爾加 託卡爾丘克是18年的諾獎得主,波蘭女作家。她的作品讀下來其實個人感覺說沒有太難,只是有一點不知所云,或者說跳躍。特別是在看 雲遊 的時候這種感覺特別強烈。當然比起某些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寫得顯然是在水準線以上的。但比起世界一流的作品,還是稍顯分量不足。託卡爾丘克的文章有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