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在人,我們該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時間 2021-05-30 10:10:04

1樓:和平

知識分子有個問題,就是把儒家當作純粹的知識來研究,這犯了大忌。儒家所說之知,非見聞之知,而是德性之知,這需要體認,需要「實證」,比如《明儒學案》裡羅近溪學案那塊說的,僧人評價羅近溪已經滿了,其他人還需要見性。這個「滿」該如何理解?

窮盡你思維,也不可能理解到。其次羅近溪說解攬方舟明目張膽大行其事有該如何理解?

中庸之道,不是古代人特有,也不是中中國人特有。

良知,人人本有,聖人有,凡夫也有,善人有,惡人亦有。所以說人人心中有仲尼,仲尼是聖人,聖人是良知,良知凡聖具有。

良知,即天理,即性即心,窮理盡性,說的聖人之事,是生而知之,是安而行之,生知安行。

但是做不到的話,就先體認,所以孟子說發現四端,擴而充之,就是誠意,就是義利之辯,是存心養性,需要也就是北宋理學說的主敬,持敬。

聖人之心,衝模無朕,永珍森然已具,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是以已發未發無不是中,故而發而無不中節,是謂之和。何也,和者,中也。中庸者,中和也。已復其良知本體,其本然一體乃至善。

古今中外,無不具有良知,不待慮而知,無聲無臭,良知即中。

2樓:夢遊計

愛為情之過,憎為情之不及,無過與不及謂之中。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迎為過,將為不及,不將不迎謂之中。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謂之中。

達理謂之中

庸,庸常之謂。通情。

通情達理謂之中庸。

作為乙個年輕人,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ZAKI 年輕人還是要追尋夢想,早知道,一旦穩定下來了,顧及和牽掛就多了,猶猶豫豫中就成了溫水煮青蛙,然後看著無限活力的年輕人,只有羨慕的份了。 Poison灬乄 夢想這個東西,是首先你沒有餓著肚子去實現。平平淡淡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多問問自己,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我一直覺得夢想這個東西是建立在一定...

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物化?

目前看了多個回答,個人感覺 物化是對男女性的評價,涉及兩性領域,女權主義。也感覺對男性忠犬,小鮮肉的要求是物化。對女性綠茶婊,白蓮花也是。偏偏有些人不弄清楚事實跟風標題。我們實事求是。可是現在大多時候要個真相都是炒作。耶,我開匿名了。 正確理解物化的方式是接受物化的存在,認可物化的意義,世界上所有以...

新時代的我們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最初文字估計應該是 民可使由知,不可使知知有一種精神屬性是 民 擁有這種精神與心智屬性的人就是 民 相反的是君子 聖人。民,最初涵義是盲目的,昏庸的,視覺不靈光的,民與 貞 臣 意思相反,有點像有眼無珠,睜眼瞎,沒眼光。君,聖人,是體液中有內涵,有賢達,有靈感的 民可使由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