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詩歌創作中古體詩是否應該存在?

時間 2021-05-30 13:41:35

1樓:Daoist

完全由寫作者的個人意願決定。偏向於古風的作者大可以嘗試古體詩的寫作,這是沒問題的,但問題在於所創做出的作品是不是真正的好作品。好作品的衡量標準在於是否是生活所需,是否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只要能反應當代的風情,無論什麼文體都是好作品,比如「我有一壺酒」那首詩,外貌是古體詩,但寫的真真切切是現代人的情感。相反,如果古體詩仍然拘泥於風花雪雨,就完完全全與時代脫節了。

2樓:大西

毛筆有沒有必要存在?

繁體字有沒有必要存在?

麻將有沒有必要存在?

春聯有沒有必要存在?

我能說,除了Sunny、空氣和水以外,沒有什麼東西是必不可少的嗎?

我國的詩,在於言志,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你如果想寫古體詩,那古體詩就有必要存在。或者說只要有乙個人想寫,那就是有必要存在的。我不認為這是乙個問題。

另外我想說的是,現代詩歌和古體詩是兩種東西,就像通俗歌曲和民歌是兩種東西一樣。現代詩歌並不是古體詩的新版本。從形式上,它更接近於分行散文,而不是中國詩歌,它並不能取代古典詩歌的作用。

另外我還想說的是,現代文與文言文之間不是割裂的,文言文是現代文的根,如果你仔細看的話,現代書面文字中有大量的文言文,最典型的就是成語。我們的文書中,包括法律條文都有文言存在。

3樓:一介流水生

只是表達的形式變化,而不是優勝劣汰那麼簡單的,按照這個邏輯……現代漢語白話文其實效率遠遠不如古文,為什麼推行白話文,是因為要大家都能夠明白,雖然簡單但是浪費,表達意思準確性也差,反而容易歧義。

所以,白話文和古文體,你覺得哪個應該消亡呢?

4樓:好說歹說

持否定態度。

因為,需不需要進行一類詩歌的創作,不論是古體詩還是其他詩,都不應該由時代來決定。

就像菜品,有很多古方,也有很多新創的很棒,但是古方就不需要做了嗎?

當然需要,能讓現在的人嚐到古時候的味道,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詩歌也一樣。

詩歌創作如何避免無病呻吟?寫出好詩需要哪些訓練和學習?

蘇 飄 萌 好吃 胖紙 坦腹 如夢 流量 軾 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入。心手相應。知乎詩人 性情之內,不知有文字。無意可入,無事可入。有手就行,抄到 爽到。雲泥之別,如是而已。不要和大佬對著幹,不要和自己對著幹。這一條就做不到,其他技巧免談。創作是手段,不是目的。想不通洗洗睡。 ...

我如何提高現代詩歌的創作水平?

已登出 以你目前的情況,我覺得對具體作品進行點評對你幫助不大。推薦幾位詩人,他們的作品也許對現階段的你有幫助。冰心 繁星 春水 宗白華 流雲小詩 郭沫若 女神 艾青去延安以前的詩 山休丶 瀉藥1.時刻記住你不是在寫散文。2.想一想,怎麼才能讓自己的語言不亂糟糟的,如何更加樸素。3.多讀。中外的現代詩...

什麼是詩歌中的意境?

滄海巫山 月亮代表思鄉,月亮是意象,思鄉就是意境 楊柳代表惜別,楊柳是意象,惜別就是意境 蓬草代表顛沛流離飄忽不定,蓬草是意象,流落就是意境 優柔 長煙落日孤城閉。悲涼浩瀚。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傲氣凌人。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悠揚哀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自賣自誇 Charl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