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看待易經的?

時間 2021-05-11 20:59:12

1樓:滄浪之水

潔靜精微,因博大而不可窮究。

面對吉凶悔吝,周而復始,回到開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陰一陽謂之道,足以指引入世精神與行動精要。

自強以前行,厚德以接納。像長者的念茲在茲,造化之於人,但自己的命運,自己負責掌控,「好好做人,好好努力」。

2樓:問問

易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也是我們祖先認識宇宙的天書!孔子讀懂了創立儒教成了一代聖人。老子讀懂了寫下《德道經》千古名經!

中外認可!形成了道家!中醫從上也吸取理論知識。

歷代名相名人都從儒道上吸取能量!所以是千古奇書!我感覺易經還養不少算命打卦,各種風水術士等,易經可能是解開人類思想密碼的書籍,開發腦裡潛能書籍!

也是君子驅凶避禍的哲理!

3樓:醫生日記

最近在學,感覺對學習中醫有幫助。感覺很神秘,讓人忍不住想學習探索,想看看是不是真有那麼神奇。最近在學,感覺對學習中醫有幫助。

感覺很神秘,讓人忍不住想學習探索,想看看是不是真有那麼神奇。最近在學,感覺對學習中醫有幫助。感覺很神秘,讓人忍不住想學習探索,想看看是不是真有那麼神奇。

4樓:中流治印

《易經·繫辭下》:子曰:「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

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孔子說:「易經,記載往事據以考察未來的發展,展示細微之處闡述精深的道理,給予適當的名稱,利於辨別事物說明道理,列舉記述的只是個別例子,說明的卻是適用於同一大類事物的道理。立意高遠,詞句文雅,訴說深入的道理不偏不倚,舉述事例淺顯明白論述道理深入透徹,因循乾坤陰陽的道理輔助人們進行行動抉擇,了解預判行為的。

《戰國策·趙策一》: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

人類文明的飛速進步是從文字開始的,根本的原因就是文字使以往的經驗、別人的經驗、歷史的經驗,都能夠被後來者所學習積累。從單細胞生物的自我複製,到個體種群間的基因交換,是生物基因給進化按下了快進鍵;而後,人類語言文字又給進化發展帶來了再一次的飛躍,將物競天擇變為從善如流,將天選變為人選。再然後,網際網路與電子資訊化,則讓資訊傳播學習交流變的更加快捷方便。

迴避乙個錯誤,不再需要一批生物種群的滅絕來發現與糾正,對比過往的記錄與效果,就能在計畫階段否定修正,進步速度與成本的差距不是萬億倍可表達的。

《舊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語言文字最早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即便是現在文盲仍然以億萬計,能夠通過學習歷史的經驗知道事物發展的來龍去脈的人,近代中國在「白話文運動」以前還是少數人,於是這些人就可以嘚瑟賣弄「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能夠以先知、聖賢、神漢的光輝形象來糊弄不明就裡的群眾。

易經,所述、所論、所旨、所用,不外乎鑑古知今、述事明理,以此觀之不墮小道。

5樓:黑醬

八卦是相對取象,也就是他相對於哪乙個人或事來確定他屬於什麼卦。具體看什麼事可以用梅花易數起個卦,體卦就是他的八卦屬性。 再乙個在他家是父親的話就是乾卦,在單位如果他是員工就是艮卦,是老總就是乾卦。

就像乙個人在生活中一樣有的那個。

6樓:梁師

易學有三易,一為周易,即圓周之學,也就是講天時的著作。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易經。二為歸藏,當然就是九宮飛星,八卦之學了,意思是歸於所藏之處。

三為連山,砂山如人,因生克制化而相連。這就是巒頭形象之學。

7樓:阿輝說奇門遁甲

很多人懂規律,也能實踐,可在具體事情上,仍然做不到得心應手,根本原因,是我們的潛意識干擾。

真正啟用《易經》的規律力量。深信不疑,是一種無上的力量。

《易經》是客觀的規律,沒有善、惡、好、壞之分,順應自然變化,就是最好的做法

人有主觀喜好,有個人經驗和教訓,這些後天形成的觀念,幫助我們少走彎路,同時,也限制自身的無限潛能。

有乙個真實的故事:乙個男人喝醉酒後,看見單位門口有兩座大石獅子,他走過去,抱住其中一座石獅子,硬生生地扳倒在地上。

這座大石獅子,本身很重,而且用水泥砌得很結實,乙個人在頭腦清醒的情況下,不可能把它扳倒。因為,潛意識會告訴他,他做不到。

而乙個人在喝醉的情況下,頭腦是不清醒的,所以,頭腦不會限制自己的行為。他就輕而易舉地,把獅子扳倒了。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思考是:

人的潛能,比你想象的,還要強大。平時,我們受自己的頭腦和過去經驗限制,不敢放開去做事,所以才無法釋放自己的潛能。

我們在順境時,容易得意忘形;在逆境時,又很容易放棄。這是人性。

然而,規律和人性,經常是相反的。

《易經》的核心規律,有兩條:

一是物極必反。

順的處境,順到極點,就會轉向逆境;

壞的處境,壞到極點,也會轉向順境。

風水輪流轉,的確是《易經》勢能變化的規律。

二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任何事情,只要能變通,都不會走向窮途末路。

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

乙個人,若是對自己失去信心,不想堅持了,自己放棄了,對他而言,才是窮途末路。

這是人性經常面臨的考驗。

然而,《易經》的規律,沒有行不通的。規律,隨時隨地,都在變化。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說,乙個洞察規律的人,凡事都行得通,絕招就是:變通。

事在人為,只要人的頭腦和思路,能不斷變通,那麼就沒有走不通的路。

懷疑,是一種人的本能。

在有些事情上,尤其是你的目標,你的方向,你的志向,一旦經過深思熟慮,而做出決定,就不要懷疑它。

人們在順利時,不會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會高估自己而做錯事。

人在不順時,常常因為困難、受挫,而不斷懷疑自己,內心變得搖擺,不堅定。

越是艱難,越要相信自己。

深信不疑,是一種無上的力量。當你對自己毫不懷疑,你就能心平氣和,去面對困難,解決難題。

你不會患得患失,不會畏手畏腳,不會畏懼失敗。

只要你對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保持深信不疑,就能激發一種油然而生的平常心和自然力量。

這種平和的力量,會指引你,不斷變通完善,尋找到更佳的解決方法,走出困境。

自然、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比刻意而為,更接近天道和規律。

我自己在人生的好幾個坎坷上,都是這樣堅持下來的。

於是,我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改善做事方法,不沉淪過去,不憂慮未來,做好和堅持當下的每一天。

只要相信自己,深信不疑,事情會逐漸發生轉機。這是我實踐多次的結果。

《易經》的運用,是乙個反覆訓練的過程。

你越能克服人性的弱點,就越能順應規律做事,也就更容易成事。

深信不疑,是一種無上的力量。值得你反覆實踐。

8樓:不足為道

目前來說,於我而言,只是乙個娛樂活動,就像有人喜歡籃球,足球,球場揮汗如雨,忘乎所以。玩卦亦是如此,尤以心情苦悶時,一卦出來,便拋卻世事,醉心卦爻之中,甚而夜半,不覺天亮。。

9樓:庄建西

易經是中國哲學,中國文化核心經典著作。她建立起來乙個宇宙矛盾結構系統模型。從宇宙的起源開始一步一步發展到萬物萬事,整個發展過程的陰陽系統矛盾結構模型。

這本書是運用人的主觀意識抽象思維和客觀意識思維(靈感)形成的一本哲學著作。

10樓:方湛洲周易

首先要有正確的易學概念:世界上沒有"易經"這本書,"易經"實際上是對《周易》的指稱。所以,稱"易經"者,是不懂《周易》的表現。

稱《周易》(如果指卦爻運用多用"周易")是合理的。

有了合理的稱呼,就有了合理的《周易》觀念,這就是"名正言順"。

作為中中國人,無論什麼專業,都應該讀懂《周易》原文,因為這是中國國學基本。而且,讀懂《周易》,可以很大地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有利於大力批判愚昧迷信,有利於提高熱愛國家、熱愛中華民族情懷。

11樓:子洋周易

易是規律之學,經是對規律學的解釋。開啟了經解文化的乙個認知角度。今人對經和易以及周易,聽不清楚,理解就更難。

要分清三者之間的關係,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學習易經,因為三者既有相聯絡,又有本質的區別。在很多人不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都混淆在一起,這樣的話就更難理清頭緒了。

12樓:木子

易經指河圖洛書,亦稱無字天書!

無字天書——河圖洛書。

為吾太乙玄門道家至妙經典!

伏羲仰觀雲氣,靜聽八風繪製河圖洛書——無字天書。

有圖無字,述天機理。

命之曰道,取之曰法,用之曰易。

後世有注連山,歸藏,周易。

連山者以相釋義。

歸藏者以氣釋義。

周易者以理釋義。

相氣之理,謂之易。

法氣陰陽,謂之道。

法——相天地,理——順陰陽。

上古時期,無道無法,人民不明天時,不修人和,只為地利,殺伐無休,苦不堪言。

後有女華胥氏宅心仁厚,避殺伐於涇渭河畔,踏雷澤而感,孕育伏羲女媧兄妹,生俱聖德,常感民生不易,欲為民生解脫。

伏羲仰觀天象以明心,俯察地理乃見性,詳參生死以知道,順應人事乃取法。

繪製河圖洛書——先天元始一氣玄浮上公升演化天地萬物的自然變化規律。

以無上智慧型釋道於易,

以無上勇猛證道於理,

以發明萬化術道於流,

以四情八德治道於世。

易者道之心,

理者道之機,

法者道之謀,

方者道之取,

術者道之用。

後以易道理法開太乙玄門道家三教——人教,闡教,截教。

人者求完,闡者明理,截者取道。

人教至仁,闡教至德,截教妙術。

三教宗旨:

闡明人生求完正理,以至仁至德妙術擷取大道一線生機。

推演九流之術:

星佔相術遁醫兵治藝

授民以生存之技,生活之藝。

導民心向善,引民生向前。

擁君稱王——擁立有德君子稱王治世,為民生謀福。

五行之中土為厚德,其位居中,故演家為國,稱道中國!

君王以道德治理世界——規矩法理。

尊華胥氏為祖母,以夏天物產豐富之意命名華夏,寓意人族興盛。

至此華夏中國立,世界始有文化,走向文明。

立易之初,趨吉避凶——使民得利益而生起信仰。

立教之初,修身養性——使民習正理而生起信念。

立國之初,治理民情——使民生無憂而生起幸福。

立法之初,導善歸真——使民心向善而生起正行。

伏羲全稱闢地開天太昊皇帝風祖伏羲氏——天命王權女媧全稱創世孕生孝慈聖母褔主女媧氏——社稷福主靈心一動生天地,性念一起法無極。

靜觀天地玄黃境,何人向道了無生。

道家以尊重自然為生存之道,順應自然為長久之計。

長久生存即為道,

順應自然即為法,

道法自然,長生久存。

天生萬物發於善,

地養萬物功於德,

善德者天地真本——真心德本性善。

道家修身養性,借假修真,與天地合情,造化合理,以期天人合一!

易經是如何入門的

日出日落 把易經完整看一遍,再對照周朝建國歷史進行比對,每一卦每一爻都找到歷史出處,很容易就明白了易經真義,一點不難,非常簡單。承認事實,查詢原因,答案就寫在書中,沒有任何難點。按照我的方法學易經,會發現後人解讀的象篆爻詞非常可笑,根本就是個人主張,偏離易經的宗旨,曲解原意。 閒人易公子 讀書入不了...

如何看待提問「易經科學嗎」?

非得讓我說國外的易經八卦是星象嗎?非得讓我說國外很多教徒也信玄學嗎?這迷信那迷信,到天克地衝歲運並臨的時候指不定去哪找人破呢。易經八卦陰陽五行星象之類只是沒有被科學證實而已,哎 科技發達了,現在的人也越來越自大了。 已登出 人類除了科學還有很多學問,比如語言。語言就是完全不講究科學的學問,但語言卻是...

如何看待易經,是否信則靈?

龍成之 大膽的說易經已經解開了宇宙的密碼,表面上看是一部算命的書,但是算命才是他的表面,易經是一部教人如何成為大德之人的書。但是成為大德之人太難了,所以看易經大多數人會變成兩種人 一種是君子,一種是小人。我們再說說如何成為君子,大多數人在這個社會上都很圓滑,但是這樣是行不通的,易經的本意是叫世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