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創作如何避免無病呻吟?寫出好詩需要哪些訓練和學習?

時間 2021-06-01 18:55:05

1樓:

蘇·飄·萌·好吃·胖紙·坦腹·如夢·流量·軾:

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

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入。

心手相應。

知乎詩人:

性情之內,不知有文字。

無意可入,無事可入。

有手就行,抄到、爽到。

雲泥之別,如是而已。

不要和大佬對著幹,不要和自己對著幹。

這一條就做不到,其他技巧免談。

創作是手段,不是目的。想不通洗洗睡。

2樓:留取殘荷

楊逸明:

要成為乙個詩人,必須要具備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殘荷按:部分是天賦,部分是後天涵養陪練出來的)。語言的功力可以用三張「試紙」一試。

第一張「綠葉紅花」:小學生作文。寫實。

人人眼中之景,人人能道之語。第二張「綠嫩紅鮮」:中學生作文。

有文采。人人眼中之景,非人人能道之語。第三張「綠肥紅瘦」:

詩家語。詩人眼中之景,非常人能道之語。三張試紙,第一張要寫得「通」,這是體現作者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

第二張要寫得「美」,這是體現作者的審美情趣。第三張要寫得「妙」,這是體現作者的思想和智慧型。只有寫到妙,讀者才會拍案叫絕。

既然是「諷刺詩」,就只需一根刺,扎在穴位上,使人感到痠麻即可。現在有很多的所謂「諷刺詩」,或掄起大棒大棍擊人皮肉,或舉著刺亂戳亂扎,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諷刺詩」。不但沒有現實的意義和作用,連詩詞的富有審美情趣的可讀性都失去了。

殘荷按:張愛玲曾經說:一般所說'時代的紀念碑'那樣的作品,我是寫不出來的,也不打算嘗試。這就是她獨到之處。

乙個比較好的訓練方法是:只會讀了別人的好詩然後驚嘆傾慕——可進而分析,令你驚嘆的是什麼?布局,措辭,還是思維方式?只要有興趣,並下功夫,總可以領略總結出一些的。

3樓:一山白小生

寫就好,稼軒尚且為賦新詞強說愁,吾輩何必強脫俗。況且文章憎命達,窮困潦倒換一首好詩也未必值得。不求生前身後名,隨便寫寫自愉即可,若得三五知音,便是幸甚至哉了。

4樓:五星出東方

寫詩語感和情境特別重要。而現代人因為從小沒有訓練對聯和朗誦,很難讓自己寫的句子充滿音律美感。要培養語感,最好的辦法是背誦與朗讀,詩讀百遍,其趣自現。

而情境則需要經歷,書屋裡的寫出來的永遠不是生活,生活寫出來的才能放到書裡。舉個例子,顧城寫過這麼一首詩:

你默默地轉向一邊,面向夜晚。夜的深處,是密密的燈盞。它們總在一起,我們總要再見。

再見,為了再見。這裡的用詞並沒有多麼新穎別緻。但是某個夜晚,在自己也許離別的那一刻,不恰如此情境麼?

高中生寫出這樣的文字算無病呻吟嗎?

我個人的看法是我不會覺得這是無病呻吟。這應該是都會有的一段經歷吧。我以前也喜歡這樣寫一寫的,等回過頭再看看或許會有不同的想法。不是大佬,也不知道提什麼建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胡言亂語,希望沒有造成你的困擾 鬼月 無病呻吟的意思,引申義為 沒有值得憂傷的事而嘆息感慨 青少年時期並不是沒有值得憂傷的事,...

改如何改變自己無病呻吟的狀態

超級內向的改變記 你需要更多了解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動力。你需要了解自己的問題,比如說是否有情緒問題,自我管理的問題,時間管理的問題,表達的問題,精力管理,自我賦能的問題等等,再針對每乙個問題去做些調整 一定是有哪方面的問題,不然你不會有現在這樣狀態的呈現,建議你可以讀一本書,叫脆...

如何看待文學若是「風花雪月」就是無病呻吟,「針砭時弊」就是坦坦正道的觀點?

瀉藥。一疲於為政,倦於效命,試問,我等為官之人,怎能辜負大好春光,滯留在這北國帝京?怎能不去綠野之中,怎能不臨清流之濱,把酒開懷,提筆賦詩,一首一首,一樽一樽。二 白如百合,潔似銀燭,形同曉星,纖莖微曲,蕊頭鑲著紅紅的邊兒,燃燒著一腔的愛慕。早早開放的水仙花,在園中已成行成排。好心的人兒也許知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