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寫書時總愛在前言裡提到的「獻給 」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11 20:47:50

1樓:清露流響

覺得外國作品指向性比較強。在某一領域或者某個經歷中有感觸,或者確實對某人有話說,就表達出來。只是因為表達出來的東西,在世人看來,確實新穎,確實有價值,就翻譯傳播開來。

而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順帶就看見了那個「for」,翻譯成「獻給」或者「為了」。有時是為了尊敬,有時是為了懷念,有時就乾脆是純粹提供。

2樓:青焦白

不好意思未邀擅答,因為有點不同意其他幾個答案的觀點。

個人認為,這個 for 其實翻譯成「為了感謝...」會更好一些,因為作者的意思並不是指這本書是專門寫來送給誰的,而是借這本書能夠發表的這個機會,向在書創作過程中曾經影響或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謝,翻譯成「獻給」會更官方更書面。

在英文中,書前的句話被稱為dedication,漢語中沒有什麼很好的詞可以與之對應,所以這裡暫且翻譯成書前寄語。

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為例,其英文的書前寄語如下:

蘇農老師的譯本如下:

從這個書前寄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句話的贈送者都是提了名字而沒有姓,所以應該是作者本人很熟悉的朋友。當事人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知道這說的是自己了,如此熟悉以至於連名字都沒必要寫全。由此看來這個寄語就像是朋友間的一種小暗號,完全沒有藉此「討好」或者「使之為作品增輝」的嫌疑,因為其他人都是不懂其中的緣由的。

仔細觀察的話,大部分書前寄語都是不會提到姓的,都是只有名字,比如下面是《飢餓遊戲3》的書前寄語:

但是作者在《飢餓遊戲2》裡卻把書前寄語裡的名字寫全了: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是她的父母和親人,親人對作者應該始終是有影響的,所以在書前寄語中提到父母愛人也很常見,這種情況一般就是藉機對親人表達一下感謝之情。

所有人都永遠是需要感謝親人的,父母養育我們至今,愛人支援我們至今,所以無論作品和親人是否有關係,都是因為他們作者才能寫出這種作品。書是給所有人看的,但是作者的這種感情卻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句書前寄語,一下子就讓作品對作者來說具有了更深刻的意義,何樂而不為呢?

3樓:S.V

觀念目的不同,外中國人的一些文章就只是寫給某個人的,並不是寫給所有人,同時也告訴你看之前先給自己定位,是代入作者還是代入那個人。

4樓:

借自己的書討好某個人罷了,又不花錢,又不費力,短短一兩句,好像就能蘊藏最濃烈的情感;讓人家好高興,經常看的比實在的禮物和甜美的恭維還要好,何樂不為。好一點的,不是俗氣的討好,而是高尚的感激和紀念,作者試圖感動的,其實包括讀者,讓所獻之人為自己的作品增輝。

外國人生病時吃什麼食物?

Karen Leungman 和我同住的德中國人兩天剛好重感冒,就著果汁吞了一片阿司匹林,嗓子痛沒胃口吃檸檬味雪糕和酸奶,突然想喝熱湯就去超市買了一包出前一丁喝著湯吃麵,還有一罐罐頭chickpeas 番茄湯。 競歌歌 南韓人喝這個粥呀,korean egg soup porridge。說是粥,我感...

被外國人問 How are you 時該怎麼回答?

凌仔XD 前面的回答都答得很詳細啦,我就說說你想皮一下的話咋回。這句話基本上算是 hey早飯吃的啥?一類,簡單回答一句 Good fine,thanks.就行,還可以再加上同樣一句 How are you?作回覆。有人說不要說負能,其實主要是要看場合,不熟的人自然回標準答案就行。要是朋友的話除了標答...

在玩外國遊戲時外國人不友善的說「TaiWanNo 1」時如何 回去?

sao ni ma 就完事了 雙方互罵還講邏輯豈不是無聊的很 捂住耳朵,復讀機模式開啟 saonima!saonima!saonimaB! 甄昊元 告訴他台灣is No.34 他一定會對這個排名很奇怪,會繼續問你,你告訴他,在中國有34個省一級行政區劃,台灣在名單上排第34,要麼就自己和平統一回來,...