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師的有與慧能大師的無是一致的,本質都是在表達空性

時間 2021-05-30 03:41:55

1樓:普波居士

是這樣的,玄奘大師是從唯識法門契入的,是著重於唯識的。慧能大師是修從般若法門契入的,著重於般若。

般若、唯識如同佛法的兩條腿,是相輔相成的。玄奘大師是唯識為主,般若為輔,度化眾生;惠能大師是以般若為主,唯識為輔,度化眾生。

唯識是講有,目的是破有;般若講空,目的為破空。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諸佛中道義。

不懂般若唯識究竟義理的,很容易把兩位大師,用高下來來比較。豈知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兩位大師所傳、所修之諸佛法要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契入法門不同而已。

2樓:洪權

越傳越離譜!對名稱和現象亂套。

禪宗的無,是無雜想,亂飛的念。誰在看?有個看的,再透過這個,找到那個源頭的資訊。

如果,禪修是無,還找什麼呢?

唯識有,是不斷提純,去掉非我。這個不是有。而是減少干擾。唯一能做主的,不變的提煉出來。

而這種做法,叫空性。

大家都做一件事,為什麼越傳越離譜呢?

3樓:

實際上玄奘法師(唯識)並不是說有,慧能法師(如來藏)也不是說無。

至於空性,那又是中觀的說法了。

那佛祖說的是啥?乙個字表達。你可以嗎?

4樓:能依

玄奘大師猶如佛教界的鋼鐵俠。

用嚴密的佛學知識包裹武裝自己。

慧能大師猶如佛教界的蜘蛛俠。

悟自身的自性聖智自度普度眾生。

鋼鐵俠,蜘蛛俠,都是人,都是俠。

雖然現象有別(相),本性不二(性),

他們之所以被人崇拜,

是他們的俠義之行為(用)。

我們若套用鋼鐵俠和蜘蛛俠的外相裝備,也成不了他們,要學習他們的俠義行為(用),你也可以成為讓人尊敬的俠。

5樓:齊天大聖

玄奘法師和六祖慧能完全不是乙個重量級的,玄奘法師是古代高僧中出類拔萃的通家,所翻譯的佛經完全挑不出毛病,也就是說他在佛理方面已經無懈可擊了,只差四禪八定或者神通的成就了,玄奘法師一旦具備禪定,必定會證果。而慧能完全就是不懂裝懂,如果六祖壇經記載的屬實,六祖所主張的實修和實證,完全是偏離了佛教的,所以他對佛法是十分匱乏的,根本和玄奘法師沒有可比性。

空宗和有宗是中觀唯識兩大宗派,玄奘法師的確是有宗的代表人物,但是慧能代表不了空宗。在中國,能代表中觀宗的是鳩摩羅什法師。空有二宗其實本質上並沒有差別,尤其是在空性這個環節,中觀和唯識的見解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唯識宗稱空性為真如,但是不論空性或者真如,都是代表諸法無我性。

空或者有的命名,或許是根據兩宗側重點不同而施加的名稱,比如唯識宗非常強調第八識,認為第八識是一切法中最殊勝的,可是中觀比較喜歡認為空性是最殊勝的,但是兩者都主張緣起性空,沒有矛盾。不過中觀不認可第八識,認為是唯識瞎編的,但這個不影響緣起性空的核心教義

6樓:Garfield Yu

朋友,大乘上的「性」、「相」二宗是「不二」的,所以朋友認為,「玄奘大師的有與慧能大師的無是一致的」的觀點,是完全的正確的。不過就朋友的提到的「本質都是在表達空性」我展開說兩句。

「性相二宗」在對佛理的闡述上,側重是有所不同的,這也是造成很多人覺得「性相二宗」義理有矛盾的原因。實際要想將「性相二宗」融合起來,想真正的弄明白大乘,乃至整個佛教在玩什麼,就需要知道大乘佛教在修些什麼?因為中國佛教的「性宗」更為昌盛,更為人所知,而「性宗」常常說要「悟自性」,於是很多人都以為佛教在教人「修自性」,實際「自性」不用修,也無法修,因為作為「自性」的「佛性」是本有,本自清淨,本不需要修,實際佛教真正要修的是「相」,就是要去除雜染之「相」,將佛「性」的清淨之「相」展現出來,所以佛教的所有修行,乃至最終的成佛都是「相」上的事情,只是從佛「性」本有的角度來說,修行之「相」本身不是證悟的目標,其也是「幻化」的。

於是從以上就可以明白,大乘的「性宗」談的主要是「目標」,而「相宗」談的主要是達到目標的具體方法,所以這兩者雖有不同,但也緊密相關。如果不通達「性宗」,體悟不到「佛性」,那所謂的修行可以說是盲修瞎練;如果不通達「相宗」,不了解「真如」的種種幻化,那就會找不到通向「佛性」的修行之路。

也正是由於以上「性相二宗」的不同與聯絡,於是從唯識宗祖師玄奘大師「相」的角度來說,佛教的修行之「相」是「有」的,於是最終證悟的目標——「真如」(佛性的另乙個名字)也是「有」的,但從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性」的角度來說,「佛性」是本有,其本是「無相」,修行之「相」本質是虛幻的,諸相皆是「無」。但從最終的「真如」、「佛性」來說,「性相二宗」要導向的目標是一致的。

實際大乘佛教最大的乙個問題,就是「佛性」既然的無相的(性宗、中觀),那佛在成佛之時,又要通過什麼樣的「相」將其展現出來(相宗、瑜伽)?所以不能將「性相二宗」融通,反而覺得「性相」有矛盾的話,那有可能真正的通達大乘嗎?那有可能真正的解得如來真實義嗎?

朋友不妨自己想想。

7樓:於海洋

怎麼說呢。聖經,老莊,佛經,如果都讀過,不用深入簡單看一下就行。

然後把興趣面在擴大下,孔孟,易經,西方哲學,也是簡單看下。

為什麼幾千年前的思想如今依然適用呢?

人心自古以來並未變過唄。

幾百年後如果有人理解並贊成我,那這人如何如何,我記得莊子有這麼一句佛經後人如何如何當是真見如來,佛經此種描述更多。

分析慧能還是玄奘,慧能玄奘會不會相視而笑?

禪宗南宗慧能大師主張的頓悟說和北宗神秀大師主張的漸頓說,互相矛盾嗎?有高下之分嗎 ?

五祖對神秀偈語的評價是 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如果相信五祖說的,神秀比慧能的境界是有差的。但並不是說這兩個偈語有矛盾。神秀的意思是心本清淨,但客塵煩惱牽著難以成佛 慧能對神秀有所補充,心本如虛空,如何被客塵染汙?因此只要找到含藏萬法的心中與客塵共振的因素,把它...

有哪些著名的美術大師?

已登出 塞尚,丟勒,費欣,莫蘭迪,倫勃朗,莫蘭迪,格勒茲,凡.戴克,畢卡索,趙無極,賈科梅蒂,高更,多的很呢,欣賞和學習不必只盯著乙個方向,國油版雕還有其他的藝術形式都值得學習 淪散 這本買來讀完即可,從史前藝術到現代藝術的真 全介紹,裡面提及了大部分對藝術史影響深遠的大師和藝術品 給你們附上從中世...

關於六祖慧能的一切法與無唸法?

淺笑 一切有為法,包括世間法和出世法。世間法包含很多東西,人情事故 行為管理等。出世法則包含各種佛經,各種流派的修行方法,包括我們稱為迷信的那一類形式。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順心時會消逝,不順心時也會消逝,應時時以不執著不斷滅的 不取 態度對待。修有為法而不執著 不斷滅,便是修無為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