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莉拉這個角色,她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時間 2021-05-12 07:01:31

1樓:

個人更喜歡莉拉一點,所有人接觸過她的人都會被她的才華吸引,感覺是神一樣的存在。萊農頂多算勤學苦練的學霸。另外,萊農對待性的態度有點隨便,她和尼諾的爸爸及尼諾都有過性行為。

而在這方面,莉拉更加純潔,儘管索拉拉兄弟等都愛慕她,但她拒人於千里之外,個人更欣賞她。

2樓:楊們們

聰明的極致就是裝糊塗嗎?莉拉說不

從頭到尾,她都沒有背叛過自己,她永遠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喜歡莉拉,也能理解萊農。但莉拉也並不一直討人喜歡,甚至看到最後一部分,突然產生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在這兩個討厭的女人身上這種想法,加上原著作者的表述方式,劇版高度還原,很輕易讓人產生錯覺,混淆了現實和虛構的人物,讓人凌亂。

凌亂之餘,又會忍不住想要關心兩個女孩的人生走向。

從女性友誼這個角度來看,萊農和莉拉的關係是近乎扭曲的,親密朋友間的確存在嫉妒、憎惡這樣世俗的感情。但在她們身上,這個點非常誇張,讓人忍不住懷疑她倆其實很塑料。

比如在婚前最後一次拜訪高中老師時,萊農妒火攻心地希望莉拉死的那部分,什麼樣的感情會巴不得對方死呢?

無奈,我們至多只能看到萊農至真的表達,而關於莉拉的想法,我們一樣跟萊農一樣只能靠猜。

莉拉是那個把所有人包括萊農都玩弄於股掌的精明女人,還是真切地把萊農當作她的天才女友卻由於嫉妒一直沒有說實話的發小?

她們之間會因為享受城區他人敬佩的目光,貪圖得到同乙個男人的愛,攀比誰的女兒更有天賦等原因而互懷敵意,還是會永久不倦地支援對方?

我想結局萊農的選擇已經給出答案——

不必再繼續尋找莉拉了。

但誰又知道萊農會不會動搖呢?在這段友誼裡,萊農一直感受到被打壓,同時她也長時間處於主動,她渴望了解莉拉的點滴,儘管這種主動示好懷抱著不夠單純的本意——她總想著莉拉在幹些了不起的大事,總想打聽點什麼。

也是由於一直這樣幻想,不甘落後的萊農,才在學業,以及後來的職業生涯中拼搏向上,取得了讓周圍人羨慕的成績。

如果沒有莉拉的刺激,萊農很可能會過上另一種人生。

在我們兩個人之間,一定要有人可以走出去。

萊農努力念書,當上作家,莉拉荒廢了自己的語言天賦,為了生計學了她並不感興趣的計算機。

萊農和教授丈夫離婚,莉拉和小時候那個可愛的賣菜郎在一起。

萊農在年老過氣之際寫出《友誼》這部巨著,莉拉「賭氣」出走……

看似兩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回到原點,一切彷彿都是天才女孩莉拉的謀劃。她做的每乙個決定,主張的每一件事,還有她寫的小冊子,似乎都預告著屬於她的精彩人生的開端。

萊農按莉拉希望的方式成長了,但太過聰明,聰明到看透一切的莉拉,好像早已不抱希望。

萊農對莉拉的好奇與關注,一方面源於莉拉自身的魅力,同時也由於她的自卑。

依附於莉拉,生活在莉拉的陰影下,《天才女友》第一部第一集中小演員萊農的眼神就說明了一切。從小就看到莉拉的優秀,這對孩童時期同樣是別人家孩子的萊農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

最後一部中,莉拉究竟有沒有在完成一部曠世巨著,這本著作的出現是否會徹底擊潰萊農的一生,萊農一直表現得很幼稚。

她渴望她的天才朋友這一生沒有辜負她與生俱來的天賦,但她又害怕,害怕她付出的所有努力都趕不上這個只有小學五年級文憑的天才女友。直到再而再地試探假設後,萊農終於接受她沒有什麼作為——

「那時候我很肯定,莉拉並沒寫稿子,她永遠不可能寫什麼稿子。我一直高估了她,她永遠不會寫什麼流傳百世的東西,這讓我心情好一些了,但同時我又覺得深深的遺憾。」

而莉拉,一直是乙個特別而神秘的存在。假設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的,我會好奇莉拉是怎麼想的(這個想法簡直是很萊農了,她這一生不都在猜測,關於任何事情,莉拉是怎麼想的,她一定有出人意料的,完美的,讓所有人都欽佩的想法和解決方案)。

我好奇莉拉就那樣扔掉自己的才華,放棄學習,是的,她曾經也跟萊農打賭,「我輸了,就繼續自己學習。」她難道沒有後悔和惋惜過嗎?

還是她真的覺得這一切都無所謂了。

她把一切都看得清楚明白,對世界有自己的一套認識(儘管中間近乎崩潰過,但她很快就平靜下來)。萊農甚至想過,莉拉是故意弄丟自己的女兒,因為她不想在她女兒身上看到她的延續。

如果萊農的猜測是真的,莉拉該是有多悲觀啊。

世上真實存在莉拉這樣的女人嗎?

雖然不像公尺凱萊、馬爾切諾、阿方索、恩佐那麼迷戀莉拉,但是真心覺得她很酷。

而萊農,收到布娃娃以後,也要好好享受最後這段人生啊。

3樓:Norah

她給人感覺充滿吸引力和危險。她美麗,聰明,卻又不諂媚於任何人,有時又固執的像頭牛,有時又狡猾的像狐狸,可有時又很脆弱,有些矛盾的特質同時出現在她的身上,但這一切都很和諧。

她是少數者,她是叛逆者,她是反抗者,無法被人理解和支援。甚至她的父母,兄弟和迷戀她的人,都無法支援她。 不了解她的人更是害怕她,又會諂媚於她的聰明。

她無法停止思考,沒有辦法得愚蠢。世界上有很多謊言,這些謊言是為掩飾一些黑暗,並不是真實就一定不美好,而是真像往往令人無法接受。看穿了所有謊言是不會幸福的,有的人是無法承受真相的。

她之所以會拒絕馬爾切洛,跟公尺凱萊對抗,都源於她認為這兩個人是屬於黑暗的那一邊的人。

莉拉的人生重滿坎坷, 所以我們才知道她有多聰明,多堅強,多有魅力。可是後來,我們也看到她很脆弱。莉拉可以在工廠做女工的同時,參與工人運動,學習計算機,被公尺凱萊尊敬和欣賞,然後開公司,讓別人為她打工,讓城區的人尊敬她,可卻無法擺脫女兒消失的痛苦,在老年以後才去那不勒斯以外的地方。

莉拉,其實他和尼諾在一起,可能是為了逃避婚姻,或者其它原因。莉拉可能沒有,或者她對愛情是麻木的。莉拉愛的是真正的有理想,有追求的高階知識分子。

莉拉離開尼諾,可能只是因為他發現的尼諾的本性,輕浮和不忠,並不是真正的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識分子。莉拉厭惡這樣的品格。要不然也不會去挑戰公尺凱萊,也不會拒絕馬爾切洛的求婚並嫁給斯洛凡特。

誰能替我解答 《我的天才女友》中莉拉痛苦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你為什麼喜歡那不勒斯四部曲?

如何評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尼諾薩拉托雷這個角色?

4樓:嘛嘛小姐

莉拉讓我著迷,

她就像王菲一樣,她們都很勇敢的做自己,無所畏懼、奮不顧身、坦誠、清晰的面對自己的慾望,

我們大部分人面對自己不確定的事情的時候,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總是三思而行,畏首畏尾,顧慮重重,

是的,這樣是保障一點,穩重一點,但我們內心還是渴望像跟莉拉一樣,想英勇果斷大膽的做自己想做的,拿到自己想要的,即使自私一點,不顧慮周圍人的感受,別人即使不喜歡我,我就是那麼的堅持做了自己,但往往都是這種人才讓別人喜歡,那種膽小鬼猶猶豫豫的人才不被喜歡

但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成了膽小鬼

看到莉拉自私的片段我不討厭她,反而在我內心很羨慕、嚮往做這種人

唉,看到埃萊娜,就像自己被剖析了一番,畏畏縮縮,膽小懦弱、思前想後、不敢做自己的樣子讓自己也好痛心疾首

5樓:Avocat

「乙個人如果知道為什麼而活,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種生活」。莉拉活在一種不自知的超越中,她越過了女性的固有思維,越過了年齡時代的侷限,甚至在他人的生命中扮演著造物主的角色,但不全是她有意為之。

莉拉很早就確定了自己的價值觀,通過努力爭取,得到自己想要的——最重要的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她。劇裡面,莉拉要求繼續上學,被暴怒的父親費爾南多從窗子扔出去的前一秒,她一邊被打一邊還在大喊「我一定要繼續上學,我非要,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事實上,從她跟埃萊娜一起去找(傳說中會吃人的)堂阿奇勒討要布娃娃開始,莉拉的人生時時刻刻在實踐並且印證著——我想要什麼都可以做到。

莉拉永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執著於達成目標,每次為了達成目標似乎都可以付出任何代價。為了汲取知識,自學拉丁語、給四個家庭成員都辦了圖書館的借書卡,使家庭成員讀書量年度排名前四;為了給家裡賺錢,莉拉沒日沒夜研發新鞋的款式,並且完美主義附身;為了讓有錢的小混混馬爾切洛不敢欺辱埃萊娜和自己,莉拉把做鞋子的裁皮刀架在馬爾切洛脖子上,並且真的有可能一刀割下去;為了尼諾重返大學,自己陪他一起讀書寫文章;為了培養恩佐,工廠下工後的深夜與恩佐一起研究程式設計,最終兩個人成立了自己的IT公司....

現實中,作為女性,切身體會男女最大的思維區別在於線性思維和環狀思維。男性的思維更加接近於一條直線,設定目標,完成任務,中間沒有過多的往返猶豫。遇到問題和困難,著力解決然後繼續走向終點目標即可;女性的思維更加接近於乙個周延的平面。

更多的思前想後,妄想顧及到方方面面,所以有時迂迴曲折,有時也能從容不迫。在這一點上,莉拉跟埃拉娜很像兩種模式的對比。埃萊娜這個角色讓我特別有代入感,人生的抉擇充滿盲目,對自己的決定並沒有堅定的信任和決心,也因此埃萊娜會被莉拉深深吸引。

從童年開始,莉拉就掌握了現代社會生存於世的本領——邏輯。凡事有果有因,莉拉想要果,她會自己去找因,並且反覆論證這個「因」是否合理。比如莉拉有一天突然通知埃萊娜,「我們要去取那筆錢,去買一本《小婦人》」,因為小婦人的作者寫書賺到了錢並且幫到了家人,莉拉要用同樣的方法擺脫貧窮,所以要先看看這本書是怎麼寫的,學習一下。

後來莉拉無數次的去修正調整這個「因」,以達到她想要的結果。

過程如何還是次要,最主要的是,人活於世,必須明確作為「主體」的思想。「我」是乙個主體,「我」想要什麼,「我」要施展我的力量,達到「我」的目的。莉拉一直是乙個主體,她總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且以消耗生命為代價去爭取,樂此不疲。

在這點上,埃萊娜的覺醒要晚很久。在埃萊娜已經成為職業作家後,她透露了她穩定成功的秘訣,以女性的獨特視角去觀察體會書寫,同時暗暗掌握了男性世界的規則,即,有邏輯的去講述。顯然,莉拉在數十年前就已經掌握了這個方法。

然而,支撐莉拉生命的是爆發力,而非耐力。

爆發力和耐力,既是男性女性特點的對比,又是莉拉和埃萊娜的對比。莉拉有極強的爆發力,讓她果敢迅速,成為自己命運的強者,但她恰恰缺失女性最擅長的耐力。她不夠柔韌——沒有堅持設計賽魯羅牌鞋子,沒有堅持運營公司。

其實不是她不去堅持,而是她不能堅持。莉拉腦袋裡的罐子開啟之後有什麼就拿出來什麼,拿完之後罐子空了她也沒有辦法。她的創意靈感與其說是通過積累知識而習得,不如說是充滿原始力量的迸發。

這種對女性思維的超越,讓人誤以為她之所以可以在命運中表現的不凡是因為她有能力主宰命運,然而實際上——

她只是超越了自己性別和年齡。

即使她最後的結局,要抹掉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痕跡,也是因為她在這個世界上喪失了目標。失去了追逐的終點,哪怕仍然存有驚人爆發力的老年莉拉,也找不到存在於世的意義。

(未完待續)

那不勒斯四部曲,關於尼諾你們有什麼看法?

斯人若彩虹 我記得書的最後已經給出答案了。尼諾一開始是風流才子,後來是渣男,再後來在晚年時期,萊農對他有過比較客觀的總結 他對於女性的欣賞是發自內心的,但他也在利用女性,幫助他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比如高中老師的女兒 接生的醫生 律師等。可能帶入了萊農的感情,我對尼諾恨不起來 也可能因為劇裡的尼諾太帥...

有沒有看過那不勒斯四部曲《新名字的故事》的朋友,想了解你們的看法?

cookie 前五分之二讀的真的非常無聊,就是對莉拉婚後生活的描寫,好像那個小鎮在此刻都死氣沉沉,後半部就是整本書的高潮,衝突 轉變,最後幾十頁又歸於平靜,對莉拉 尼諾真的喜歡不起來,有點欣賞恩佐 暴走蘿莉 剛好看完第二本,怎麼說呢,個人想法哈,覺得莉娜和萊農的友情是很複雜的感情,不是非黑即白的那種...

如何評價艾瑞克 霍布斯鮑姆的《年代四部曲》?

1831年,雨果寫道,他早已聽到了 革命沉悶的轟響,仍然在地層深處,正在歐洲的每乙個王國底下,從礦場的中心豎井 巴黎 向外湧出。1847年,革命之聲高亢而逼近。1848年,革命正式引爆。革命的年代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生於一戰的他,在見證了這個世界前所未有的變局,飽經滄桑後寫下了年代四部曲。來自自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